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你会上树吗     
那天,爱读书的娟突然问我:你会上树吗?怎么啦?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现在的孩子不上树》,写得挺好,还说上树和玩泥巴被专家和名人列为经典的传统游戏。你见过现在的孩子上树吗?  相似文献   

2.
表扬过多避免让孩子受到自己期望的束缚。如果孩子总是听到说他“很独特”,那么当他没有耐心收拾房间时就会感觉很不好。如果老是听到说他“聪明极了”,那么当他学习成绩不好时就会感到非常失望。最好对具体的事情提出表扬,例如说“祝贺你算术得了满分”。提问过多质问很难使你的孩子讲心里话。例如总是问在学校怎么样或者课间休息时做些什么,你  相似文献   

3.
我儿子今年未满9周岁,有好多次我发现他在睡前或醒来时趴在床上蠕动,有时还喘着粗气,当他发现你注意到他的时候就会很不好意思。有时白天他还会躲到别的房间去趴在床上,当你无意中走进房间时,他就会做一些反常的动作,像是在掩饰着什么,表情很尴尬。我看了好多书,都是大概介绍说这是一种青春期的生理反应。我感觉他的这种行为和介绍所说的手淫很相似,而且已经形成习惯,大多数文章都是粗略的介绍了这种行为的产生原因和行为过度的后果,而对怎么样去预防和正确地辅导没有详细的说明。我的孩子还未满9周岁,他的年龄和书上所说的青春期的孩子年龄还有一定差距——他还太小,这让我非常担心。还不敢直接和孩子去说这样做的害处,怕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我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走上身心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草和泥巴     
小草饿了,张嘴吃泥巴。泥巴不满,说:你天天吃我,难道就不能吃点其他的东西吗?小草说:我除了吃你,什么也吃不到,今生今世吃定你了。泥巴说:你这个恶人,就知道欺软怕硬!  相似文献   

5.
《家庭与家教》2005,(2):4-9
你是不是忙着工作,一天难得和孩子说上两句话?你是不是忙于挣钱,认为只要挣足够的钱,让孩子衣食无忧就行了?你是不是觉得孩子懂什么,和他(她)说那么多有什么用?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完全错了。  相似文献   

6.
听孩子的话     
到一个朋友家里去,说到各自的孩子,朋友说:我这孩子特别不听话!”我笑着问:那你听孩子的话了吗?”他一愣,问:“我还用得着听他的话?”我点点头说:“你如果认为自己跟孩子是平等的,那就得听他的话——是听他说话。如果你能做到主动抽出时间听他说话,如果你总能做到把他的话听完了再发表意见,如果你发现他的话说得有道理,哪怕是偶尔有道理,你也能虚心地接受,我相信,他就会好好地听你的话,你就不会抱怨他是个特别不听话的孩子了。”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当然,也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开始时,我也认为所谓家教,就是对孩子…  相似文献   

7.
泥巴宴     
看了这个题目,大家也许会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什么叫泥巴宴?泥巴宴怎么做?等等,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我和宁宁正闲着没事做,突然看到了一堆泥巴,宁宁提议:“我们来玩泥巴吧!”“对,玩泥巴宴!”我大声说。说干就干,我们马上就动手来  相似文献   

8.
有位家长和我说:“快被儿子折磨疯了.孩子都上小学五年级了,东西还是乱放,房间乱得像个猪窝.你越不让他干的事情他越干.自我管理能力特别差,道理给他讲了一大堆,就是不管用.” 这位家长面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很多家长给孩子讲了很多道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你口才再好,煽动能力再强,孩子吸收的信息是有限的.因为那是你的语言,你的体验,你的感受,你的认知.你的话也许偶尔点拨了他,但点拨的次数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你的话对孩子来说是间接体验.  相似文献   

9.
张之淮 《中华家教》2013,(Z1):40-41
老师:您好!我有个问题老公,至少在教育孩子上很有问题。他总是爱说孩子:谁谁的孩子考了多少,谁谁的孩子考了第一,你看你,让我怎么说,说我丫头考倒数?你也给我考个前几名!他每天回到家只要孩子在看电视,也不问作业做完了没有,也不管看了多长时间,只会冲孩子喊:就知道看  相似文献   

10.
老师:您好! 我有个问题老公,至少在教育孩子上很有问题.他总是爱说孩子:谁谁的孩子考了多少,谁谁的孩子考了第一,你看你,让我怎么说,说我丫头考倒数?你也给我考个前几名!他每天回到家只要孩子在看电视,也不问作业做完了没有,也不管看了多长时间,只会冲孩子喊:就知道看电视,你都学会了?去看会儿书!孩子没办法,只能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我八岁的女儿也确实有点笨,成绩一直不太好.以前由于工作原因,我不能照顾她,现在工作单位离家近了,想多关心她,却不知该从哪里入手了.孩子现在上二年级,最近老师跟我反映她总是撒谎,可能是自尊心强,也可能是怕我吓唬她,考试的卷子从来不让我看,老师要求家长签字,她就说我不在家.我为这件事儿很头疼,也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请老师指点迷津. 莉莉的妈妈  相似文献   

11.
宋新华 《教育》2013,(13):11
中国有句话:"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的是专门说别人的短处,说不该说的话。说到和孩子交流,很多家长其实就习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挑刺。比如,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英语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不错,可你数学才得了80分,数学你还要努力啊!"一壶冷水泼向孩子。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想当歌唱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五音都不全,算了吧!"朋友表扬你的孩子听话、懂事,你"谦虚"地说:"哪里!你可不知道他在家的那个淘气呢!"不开的那壶不说不行吗?你的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你是不是又提哪个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当你听到别人称赞你的孩子时,你该怎么回答? “是的,他蛮棒的……”如果这么说的话,你会觉得有点自夸,所以你就回答说:“哪里,我那孩子不行!”或“唉!他功课糟透了……”等等。你如果这么说,会打击到你孩子的自信心,使他自暴自弃,而真的变成笨孩子或坏孩子。举个实例:曾经有位家长来和我探讨过他那五年级的孩子成绩不好的问题,后来我就是找那个学生来谈话,令我吃惊的是,那孩子开口闭口都是:“反正我记忆力不好”,我觉得很奇怪,便去问他的母亲,原来是他母亲常在别人面前自谦说这孩子记忆力不好。  相似文献   

13.
“孩子是我生的,我会不了解他?开玩笑!我不了解他,难道你了解他?我说他是当医生的料,他就非得考上医学系,我了解我的孩子,我知道有一天他是会出人头地的!”“成功?何谓成功?成功就是考到好成绩啦!”或许现代受教育的新世纪父母对孩子会采取较和缓的开放式家庭教育,让孩子随着各  相似文献   

14.
强强笑了     
我有一个5岁的外甥,名叫强强,这孩子脾气犟得很。一天,他不小心把趴在墙角的一只小壁虎的尾巴压断了,就哭了起来。他妈妈走过去问他:“强强,哭啥呢?”“妈妈,壁虎是不是会吃蚊子?”强强带着哭腔问。“是呀。”他妈妈疑惑地看着他。“可是,我刚才把壁虎的尾巴压断了,它会很痛,会死的。”他妈妈安慰说:“乖儿子,壁虎不会死。”“我不信。”强强的犟脾气上来啦,哭声也更大了。他爸爸从房间里走出来,指着他的鼻子说:“难道你哭,壁虎就不会死?再哭,我揍你!”这时,我赶紧走过去牵着强强的手说:“强强别哭,我和你来玩游戏吧。”强强止住了哭声,眨巴…  相似文献   

15.
每回儿子拿来成绩单给我看时,我的心情都十分复杂。成绩不错时,我就打心眼里高兴,表扬他,而且总要找机会奖励他一下,可又担心他会骄傲自满;成绩不好时,我就特别生气,训斥他、骂他,甚至想打他,又怕伤他自尊心。大部分时间,我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很想知道,当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时,究竟怎样做是错,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湖南长沙孙刚当你看到了孩子的成绩单,你会说什么?做什么?如果成绩不理想,说孩子笨,那么,你是一个笨家长;如果成绩优秀,表扬孩子聪明,那么,你不是一个聪明的家长;如果成绩差而打孩子,那么你就不配做家长;如果因为成…  相似文献   

16.
学习教育的艺术强调共情。婴儿从一开始就有共情的表现——别的宝宝哭了,他也哭,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如何让孩子学会感受别人的感受,关键在于家长。如果孩子用玩具打了小朋友的头,一定要让他知道小朋友会很痛,同时问问他如果别的小朋友打了他,他会有什么感受。言行一致。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你就必须以身作则。如果你为了避免买全票而谎报孩子的年龄,或者在邻居背后说他们的闲话,你的孩子会和你有什么不同吗?而且,仅仅做一个榜样是不够的。Lickona博士说:“你必须用语言清楚地告诉孩子怎样做是正确的。”所以,你要明确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丹红 《家教指南》2004,(12):62-63
邻居有个上中学的孩子,两口子为这个孩子好像总有操不完的心。母亲—脸无奈地说,她对孩子讲:“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快乐、高兴就好。”孩子却不耐烦地说:“你整天要我这样,又要我那样;不准我这样,也不准我那样,叫人怎么能快乐呢?”老爸则抱怨说:“轻声对他说话,他当耳边风,无视于你的存在;要是对他严厉斥责,他又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真叫人上火。”这些场景,你是否觉得和自己的生活很类似?也许在当时,听到孩子用这种不耐烦的语气回答,会让你的情绪一下子冲起来,想要大发雷霆,并认为这都是孩子惹起来的,他应该为你生气而负责。但冷静下来之…  相似文献   

18.
孩子在玩一块泥巴。他将泥巴捏成各种形状,每捏一个样儿,就两手捧着跑过来,给大家看他的新发明。“这是一个鬼,提着大棒子。”“弟弟在哭,妹妹在睡觉。”“孙悟空吃桃儿。”“老鹰坐飞机。”谁也看不出这块泥巴和刚才的泥巴有什么不一样。然而,孩子却很快乐,非常非常的快乐。泥巴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东西,在创造和想象中,孩子得到了最大的快乐。妈妈从美容院回家,脸上涂得五彩纷呈。问儿子,妈妈美不美?儿子不安的看了看她,不要她吻,  相似文献   

19.
父母离异带给孩子的痛苦是巨大的。即使是上幼儿园的孩子也会感到心情沉重。这时,他们最需要教师给予他们什么呢?我感到这样的孩子最需要老师从以下几方面给予关注。 细心和关心 家庭不安定,孩子上幼儿园也会显得心事重重。这时,他们最需要老师轻声地问一句:“你怎么了?”如果老师只是说“别理他,一会儿就好”,那么孩子的心灵将受到怎样的打击啊。在家庭里,孩子没有得到爱抚,他多么希望能从  相似文献   

20.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问题。不要急着插手,应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其实通常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大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太快做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