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同语境文化对人们的思考与交流方式有着不同的影响。我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应当注意培养一定的语境文化意识,认识和区别不同语境文化,使跨文化交际得以成功实现。本文从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入手,从高低语境文化的定义、成因及应对策略的角度分析其对英语学习的启示,把高低语境文化与英语文化研究、翻译研究及日常交际相结合。这将有利于英语学习者对高低语境文化的理解及应用,更好地促进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流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价值观念系统的差异必然导致交际模式的差异,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研究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跨文化交际中不礼貌言语的特征和表现方式,结合社会—认知语境观,对跨文化交际中无意不礼貌的语用理据进行探究,指出交际者在跨文化语境下不仅依赖母语的文化模式和规范而且在交际过程中共建文化语境,通过前语境—涌现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创建交流的第三空间,共同构建话语的礼貌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察跨文化交际中不礼貌言语的特征和表现方式,结合社会—认知语境观,对跨文化交际中无意不礼貌的语用理据进行探究,指出交际者在跨文化语境下不仅依赖母语的文化模式和规范而且在交际过程中共建文化语境,通过前语境—涌现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创建交流的第三空间,共同构建话语的礼貌性。  相似文献   

5.
著名人类文化学家Edward.T.Hall将语境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大都属于高语境文化,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属于低语境文化。高低语境文化交际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交际的代表,对其特点、差异、形成因素、历史根源和局限性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的学习、理解和尊重,避免冲突,减少误解,从而获得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李娟 《海外英语》2012,(1):118+122
英语口语的学习过程是语言基础知识和长期口语实践的累积,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口语交流背后语境文化对其产生的巨大影响。该文对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语境文化对口语交流的影响,使英语学习者意识到,如果在口语交际中能够实现高低语境文化的身份转换,就能够成功实现无障碍的口语交流。  相似文献   

7.
“言传语境”与“意会语境”是对低语境和高语境内涵的表征,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问题。两种语境差异有着不同的溯源,容易令交际者产生困惑、误解和不适。在“意会语境”中从事跨文化交际,应该在语言风格、逆向思维和交际观念等策略层面寻找突破口,并坚持差异性、倾向性和合作性三大语境交流原则。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传播技术手段的进步和民权思想的崛起,“意会”语境中的中国文化有着向“言传”语境迁移的态势,不仅要求“知识共享”,还要求“价值互补”,既要坚持文化“本土特色”,又要加强外部语言文化的“认同”,这对于培养我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理解度和宽容度,增强我们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缩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外语教学的关系,说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习者自觉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由"文化负迁移"导致的"语用负迁移"而产生的语用失误,从而达到在特定的语境下,根据说话双方的身份,社会地位进行得体的(tactful跨文化交流(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9.
商务英语函电是一种在商务环境下利用函电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户进行交流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文章以Hofstede 的文化维度理论和Hall 的高低语境论为理论背景,结合思维差异分析,综合探讨了函电中的文化因素,以期达到消除文化障碍,顺利利用函电进行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问题交际的产生与语言有关,也与文化有关,不同的文化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以Hall的低语境文化和高语境文化理论、Hofstede的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理论为依据,诠释了中德人际交往中诸多常见的误解,旨在帮助两种文化的人们尽可能地减少问题交际,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高低语境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之后,根据文化是一个综合性整体的特点,讨论两者之间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接着从认知的角度,分析造成高低语境文化差异的历史因素及其必然导致交际模式的差异,从而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同时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形成的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12.
商务英语函电是一种在商务环境下利用函电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户进行交流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文章以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和Hall的高低语境论为理论背景,结合思维差异分析,综合探讨了函电中的文化因素,以期达到消除文化障碍,顺利利用函电进行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外语教学的关系,说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习者自觉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由“文化负迁移”导致的“语用负迁移”而产生的语用失误,从而达到在特定的语境下,根据说话双方的身份,社会地位进行得体的(tactful跨文化交流(intercuhur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一个侧面 ,即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对比入手 ,归纳各自语境文化具有截然相反的特征 ,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文化冲突。通过对产生冲突深层哲学、伦理、语言和经济发展。综合概述后引出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方式和原则。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从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三大跨文化交际语境要素入手,运用顺应理论阐释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如何进行语境顺应,以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互动,而且是文化的互动,是交际双方语用规则相互影响的过程。探讨跨文化语用和语境差异。实现不同文化的交融和互补,敏锐的语境意识有助于创造出较为理想的交际环境,因此,语言语境、文化语境和社交语境的认知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陈国卿 《南平师专学报》2001,20(1):73-75,,81,
醉座跨文化交际的一个侧面,即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对比入手,归各自语境文化具有截然相反的特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文化冲突。通过对产生冲突深层哲学、伦理、语言和经济发展。综合概述后引出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方式和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及其特征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交际行为,就交际的种类来看,可以是人际的交际,也可以是个人与公众间的交流.Brain Spitzberg[1]认为个体的交际能力体现于个体在特定场合中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双方共同点减少,差异增加,交际难度增加,影响有效交际的变量包括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世界观、价值观等.Kim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出更为具体的界定:跨文化交际能力足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关键性问题,如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文本化全体内部的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Spitzberg 的定义从宏观上把握交际能力,交际能力体现在交际行为的"得体性"和"有效性"上,跨文化交际体现在交际场景,即"特定场合"中.对于西方学者而言,"有效性"(effectiveness)和"适应性"(appropriateness)是交际能力的两个中心概念.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跨文化交际语境及其主要特征后,结合实例从语境的功能出发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语境下四个要素-语言语境、交际语境、认知语境、文化语境的动态认知激活;以期人们建立更好的跨文化交际语境意识,取得成功的交际。  相似文献   

20.
在交际中,人们除了用语言传递信息,非语言行为同样举足轻重。沉默,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行为,在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诠释。在高语境文化中,沉默往往赋予积极的意味,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在低语境文化中,沉默常蕴涵消极的意味,是缺乏沟通的表现。这种差异可以从不同的文化环境、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方面分析原因,以探求相关的跨文化交际应对策略,从而有助于避免文化误解和冲突,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