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重大的理论突破,不仅是改革计划体制的理论基础,也是理解如何搞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确地总结了我国经济建设的丰富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决定》首先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  相似文献   

3.
在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关系上,历来存在着重大分歧和争论。归纳起来不外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强调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计划经济而回避商品经济;(二)主张实行商品经济而不赞成实行计划经济;(三)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拼凑在一块的“块状结合论”;(四)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上这些分歧从本质上看,不外是两种,一是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对立论”(以下简称“对立论”),上述一至三属于此种情况,二是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即统一论(以下简称“统一论”),上述第四种属于此种情况。“对立论”是多年来的一种传统观点,一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据统治地位,束缚人们的思想,直至一九八四年十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才被突破。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这里突出地强调了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这一科学原理,并广泛研究它与社会主义各经济规律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影响,是我们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试就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或模式最概括的描述,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当然,也是物资流通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根据对这一理论的理解,谈下面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的。改革开放要求有新的理论指导,要求有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理论勇气。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用新的观点继承、发展马列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列主义。”我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就有两次重大的理论突破:第一次是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第二次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相似文献   

7.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我们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但是,要能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须突破旧的框框,形成新的理论。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理论上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相统一的新理论。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突破。根据学习体会,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解放思想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第一,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科学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思想基础;第二,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论,重新探讨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三,纠正姓“资”姓“社”的思想偏见,确立衡量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工作好坏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第四,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五,纠正社会主义只能搞公有制经济的传统观点,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第六,突破种种不够科学的社会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追求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特征的科学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商品生产理论的重大发展。它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了。这对推进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经济体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上的新的重大突破(教授李炤曾)党的14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认为这是我们党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也是14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重要总结,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过两次重大的突破:第一次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第二次  相似文献   

11.
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地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计划经济同商品经  相似文献   

12.
一、提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背景和意义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重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本文仅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体会。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标志之一。人们对这一点的认识是一致的。问题在: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上的重大突破.但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我国理论界仍然存在着争论,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计划经济是调节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形式,商品经济是物质内容,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形式和内容,这就是说,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第二,认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形态,计划经济是调节经济运行的形式,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经济形态和经济调节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形态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关系.第三,认为计划经济是礼会经济制度,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的运行形式.第四,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都是社会经济形态.第五,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内部的商品性和计划性,商品性和计划性是内在的、历史的和有机的统一.第六,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上的重大突破。但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我国理论界仍然存在着争论,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计划经济是调节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形式,商品经济是物质内容,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形式和内容,这就是说,计划  相似文献   

16.
经济实践给了人们一个重要的提示: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得把搞好国家计划同增强企业活力及坚持计划经济同发展商品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然而,在传统的观念中,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同商品经济所必需的市场调节是相互对立的。为此,本文想从综合平衡、市场调节、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决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决定》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这一新的高度提出了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是在自身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制度。”并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创造一种适合中国情况的、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结合的程度、方式和范围,要经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这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 1979年底到 1984年 ,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到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前 ,这一阶段 ,邓小平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经济为辅”的基本思想 ,从根本上突破了社会主义要实行计划经济的框框。第二阶段 ,自 1984年到 1991年 ,即从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到邓小平南巡前夕 ,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即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第三阶段 ,即 1992年 ,从年初的邓小平南巡讲话到年底的中共十四大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就是说,我国现阶段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