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及审美功能。中国文学的审美既有文字表象之美,更有情韵之美,意象之美。《嫦娥奔月》是一个神话,也是一个传说。传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它凝聚着太多的人文积淀,赋予了太多的感情色彩,以至于在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直接导致了民族文学的一个共性的形成——即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物言志。很多无情物因为上古时代的人们至纯至性的猜测,而它们成为特有的文学意象,  相似文献   

2.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写的一首雄壮的抒情词。1945年在重庆发表后,为全国文化界所瞩目。当时的《新民报》编者说它风格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指明了《沁园春.雪》创作的突出地位和鬼斧神工的艺术价值,这首词的抒情艺术极为高超,主要体现在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借古抒情和想象抒情上。  相似文献   

3.
宋代婉约词是一种抒情艺术。其抒情技巧主要有借景抒情、善于铺叙、巧用比兴、使事用典、对比映衬、托物咏怀、借梦抒情、心理描写等  相似文献   

4.
间接抒情中一种最普通、最主要的抒情之方式,就是“借景抒情”。初中生在使用“借景抒情”这种方式时,往往容易犯以下两种毛病。一是不注意选择适当的景物。一篇好的借景抒情的作品,它所借助的景物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借助北方白杨“笔直的杆,笔直的枝,”“所有的丫枝  相似文献   

5.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被中国文学研究者普遍认同的一种最好言情方式。那么这种抒情方式成为表达定势有着怎样的文化渊源?中国诗歌在借录言情的发展中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语言的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  相似文献   

7.
熊琏是活跃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如皋著名女作家。她的词作数量较多且成就尤为突出,在众多的女作家中显示了自己鲜明的词作风格。首先是区剐于一般女性作家婉弱的柔性抒情,而呈现出沉郁、悲慨的刚性抒情特色;其次是以情笼物、处处着“我”之色彩的借景抒情;再次就是极为凄冷的词境渲染以及独具匠心的词艺。这些突出的艺术特色使其词作显示了独特的价值和存在。  相似文献   

8.
论李商隐诗的象征艺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商隐不仅在写作中大量运用象征手段,而且在象征艺术方面有许多创造。他能娴熟自如地运用整体象征手法。个性化和朦胧化是李商隐象征喻象的重要特征。李商隐诗“深情绵渺”的独特诗风和诗歌“多义性”特征的形成,都与其有意识地创造性地运用象征手法有密切关系。此外,李商隐诗中的象征还与比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抒情手段存在密切关系。理清这些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李商隐诗象征艺术成就和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掌握了意象,鉴赏诗歌也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我们可以从意象出发走上一条行之有效的诗歌鉴赏之路。一、意象的含义和认识。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简单地说,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一般来说,诗人多取大自然的景物借以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抒情文学独特的艺术概括方式有意象、意境、抒情母题等;艺术概括具有浑沌特点;解读中国抒情文学需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用中国文学独特的体味、感悟等方式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1.
诗歌大多借助“意象”表达情思。小学课内以“儿童”为人物意象抒情言志的古诗词大致有工笔描“象”,直抒生命意趣;借“象”抒情,寄托思想情怀;以“象”言志,表明志向抱负。基于意象去品赏古诗词,以象解意,以象教诗,唤醒学生对诗词的思考,对诗词文化的探究,小学古诗词教学才会真正触摸到诗词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特有的几种委婉表达方式,可窥探传统男性心理和性格的嬗变以及对社会传统的影响。男性作者假托女性身份表达某些情感时,也是雄性心理和性格的弱化,延及至今,是当前社会阴盛阳衰的原因之一。同时,在塑造女性角色时,男性作者缺乏足够的揣摩,而是简单地将女性角色物化、道具化,这就使得读者在阅读时受其误导。  相似文献   

13.
从发展史的角度讲,“比兴”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分解到趋同合一的过程,“比兴”的本质特征是“假象见意”、“文外之旨”;古代诗歌中比兴手法具体表现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凭虚构象”。  相似文献   

14.
“梧桐”做为古代庭院常见植物入词,是宋词中词人们所喜引乐用的意象之一。“梧桐”意象所表达寄托的意蕴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有的传承古义,体现其文化内涵,有的又抓住其形、其色、其性等方面的自然特征,抒发创作人的情思。根据其观察点的不同,宋词中“梧桐”意象在名、形、性、影、声五个方面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和重要审美意义的抒情性意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突出特征是富于生命精神,以人之生命为其本质和支撑力量,是古代文学艺术作品历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也是古代文学艺术作品能够打动读者心扉的奥秘所在。古代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各体艺术都以表现主体生命为基本使命,艺术作品实际是主体生命的结晶。表现生命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基本属性,这种基本属性使古人对诗、乐、舞“三者本于心”、“诗画同源”、“书画同体”等理论命题确信不疑,这些理论命题也恰恰揭示了古代各体艺术都源于人之生命,都以人之生命为其本质。由此我们可以说,人之生命是中国艺术之根。所以,只有从生命学角度透视古代文学艺术,才能对其本质特征作准确地把握。  相似文献   

16.
"箫"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乐器,也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个永恒的意象,它往往给人传达着一种哀怨悱恻、缠绵凄清的感情基调,表现一种淡远而情深意长的境界,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寄托情思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7.
诔文是在古代诔辞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文体。东汉诔文在体制模式上已稳定了述德和写哀两方面的内容和先述德后写哀的内部结构,并且确立了四言句式,使诔文体式得以定型。曹植在继承东汉诔文的同时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叙事因素的介入,扩大了诔主的范围:首次为婴儿作诔,个体情感的加强。  相似文献   

18.
艺术创作超越不了物与情的关系,感物兴情是一个方面,托物寓情则是另一个方面。托物寓情以比为中心,其实质是由心至物,以物比心。比是一种发散式的思维方式,其展示的是心的主导性,心为情动,情决定对物的去取。比在通常的思维情况下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其它的思维方式多元共生的。它必须与兴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托物寓情。就比而言,其有实比和虚比之别。实比是表,虚比是里;实比是理智,虚比是直观;实比是物,虚比是情;实比是狭义的修辞手段,虚比是典型的思维方式。它们始终是一体化的,共同承担着托物寓情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曹植作品《洛神赋》的创作目的不是古人认为的为思君恋主而作,也非今人主张的不为任何目的而作,而是曹植借用了中国古诗中传统的比兴手法,为表达他当时的忧伤哀痛之情而作。  相似文献   

20.
比喻是发话主体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情感,在具体的修辞实践中发生的言语现象,也是发话主体的大脑及其感觉器官在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活动状态的功能特性。它和原始思维、儿童思维有一定的联系,具体表现为当外界不同事物的信息进入发话主体的感官并向大脑神经中枢传送时,因其具有某种可感觉的相似性,而发生在发话主体联想活动中的相异现象改辙换道以求同一的心理信息处理过程。因此,相似性和相异性是构成比喻缺一不可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