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旧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科院向党中央、国务院呈示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上作了关于“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批示。“知识经济”一词,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给它下的定义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人类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这类以“物  相似文献   

2.
随着21世纪大门的开启,知识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面对这一浪潮,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部门及个人,都必须冷静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赶上知识经济的步伐,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而不被这一浪潮所冲跨。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将成为最重的资源,有知识的人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由此可见,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它必将改变我们的环境,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世界,必将引起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几个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对我国的影响是挑战大于机遇。科技是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基础 ;资金是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保障 ;高等教育是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关键 ;国企是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以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主要领域的高科技的发展,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也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教育将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严峻挑战,它将构建以终生教育为信念的教育价值观,以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四大支柱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观,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事例为特征的教育内容观,以注重学生创造个性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方法观。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新突破带动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人士预测,到2015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工业经济都将先后转变为知识经济。在我国的沿海发达地区,这个时间可能还会提前。因此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必须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培养出数以百万计的既有系统技术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新型员工或知识工人,才能在下一世纪的全球性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些资料显示,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技术的能级(科技知识含量)将大幅度提升。与  相似文献   

6.
试论实施人才战略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兴起,预示着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登上了国际竞争大舞台,而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我国,人力资源的数量优势与质量劣势是同时存在的。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必须把培养人才作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人类进入21世纪,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转变理财观念,提高财务人员创新能力,从管理目标、融资内容、资本结构、风险管理方法、财务分析以及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实现知识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并借鉴国际经验以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对大学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造性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战略选择当21世纪悄然向我们走来时,思维的大脑正在被未来的社会所感知:一个以知识、信息为资本的“知识经济”时代将取代工业经济时代,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这样的时代,经济、科技全球化,竞争与合作成为世...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知识经济?目前国内外并无统一的定义,但可以把它概括为区别于以工业为产业支柱,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传统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知识和技术信息为核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的建立在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随着新世纪的日益临近,这种新型的经济正在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生命力。 毫无疑问,正在形成过程中的知识经济是一场无声革命,它将对我们国家现有的经济体制和政策、经济增长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模式、企业管理乃至领导决策等活动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也给图书馆事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延续,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将是系列化、多样化、复杂化。这一切都将成为图  相似文献   

10.
时值世纪之交,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初现端倪,在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开始形成,对于更多国家而言,则正处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重要阶段。在这次转型中,世界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将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在知识经济到来的时候,准备得比较充分的国家,将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准备不充分的国家,则困难重重;毫无准备的国家,则会陷入重重危机,成为知识经济的“殖民地”。(一)知识经济使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也将面临着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这次转型,无疑是一个巨变,它将对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一、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九十年代以来 ,“知识经济”在西方的一些主要国家异军突起 ,过去的那种“资源 技术 =财富”的模式逐渐地被“资源 知识 =财富”的模式所取代。其代表便是美国的比尔·盖茨所领导的微软公司 ,从 2 0年前创业时的默默无闻到雄居世界首富 ,资产达 150 0多亿美元。西方国家不惜重金投资“知识产业” ,一时间 ,“知识经济”频繁的见诸于各种新闻媒体 ,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可以说 ,有些西方工业国家做好了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世纪到来的准备工作。在这种形势下 ,九六年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际,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一批有真才实学、有创新能力的知识人才,教师是关键,应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健全的人格。而要做到这一点,校长必须注重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这不仅有利于教师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本文拟就校长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核心产业将是知识产业,加大力度发展知识经济这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呢?文章认为,第一必须树立新观念,把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第二要积极探索知识经济发展的条件;第三强调一定要把科教兴国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是高科技的发展,谁真正重视高科技投入,谁真正抢占21世纪科技领域的制高点,谁就能成为知识经济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4.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散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应的概念,用以指当今上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是人类社会进入计算机时代出现的一种经济形态。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将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即将被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所取代。面对全球化、市场化的知识经济的挑战,未来高等教育将更加基础化、综合化、社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更加重视对人格、知识、能力的全面培养,更加强调基础,鼓励创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中国高等教育,能否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表明、知识经济正在蓬勃兴起,知识经济时代已悄然来临。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在工业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植根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具有知识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和虚拟化等主要特征。它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本资源,是一  相似文献   

16.
论知识经济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源于对现代社会所需人才规格的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初步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在知识经济教育的大背景下,实现其自身知识结构优化的四大转化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突出特征就是知识经济一体化 ,即知识经济化、经济知识化与知识的产业化。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 ,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和途径 ,对知识的价值进行补偿 ,以提高知识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人类社会将是一个快速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该文分析了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指出只有重视科技教育,才能使我国有充分的准备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中,大学作为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与运用者,越来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知识经济必然促进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呼唤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一、大学在知识经济中发挥中心作用所谓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与应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集教学、科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将对图书馆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图书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要改革传统的图书馆模式,提高人员素质,建立现代图书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