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更好地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呢?1.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学生要在课前认真预习,了解在这一节课的内容中安排了哪些演示实验7这些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只有决前‘有疑”,观察实验时才能全神贯注。2.讲解实验装置和  相似文献   

2.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必修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于该定律的实验,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作了详细说明,但新教材更强调探究,在实践中实验探究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是在总结这些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课中常遇到一些让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单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假如我们借助一些实验往往会事半功倍。比如,在教学二氧化碳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在烧杯里放两根点燃的蜡烛,一高一矮,将二氧化碳沿烧杯壁慢慢倒入烧杯里,由烧杯中燃烧的蜡烛熄灭来说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由矮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来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这个性质是由上述实验推断出来的,学生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我补充了下面的实验。a.准备的材料。平衡…  相似文献   

4.
学习兴趣与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果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优势。传统的教学是运用语言的描述、文字的说明和实验的演示来完成的,语言具有不确定性、变动性大的特点,文字的说明又比较抽象,而实验的演示只能给学生以结论,微观现象难以描述,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是高中课程一项重要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也明确指出实验能力是高考要考查的五个方面能力之一。《考试说明》还明确提出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本文介绍减小探究动能定理实验的系统误差的几种方案,不涉及探讨这些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钟子敏 《广西教育》2013,(30):65-6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下同)中的许多实验不仅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实验能很好地说明一些概念、原理,体现反应的规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中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在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我们不能忽略而不加以探究。下面笔者列举学生或老师在实验中常遇到的“异常”现象,并对这些“异常”现象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相似文献   

7.
浓硫酸吸水性的投影实验北京延庆县旧县乡旧县中学(102109)赵爱霞初中化学课本中,提到浓硫酸的吸水性时,没有利用实验来说明这一性质,只是简单地说明一下.我认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投影实验说明这一问题,一,操作说明:1.取一最大号的培养皿(生物用),倒入...  相似文献   

8.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而有些物理题与实验紧密相关。以实验的观点,从实验入手解这些问题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现举两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植物压片法是植物细胞学和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项基础性实险操作技能,也是师专生物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一般的实验教材只侧重于对操作步骤的介绍,而对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末作说明.这样学生对各操作步骤理解不深,只能依葫芦画瓢,致使实验过程中经常出同一些错误,而不能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归纳起来,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l)取样不理想;(2)染色效果不佳;(3)装片中气泡较多影响观察;(4)细胞重叠、变形和破碎.本文就这些问题,结合我们几年来从事实验教学的体会,以蚕豆…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常常用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来研究一些问题,现在请你以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之一,可以添加其它辅助器材,设计三个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理综考试说明中,要求考生:(1)具有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包括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实验用具,掌握实验方法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2)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进行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认知学习是化学学习的有效手段。在新课改的实验讲授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实际操作性的难题,本文针对这些教学问题,从改进实验方法和加强实验探究等方面进行论述,结合教学案例说明如何优化新课改中的化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步深入到课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对话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话成为一种时尚,似乎没有“对话”便不是语文课。这一方面说明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质的变化、质的飞跃,但欣喜之余又隐约有一些忧虑,就是在这些实验探索课中还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提出来与广大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高考实验考查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灵活,试题已不局限于课本、大纲规定的几个基本实验,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组与创新,旨在考查学生是否熟悉这些常规实验器材,是否真正动手做过这些实验,是否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理论、实验方法去处理、分析、研究某些未做过的实验,包括设计某些比较简单的实验等.现以2013届实验备考中出现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实验题的分析,说明不管试题如何创新,理解大纲规定实验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是解决创新性实验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这一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下面,以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书中图形的剪与拼问题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是对科学实验进行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命题。实验是“理论负载”的还是“不受理论约束”的,这是通过研究理论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来说明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的重要争论。海德伯格对“理论负载”概念的三种含义进行辨析,也把实验分为较低的因果性层面和较高的理论层面来说明实验中的“理论负载”和“不受约束”的具体情形,通过实验分层的方式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问题,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存在限制我们对科学实验中丰富性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2006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实验与探究能力”方面第(2)条明确要求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第(3)条要求“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这些为高考实验题命制中“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题型设置提供了纲领性的依据。由于此类实验题更能全面地考查与甄别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因而已成实验命题的一种趋势,也成为制约考生生物实验成绩提高的一个瓶颈。现通过一道具体的实验题例的题型变化,分析说明探究性实验题和验证性实验题的特点、解答方法和技巧,旨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考物理科的《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考生应具有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与实验能力.其中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是“能独立地完成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9.
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领导者和用户的参与、系统建设与管理机制的关系、系统总体规划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讨论,并说明这些问题对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实验中经常涉及实验操作的先与后以及反应发生的先与后,这些问题可能涉及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化学实验的成败、师生的安全等。因此,记住这些“先”“后”,对做好实验,学好化学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