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精神     
马教授一生致力于生物领域里的一项科学研究.他在这个领域泡了40年,为的就是想发现什么,可是他什么也没有发现.于是他决定再收一名关门弟子,继续他的事业.马教授虽然没有什么发现,但是他毕竟是这个领域的权威,所以报考他名下博士的人很多.被录取的是李四.  相似文献   

2.
当初,冯骥才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高中毕业后,他毫不迟疑地报考了美院,可当他身边的同学都去上大学了,他还是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于是,他在街道服务处找了份工作.后来,机缘巧合,1.90米的他在朋友的引荐下进了篮球队,最后,却因为受伤退役.接下来,他在画院长辈的推荐下,进了画院临摹古画.1967年,为了解决画院十几口人的生计问题,他做起了推销员,而且一做就是10年.  相似文献   

3.
他送她回家,她任性地闭上眼睛让他牵着走.现在,她眼前一片漆黑了.没有视觉没有色彩,来往的车辆声不绝于耳,刚开始的刺激很快便被恐惧所取代.尽管她知道他会尽力为她挑选每一步路,会避开一切可能的磕绊,可她还是忍不住睁开了眼睛.睁开眼睛,她便仿佛恢复了生命握在自己手中的踏实.  相似文献   

4.
同学小林大学毕业后应聘进了深圳一家大型企业,刚工作的时候他是雄心万丈气势如虹,可渐渐地他发现在公司里像他这样的人太多了,每个人都在努力,都想浮出水面.他体验到了艰难和失望,甚至觉得努力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没有机遇.于是他放弃了努力,只是按部就班地打发时日.  相似文献   

5.
杀人湖     
痛苦的回忆   星期六的早晨,阿布杜拉希在宿舍醒来后发现,他的右臂既没有知觉,也动不了了.他从床上起来,右臂无力地挂在体侧,然后用手戳了戳还在睡梦中的室友.他的室友被碰醒了,莫明其妙地大声抱怨起来,然后疾步走开了.阿布杜拉希当时只感到他的室友不可理喻.当他走出宿舍,穿过地处喀麦隆西北部的村子走向家里时,发现四下里安静得令人毛骨悚然.泥泞的路上和院子里到处是尸体.人们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似乎是在散步或交谈之际突然倒下的.一条条狗死了,牲口也死了,乌儿和虫子都从树上掉下来.……  相似文献   

6.
一名男子头戴一项特殊的帽子,一条导线连接着身旁的仪器.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显示器,屏幕上一辆小车在道路上行驶,驾驶车的正是这名男子.但他并没有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离合器,而是通过自己对道路状况的判断,把大脑信号传递给电脑,让车顺利躲开各种障碍,自由灵活地行驶在繁忙的道路上……这听起来是科幻小说情节或者科幻电影镜头的场面,但这一成果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上演真实一幕.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盛顿邮报》实习记者詹姆斯实习期快到头了,可一直没有抓到什么"活鱼".总编贝内特对他很不满意,并多次提醒他,实习期结束后,就让他另谋高就. 詹姆斯心里很郁闷,妻子玛丽为了排遣他心中的苦闷,便带他到动物园看马戏团动物表演,想让他开开心. 詹姆斯看到那些动物惟妙维肖地表演,脸上渐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拿出相机,不停地按动着快门.他发现,最可爱的动物表演就是那些斑马了.那些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斑马,经过马戏团驯兽师的训练,已经没有了那种狂放不羁的野性,交得十分乖顺、听话,随着驯兽师的口令声,这些斑马步调一致地齐步走、跳坑、钻圈、躺下……  相似文献   

8.
母亲灯     
第一次进城,母亲去送他.通往城里的过路车每天只有一班,他和母亲在路边等了很久.母亲一直替他扛着那个大大的背包,她把背包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换到左肩,再从左肩换到右肩.他对母亲说,把背包放下来歇一歇吧.母亲摇摇头说,我背着就行了.刚下过雨,路还没有干透,他知道母亲怕弄脏了他的背包.背包虽然廉价,却是新买来的.母亲想让他干干净净地进城,不想让她的儿子被城里人嘲笑.  相似文献   

9.
德国有机化学家凯库勒多年来一直想确定苯的分子结构,但始终没有成功.为此他冥思苦想,1865年的一天晚上,他在灯下昏昏入睡.睡梦中,他梦见苯分子的结构五花八门,其中许多链形结构紧密靠拢,每种链形结构像蛇一样蜿蜒移动,突然,其中的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梦中的情景相当可笑,但凯库勒却由此受到了很大启发,他醒后断定,苯分子的结构是一个闭合的碳环,而科学的最终定论确实与梦的启示惊人地吻合.  相似文献   

10.
他生长在湖南农村,是一个特别喜欢拉小提琴的男孩。他没有机会上学,除了帮助大人干些零碎的农活以外,就是不停地学拉琴。终于,一天他怀着梦想来到北京参加艺术考试。他拉了自己常拉的一首  相似文献   

11.
在我学琴的时候,一个唱歌的朋友带我去见一个拉琴的朋友.路上,他告诉我,那朋友琴拉得很漂亮,可是投考文工团时因政审不及格而没有被录取.最后,他进了一个县级的剧团. 真倒霉!我叹息.此时,我也在农村,也在投考文工团.我懵里懵懂地跟着唱歌的朋友拐进了一条弄堂,走上一弯木楼梯.  相似文献   

12.
断头树     
小树苗便是那老树的树冠,老树从来没有死去,新的生命也毫不畏惧. 风从太平洋刮进来,沙漠变得越发贪婪,一片片土地被吞没,连适应能力最强的土著人也开始搬家,三五成群地离开了阿塔卡玛. 布达拉尔是个倔强的老头子,任凭镇子里的人怎么劝解,他硬是不愿意离开.打开老式录音机,听着六十年代的民谣,他似乎就想这么下去,一直下去.  相似文献   

13.
上帝的镜子     
一个饱受歧视的残疾老人颤巍巍地来到上帝的跟前,他不甘心地问:"上天为什么要剥夺我正常行走的权利?"上帝没有回答,只是递给他一面圆镜.  相似文献   

14.
虽然已是成功的企业家,但付秀平丝毫没有老板的"范",依然保留着农民的本色.初次见面时,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眼前的他和身价过亿的企业家相提并论.然而,对话之后,你就会发现他的睿智.正是付秀平这种执著、朴素、踏实的作风,一步一步脚印地走过来,才有了今天的蟹岛.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内科教授布莱克·凯勒Berczeller在其所著<医师和病人>一书中指出:"严肃而负责任的医师,对他们的决定首先提出质疑的正是他们自己.因为,在医学上是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任何一个医师如果绝对相信他的诊断是对的,或是感觉他所提供的治疗是绝对有效没有问题的,就足以证明他是卤莽而轻率的,假如你是一位病人,不幸遇到这样的医生,在他给你带来痛苦之前,最好离他远一点."  相似文献   

16.
保卫     
父亲的老年痴呆症更严重了. 周末去看望父母,还没有进家门,就听见妹妹的声音,像和谁在吵架.进了家一看,妹妹房间里,衣服被扔了一地.父亲和妹妹正争执不下,父亲说自己的衣柜小非要占用妹妹房间里的衣柜.妹妹急得要哭.母亲则拉着父亲,不住地哄着他.  相似文献   

17.
罗西 《知识窗》2005,(1):47
有一位企业家朋友Y,我不是很喜欢他,他为人总是很张扬,甚至张牙舞爪的,但是他现在是福建地产界的英雄.记得读小学时,他因为天天要帮助妈妈卖早点,所以经常迟到,没少挨老师的批评.有一天,他又迟到了,老师罚他站在教室门口,可他站不到一分钟,自己不打一声招呼就大摇大摆进去了,老师觉得权威被一个毛孩子挑战了,所以非常恼怒,拍桌子说:"你玩完了!看你那孬样,没有明天的!"可是这位同学不卑不亢地应了一句:"有一天,你会后悔说这么一句话的."  相似文献   

18.
曾经有一位医生替一位成绩卓越的实业家诊疗,劝他多多休息.实业家愤怒地抗议:"我每天承担巨大的工作量,没有一个人可以分担一丁点儿的业务,大夫,你知道吗?我每天都得提着一个沉重的手提包回家,里面装的是满满的文件呀!"  相似文献   

19.
幽默与漫画     
爱迪生的故事(一)爱迪生不仅在科学领域里有大量发明,还善于机智地回答记者们提出的各种古怪的问题。一次,有个记者问他是否应该给一座正在修建的大教堂装个避雷针。他毫不犹豫地答道:“当然。因为上帝往往是粗心大意的嘛!”记者又问他是怎样想象上帝的,爱迪生说:“先生,没有质量,没有重量,没有形状的东西是无法想象的!” 爱迪生75岁时仍到实验室上班。有个记者问他:“爱迪生先生,你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呢?” 爱迪生装出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说:“糟糕,这个问题我活到现在还没来得及考虑呢!”(二)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093种发明的专利权,其中留声机…  相似文献   

20.
真实的"谎言" 格雷戈里·赫勒是一位参加过越战的美国老兵.1970年12月,19岁的他在经历了长达18个月热带丛林的军旅生涯之后退役.侥幸的是,那段枪林弹雨的生涯并没有给他造成丝毫的皮肉伤害.回国后他读大学,再后来找到一份好工作,并娶妻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