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我国专利法在外观设计定义条款中包含有"富有美感"的要求,但是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授权程序中"美感"的概念却鲜有应用。本文通过将"美感"类比发明专利的实用性,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授权过程中的"美感"应用提出了建议,探讨了将对产品价值无意义的外观设计排除出专利授权行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专利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第9.2.4规定,“成套产品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不应包含某一件或者几件产品的相似外观设计。”由于成套产品外观设计和相似外观设计两者存在范围上的重合,成套产品外观设计专利申诘中包含相似外观设计的情况仍时有出现。为此,本文从理论分析出发,对相关案例进行类型分析,力图为审查员和中请人给出实践中可操作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世界发明》2009,(3):22-22
外观设计的分案申请,是指原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中包含两项以上外观设计,申请人将其中一项外观设计从原申请中分出,作为另一件新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提出,该被分出的新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为分案申请,可享有原申请日。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含有知名卡通形象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多种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现阶段对于此类产品的处理情况,详细说明了不同法条对于各类情形申请的适用情况,讨论了在处理此类申请时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含有知名卡通形象的专利申请的主要目的应当是维护卡通形象所有人的权利,而在外观设计专利仅仅是初步审查的前提下,对该类申请的审查所使用的法条存在一定的不可避免的不合理性,应当在未来专利的发展过程中加以克服。对于部分含有知名卡通形象或者对知名卡通形象进行了演绎的专利申请可以被授予专利权,但是申请人在实施其专利权时不得侵犯卡通形象原作品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外观设计既与技术有关,又与美学有关,是技术与艺术的复合体,同时,工业品外观设计必须遵循"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原则,形式追随功能。因此,外观设计实质上是对工业产品的实用功能和装饰美感之间的协调,而非仅仅造型设计人员的随意发挥,设计人员的设计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外观设计的过程是在保障工业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增强工业产品的装饰美感这二者之间不断协调和统一的过程。区别于发明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不能仅由其实用功能决定,但外观设计本身必然包含技术功能因素,具有实用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地理标志产业中的专利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标志是通过有相当知名度的标识来保护企业的竞争优势;专利则通过对技术方案或外观设计的专用权来保护企业的竞争优势,两者的保护方式不同.但保护目的相同.既不能因为专利保护的存在放弃地理标志保护,也不能因为地理标志保护的实施,而放弃专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包含多种信息的加密标识数据结构,并将该结构嵌入到文件头中,解决了文件透明加解密系统中加密标识的设置问题。  相似文献   

8.
熊淑君 《现代情报》2004,24(6):123-125
图书期刊出版者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就是版式权.即图书期刊出版者保护其版式设计的权利。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属于出版者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其版式权性质上应属于广义著作权中的邻接权范畴。图书期刊版式权与狭义著作权、外观设计权、装帧设计权、商业标识权等相关权利不可等同对之。  相似文献   

9.
2009年,韩国外观设计申请量位居全球第三。随着韩国逐渐发展成为外观设计大国,公共外观设计权、外观设计权管理以及外观设计权保护战略等理念逐渐成为韩国企业关注的焦点。为更好地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满足韩国外观设计申请人的需求,韩国知识产权局目前正在对外观设计保护体系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案例,分析阐述了对于外观状态可变的产品如何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专利布局建议。一款新产品包含几种变化状态,若每一种单独的状态,整体视觉上均具有实质性授权条件,则建议每一种单独的状态申请一件外观设计专利;如果一款产品,包括两种变化状态,其中一种变化状态A与现有设计相同或仅有较小差别,另外一种变化状态B整体视觉上具有明显的区别,建议将变化状态B,单独申请一件外观设计;变化状态A与变化状态B一起申请另外一件外观设计。如果一个产品,包括两种变化状态,且相比现有设计均只具有细微差别,那么建议申请一件外观设计,同时包括两种变化状态。更多变化状态的产品,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专利法从刚开始立法的时候,把外观设计作为专利权的一种保护对象加以约束。然而,如今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目前面临外观设计水平低下以及滥用外观设计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外观设计概念剖析,对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的必要性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大街上车来车往,许多人都认识知名汽车品牌的标识,可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日本本田汽车的标识是一个带方框的正体"H"字样,取用本田"HONDA"的第一个字母。它虽简洁明了,却集中了许多人的智慧。本田  相似文献   

13.
我国2020年《专利法》修改明确了局部外观设计的可专利性地位,但是局部外观设计的保护与我国外观设计近似性判断的基本方式“整体观察、综合判断”存在一定矛盾,有必要就“整体观察、综合判断”做出适当调整。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局部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相对成熟的域外国家的经验,应对“整体观察、综合判断”进行观念上的调整,将整体比对的重心回归外观设计本身;与产品相关的因素仍然应予考量,但是应当根据局部外观设计与所应用产品之间的关系(特定性或通用性)对产品相关因素的权重做出不同衡量。  相似文献   

14.
吕益林  姬峰 《情报科学》2005,23(1):61-64
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属于出版者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与之相对应,图书期刊出版者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就是版式权,即图书期刊出版者保护其版式设计的权利,其性质应属于广义著作权中的邻接权范畴,并且图书期刊版式权与狭义著作权、外观设计权、装帧设计权、商业标识权等相关权利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专利法外观设计的定义中虽然有"富有美感"一词,但在实际案件审查中,对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具有美感没有做具体要求,"富有美感"一词实际上在专利审查中被架空,进而导致我国很多外观设计专利的设计水平不高。本文结合现行的审查标准探讨外观设计中"富有美感"的含义,提出可供参考的修改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并未引入部分外观设计保护制度,但调研结果显示,随着国内设计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国内申请人对部分外观设计的保护已经存在一定需求。是否适时引入部分外观设计保护制度,成为我国外观设计保护领域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部分外观设计保护的需求、相关法律法规的适应性调整与实务操作三个方面,对我国引入部分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客体各要件研究的基楚上,提出了提高外观设计专利初步审查授权质量的基本思路,即:不仅要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形式缺陷进行审查,更要落实封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审查。  相似文献   

18.
《专利法》第三次修订后,外观设计的授权標准有了较大变化,授权標准和侵权標准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不断涌现。本文针对外观设计几个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对于使用状态参考图的作用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应简单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外观设计判断主体是法定虚拟人,是对产品的设计空间等有常识性瞭解的人,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某类人,不应简单...  相似文献   

19.
欧洲内部市场协调局(OHIM)是欧盟负责管理欧共体商标和外观设计的行政机构,其注册商标数量远远大于注册外观设计数量,相应的,商标异议和无效案件数量也大于外观设计无效案件数量。OHIM的商标和外观设计无效案件均有两个审级,第二审级均在申诉委员会。OHIM申诉委员会的地位相当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与后者相比,OHIM申诉委员会对于外观设计无效案件的审查在实体和程序方面存在很多不同。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来电子科技的浪潮式发展,对于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用户图形界面)外观设计保护的呼声愈发高涨。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的《第六十八号令》中纳入GUI外观设计保护范围之后,2017年12月,被誉为国内用户图形界面第一案的"360公司诉江民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尘埃落定。在法律实践中,体现着对GUI外观设计的思考。面对GUI外观设计保护,从用户图形的起源说起,对世界上主要国家的不同保护制度进行归纳,并结合学界对于GUI外观设计的不同看法,探析未来我国在用户图形界面外观设计中的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