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申报》是近代上海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其刊登的广告五彩续纷,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近代上海社会的方方面面。文章以20世纪30年代《申报》广告为切入口进行研究,发现当时上海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在由传统向准现代变迁,并伴随着畸形的裂变与阵痛。《申报》广告对这种变迁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西方异质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介入碰撞则起着主导作用,使近代上海社会波澜跌宕。  相似文献   

2.
教育广告作为近代教育的一面镜子,以其丰富的信息内容折射出近代教育发展变迁的轨迹。本文以《上海新报》和《申报》上的教育广告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统计的方法,抽取了1862年7月5日至1915年12月27日的259条教育广告,对近代教育广告的阶段性特点和类型进行了内容分析,并以教会大学和女子大学等个案为例,从报纸广告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考察和探索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3.
从《申报》广告看近代上海商业的繁荣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一份报纸 ,1872年 4月 30日创刊于上海 ,194 9年 5月 7日停刊 ,前后历时 77年。作为旧中国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申报》开创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业 ,从创刊的那天起 ,刊登的广告就占据了《申报》的重要一席。日后 ,刊登广告不仅成为《申报》的重要内容 ,而且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广告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 ,传递各种信息 ,反映各种变化 ,是近代上海发展变化的晴雨表。近代上海是一个由商而兴、依商而立的城市 ,如果说从上海发现中国近代史的话 ,那么从商业则会发…  相似文献   

4.
《申报》是近代上海影响深远的中文报刊之一,它的内容丰富多彩,折射着上海社会的面貌和变化趋向。通过对19世纪70年代《申报》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发现当时上海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的明显变化——现代与传统、落后与进步相互胶着,又相互碰撞。  相似文献   

5.
孤岛时期《申报》药品广告中俗语的运用极具特色,形式多样、类别丰富、来源不一的特点,为广告语言添加了色彩,增加了活力,并折射出近代上海社会发展状况,窥视了上海市民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晚清之际,西人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成为近代广告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其中,娱乐广告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它的历史生成与发展流变在《申报》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申报》娱乐广告在1872—1949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改革融合,吐故纳新,积淀了多元性、新颖性和大众性的特点,并带动了消费主义的勃然兴起。《申报》中的娱乐广告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值得深入挖掘的一座宝藏,亟待系统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7.
广告与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广告的分析,必定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演变轨迹。对《申报》有关婚礼广告的解读,即试图勾勒出民国上海的新式婚礼由文明结婚到集团结婚的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广告语言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反映着时代的社会风貌、人的思想观念和商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1912~1919年,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在爱国主义情绪极其高涨和国货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国货广告应运而生,其产生和发展都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本文以《申报》广告语为例,探究近代这场影响深远的国货运动。  相似文献   

9.
《申报》是近代上海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第一份商业报纸,孤岛时期《申报》医药广告无论在广告内容还是在结构形式上都比以往其他时期的广告更具特色。本文从语言学三个平面理论出发,对其中的医药广告标题进行研究,揭示语法、语义与语用之间的内在关系,归纳医药广告标题句法的主要特点。分析发现孤岛时期《申报》医药广告句法上主要采用偏正结构和"话题+空格+说明"的结构形式,表达药品性能与功效,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0.
早期《申报》广告在传播西学方面的媒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早期《申报》广告内容的分析 ,指出了早期《申报》广告是传播西方科学技术 ,城市交通、卫生、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文化艺术的媒介 ,评价了在中国迈入近代社会的初期 ,国人急需接触和学习西学时 ,早期《申报》传播的这些知识和经验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早期《申报》广告内容的分析,指出了早期《申报》广告是传播西方科学技术,城市交通、卫生、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文化艺术的媒介,评价了在中国迈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国人急需接触和学习西学时,早期《申报》传播的这些知识和经验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1875-1925年《申报》广告看中外企业"商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郑观应提倡“商战”以来,不论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实业救国,还是历时数十年的国货运动,都是近代以来中外“商战”的具体体现。作为经营管理模式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标志之一的近代报刊广告的兴起,为中外“商战”提供了另一个广阔的舞台。在统计1875-1925年《申报》广告的基础上。考察近代上海的中外企业在《申报》上的广告争夺情况,以期窥探近代中外“商战”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3.
广告画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广告画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反映社会文化的最佳窗口。自《申报》广告画出现以后,女性形象就频繁地出现在化妆品广告中,从"吉布森女孩"、东方古典女性、新女性、家庭女性,至裸露女性以及女明星等众多美女形象都曾出现过。通过考察化妆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变迁,不仅可以探索化妆品在近代中国的销售过程,亦可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探究女性美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报纸作为后人观察当时人们生活的一个窗口,报纸广告是其中极具社会学研究价值的一个视角。以旧上海时期的中国名报《申报》的副刊《申报自由谈》1933年所登载的广告为个案进行分析,剖析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交融汇合时期中国人的心态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5.
《申报》广告对近代上海物质消费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报》广告传播通过赋予商品一种文化色彩,使上海市民消费的不只是商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商品所带来的文化意义。文章突破了历史与经济的传统研究路线,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申报》广告对当时上海市民消费行为和方式的影响,并指出《申报》广告对二三十年代上海物质消费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二三十年代的《申报》广告是上海市民获知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它通过一系列消费话语建构了健康、休闲、享乐、爱美、送礼等消费文化,为上海市民搭建了一种消费模式和形态。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精神消费文化影响下《申报》广告呈现的特色,并从消费品广告、消费观念广告两个维度深入探讨《申报》广告对二三十年代上海精神消费文化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部高教司和教育部高校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下,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史学新秀奖”评选活动已圆满结束。本次史学新秀评选面向全国21所高校历史学人才培养基地征稿,最后收到来自19所高校的98篇参赛论文。经过四轮严格评审程序,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7名(以获奖者姓氏拼音排序)。一等奖胡俊修(华中师范大学):《嬗变:由传统向准现代———从20世纪30年代〈申报〉广告看近代上海社会生活变迁》罗桂林(厦门大学):《南宋理学家真德秀纪年考》二等奖顾然(南开大学):《六七…  相似文献   

18.
《良友》画报,作为近代上海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不仅是上海现代生活的倡导者和都市图象的构建者,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生活的记录和呈现者。通过对《良友》画报关于女性问题的广告和内容研究,阐释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上海女性生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大公报》是近代仅次于《申报》的重要传媒,在中国报业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广告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从创意思想到设计表现有许多精品佳作。其中,系列广告以其新  相似文献   

20.
清光绪元年,自《申报》印刷刊登的华英月份牌广告,以新印光绪二年华英月份牌,发售内有英美法轮船公司带书信来往日期①为主要内容开始,上海始有月份牌一词出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这一重要的商业文化产物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