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设计应用课是小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阵地,单纯教给学生"做"的方法,达不到创造的目的,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想"的过程,给他们"想"的方法和空间,鼓励创新,发现设计亮点。"制造悬念"想,"直观感受"看,"巧用材料"做,"设置活动"亮等相关教学活动可引导学生在通俗化的设计应用教学活动中,学会创造性地运用设计语言,体验到设计和制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教师应用“生活化”与“数学化”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应用生活化的方法呈现学习案例,应用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生活需求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教师应用这种把“生活化”和“数学化”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可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想和做”是修订后的省编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它是围绕课题和附录而设计的思考题。恰当运用“想和做”提供的问题,对引导学生动脑思考,训练学生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巩固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所谓“学教做互动”,是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与教师引导的教学活动之间的互相作用,而连接二者的纽带是“做”。这里的“做”,可以是学生应用知识尝试练习的活动,也可以是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其相关要求是“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互动,做中反馈”,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如“教什么”和“如何教”,乃至“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索和发展”等都要包括其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多样化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时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ATDE教学模式通过“问、想、做、评”四个环节,架设探究式教学中的循证轨道,以获取证据为主线引导学生体会科学验证过程,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文章以“DNA的复制为例”,阐述如何围绕“问、想、做、评”四个环节进行高中生物学ATDE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理论和当代生命科学认为,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从出生到成熟衰老的整个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是伴随着学习并以学习为基础的最大可能地释放自己的一切潜能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知识、情感等各方面交流的过程。教学的任务就是通过教师的教促学生怎么“想”和进一步引导学生怎么“做”,  相似文献   

8.
陈志宏 《天津教育》2023,(22):132-134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称课程标准)将美术学科内容划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类艺术实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在这四类教学内容中各有侧重,相互联系。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设计”与“制作”,也就是“想”和“做”两个方面,结合课程标准与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其实践能力。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统一,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做到“教、学、做”合一,“寓教于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联系实际问题学习。  相似文献   

10.
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的尝试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对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变革。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的引导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想对尝试活动中教师的引导方法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就象小说和戏剧一样,有其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等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引导”在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一、开端 孔子说:“不愤不启。”这是一条运用了几千年的教学原则。“愤”就是具有浓厚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望的状态,学生达不到“愤”的状态,教师不要急于去启发引导,这条原则告诉我们,“愤”是启发引导的前提条件,因而,在一堂课中,教师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以此为出发点,充分注意学生的好奇、探  相似文献   

11.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在“正方形(第1课时)”学习中,通过一系列的驱动性问题,经历“联—识—画—折—悟”五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探索获取新知,并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让学习真实发生,思维自然生长,有助于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体验式教学是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以“血液循环”为例,通过巧妙创设情境、合理安排活动、指导归纳生成和安排迁移应用等方式设计教学和构建课堂,引导学生在体验中高效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生活化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趋势。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自主发展 ,主动探究 ,增强合作意识。【设计特色】以“说”为经 ,以“演”为纬 ,培养学生求新、求异思维。【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问价师 :今天 ,老师给大家上一节课 ,希望小朋友们都能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我告诉大家一个积极发言的好方法。 (看黑板齐读 )想说就说 ,想做就做。 (板书 )师 :相信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 !好 ,上课 !师 :同学们 ,你们平时帮爸爸妈妈上街买东西吗 ?生 1:我帮爸爸…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引导、激励作用,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徐钰 《生物学教学》2007,32(7):12-13
本教学设计参照生态化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人文化”的引导以及学生“自主化”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给自己准确定位,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戏”的质量。因此我们可以说,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乐于做“绿叶”,用自己的“枝繁叶茂”衬托出学生这朵美丽动人的“鲜花”。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具有“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习的积极性、传授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学习条件,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把教材的知识内化成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雷 《教学月刊》2023,(4):8-12
物理观念包含观念形成和观念应用两个要素,教师应将这两个要素有机融合在物理教学之中,以此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发展。教师可基于对经验与观念关系的分析,建构从经验到观念的实现模型,以此指导教学。具体教学中,教师应以本体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去设计教学活动,并分阶段设置阶梯性任务,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创中学”“用中学”,让学生在经验呈现中产生认知冲突,在经验反思中形成观念,在经验超越中应用观念,从而在观念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发展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十几减7》新授课教学设计小华教学内容: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5页例1至例3,练习册练习三的第1题、第2题。教学目的:在学生掌握用“做减法想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方法得出“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通过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本文主要探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的各种要求及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