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官员在媒介中的形象呈现,不仅关系到政府形象塑造和现代行政机制的有效运行,也关系到社会转型期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通过媒介对政府官员"雷人雷语"报道的定量分析,意在反思政府官员的媒介形象塑造与媒介素养的修得问题,也为媒介度量自身道德评判优位意识以及话语权的适当使用提供点滴参考.  相似文献   

2.
政府官员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是公民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媒介素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700名处级以上干部的问卷调查,分别从媒介认知、媒介接触、媒介使用和媒介环境适应等四个方面,对当前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状况进行了系统考察,发现当前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存在表面化、概念化的倾向,认为加强理论学习与重视实践经验双管齐下的方式与途径是提高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眉睫之举。  相似文献   

3.
媒介技术的发展带领人们进入了全媒体时代,社会舆论环境由此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以后,政府要塑造和保持负责、诚信、务实、亲民的外在形象不仅需要面对突发事件本身的处置,更要及时利用新媒体应对事件引发的相关舆论。本文从政府信息披露、事件处理、舆论应对等方面对河南永城发生的两起典型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对比后发现,社会舆情的引导和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官员应对媒体的思辨能力、反应能力及利用能力,凸显出提升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必要,同时就如何提升官员媒介素养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现状及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作者在重庆、天津、太原等城市所作的"政府官员媒介素养调查"获得的数据,对当前政府官员的媒介认知和使用进行初步描述,重点关注其在媒介与政府工作和突发事件媒体应对方面的态度和行为,并对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的途径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以来,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逐步完善,同时也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提高了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培养了一批既懂政治、又懂新闻的双面手.国务院新闻办自2003年起在全国各地开展新闻发言人培训,培训工作转变了政府官员传统的宣传模式,从原先官员的一言堂走向了官员和记者的双向互动.政府官员主动向记者提供新闻提供服务提高了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4,(23):55-59
自媒体平台给政府形象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明显放大了政府发展目标与公众期望之间的结构性风险,传统政府形象传播理论和方法在微博时代都显现出不适应性。政府形象传播亟需转变传播观念,形成政治认同视域下的微博仪式传播思维;亟需建立科学的微博舆论引导机制,提升政府形象传播的有效性;亟需提升官员媒介素养、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建立对话新思路与新平台,拓展政府形象微博传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被政府所用,为政府树立良好的形象,也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加深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矛盾。政府在利用新媒体应对公共危机方面尚存在不足,要解决此问题除了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外,提升官员媒介素养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生产、发布渠道、组织结构等方面展开融合,开放性与互动性成为今日媒介环境的重要特征,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被广泛运用以来,传统媒体与政府的"权威发布"被重新定义,政府官员的媒介形象屡屡成为网民的话题和关注点。随着媒介使用的主动性增强、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众不仅局限于认识和评价官员形象,更存在对其进行消解和重构的可能,融媒体时代的政府官员形象建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社会舆情复杂多样,政府官员形象广受关注,如何客观认识和评价官员形象正在成为热点问题。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总体,通过对广州大学城在校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政府官员在大学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需要提升,大学生获得政府官员信息的渠道绝大部分来自网络,但通常会理性分析才做出判断。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具备关注政府治理行为的公民素养及反思社会问题的正义感。针对社会上有关政府官员的传言或小道消息,大学生们认为消除其不良影响的途径首先是媒体的公开报道和政府的及时通报。本文最后提出改变人们心目中对政府官员不良形象的有效途径在于政府官员洁身自好,政府部门强化监管,以及政府机构与民众积极沟通的态度与诚意。  相似文献   

10.
周靖婷 《青年记者》2017,(23):51-52
因为特殊的政治身份和传统的政治生态,政府官员在民众心中形成了一种“严肃、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刻板形象.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微博、微信的普及推广,自媒体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开始重视媒介形象的塑造.一大批“网红干部”通过网络与民众沟通,了解民情民意.他们的网络言行获得了民众的关注和好评,媒介形象越来越亲民、正面.  相似文献   

11.
李华 《视听纵横》2009,(1):33-35
在现代社会,领导行为须臾离不开大众媒介。而领导干部的媒介使用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执政形象、执政能力及公共行政目标的实现。领导干部的媒介使用素养的提升是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是推进民主政治的客观需要,是优化政府形象的必备条件,是适应传媒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媒体传播逐渐呈现出全民化、多元化、草根化、泛政治化等趋势,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主动参与传播,传播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政府和官员有关的议题更是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面对全新的媒体环境,我们的一些官员缺乏应有的媒介素养.不能与时俱进地应对媒体.提高媒介素养,增强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对于当代官员越来越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自去年底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部分官员媒介素养不足,犯下危机传播的三大总:舆情回应缺乏主动性;着装、肢体语言与修辞纰漏百出;未能主动承担事件责任,损坏了自身媒介形象。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官员深陷“第三人效应”的认知错位;另一方面是由于当下信息沟通机制依然存在短板,难以及时披露疫情信息。  相似文献   

14.
黄桂玲  沈建勇  肖灿 《今传媒》2011,(10):31-33
通过对海南省公务员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我们发现该群体对媒体的认知水平总体较好,与媒体有一定的沟通、交流以及接受相关新闻培训的机会。但是,官员对新媒体的接触与认知能力存在偏差,仍然以传统媒体为主。建议要树立媒体意识,了解公众的愿望,树立政府的威信与形象;从制度层面来看,要形成一套集培训、交流、考评为一体的长效机制;在具体实践层面来看,开展形式多样的日常教育活动,还可以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舆论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犹如空气和水一样渗透进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是公共管理者,它掌握着公共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分配权,自然而然,政府官员的政治和公共活动越来越多地受到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传媒的影响.由此,官员的形象与大众传媒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政府官员媒介形象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齐美煜 《新闻世界》2013,(7):307-308
【摘要】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反映了政府形象。政府形象也包括政府官员形象。一个亲民、爱民的服务型政府离不开廉洁、奉公、守法的政府官员。本文从政治传播的角度分析政府官员形象塑造的现状,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在塑造政府形象的同时将政府官员的形象塑造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7.
宫玉婷 《新闻世界》2011,(11):222-223
新媒体时代下的舆情对舆论引导和控制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谐。只有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我国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18.
梁芷铭 《东南传播》2012,(12):115-116
媒介素养成为当今传媒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众多组织、官员因媒介素养问题而频遭抨击,甚至在公众面前丧失了信任,可谓是发人深思。从近年来非政府组织的媒介事件的简单梳理发现,非政府组织的媒介素养让人忧喜参半。选准网络新闻发言人、综合运用媒介营销策略、形成良性媒介信息传导机制,成为非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形成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官员是国家形象最具代表者和直接体现者,官员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对官员形象的认识通常借助媒介的建构。作为新锐时政期刊的《中国新闻周刊》在构建官员形象时秉持客观冷静的风格,坚持正面报道、中性报道、负面报道相平衡,为读者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官员形象。在具体操作中,坚持多角度立体式构建人物,力求通过官员进行制度层面反思,以求实现时政期刊自身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危机是指"危及个体或组织利益、形象、生存的突发性或灾难性的事故与事件."[1]因此,处理和化解危机事件历来是组织形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政府的"媒介形象"则是指"政府通过大众传媒所展示和传播的形象.它是由政府的现实形象转化而来的.政府的现实形象是其媒介形象展现的基础和依据.所以,政府的媒介形象展现首先与它自身的现实形象有关,同时也与大众传媒的报道方式、传播方式有关,与社会公众的接受与认同有关."[2]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的现实形象是其媒介形象展现的基础和依据.但对社会公众而言,很多时候,政府的"媒介形象"就等同于其"现实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