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档案学通讯》2012,(1):1-1
2011年11月7日,教育部向全国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院校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教社科[2011]14号)》(以下简称《意见》),该文件对近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进行了反思,认为存在以下问题:“注重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质量评价导向有待进一步强化;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分类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诚信公正的评价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的评价方法亟待根本扭转;重人情拉关系、本位主义、门户之见等不良现象亟待有效遏制。”应该说教育部的这一举措代表官方对先前的学术评价机制做出了深刻的反省.也是对历年来发自民间的诟病和呼吁的一次明确回应。  相似文献   

2.
<正> 2004年6月21-22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是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为适应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需要,推进科研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而成立的指导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21-22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是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为适应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需要,推进科研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而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7日,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特别强调:"大力加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加大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力度,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加强学术自律,推进学风制度建设。"本研究对接受学术规范教育前后的大学生发放问卷,对在校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对学术规范教育意义的理解、对学术规范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做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论对在校大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7日,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特别强调:"大力加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加大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力度,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加强学术自律,推进学风制度建设。"本研究对接受学术规范教育前后的大学生发放问卷,对在校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对学术规范教育意义的理解、对学术规范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做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论对在校大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2004年6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项目号04&ZD031)获准立项。该课题由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生导师叶继元教授担任课题组组长。该课题是国内首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促进高校社会科学学报和自然科学学报的同步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校学报,由《编辑之友》杂志社和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高校学报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2006年11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新闻学院联合召开科研工作会议。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校内委员、专职研究员、相关课题组成员、新闻学院副教授以上教师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在会上传达了教育部2006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印发〈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2006修订)〉的通知》;通报了“十一五”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科研规划;布置了研究中心今后的科研工作,提出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东南传播》2022,(6):143-145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作用,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更好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更好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中长期规划。  相似文献   

10.
多角度透视学报类期刊的改革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林山 《编辑之友》2011,(10):60-62
一学报模式及其流弊顾名思义,"学报"指的是以发表学术报告文章为主并且以"××学报"为名的纯学术期刊(以下简称学报)。教育部在1978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办好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学报是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由此可见,学报设立的初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2012年启动实施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2013年制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内容包括出版发行.2014年底至2015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20余种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读物,这套普及读物的出版堪称“教育部宏大文化工程”,凝聚了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法律等领域的一流名家,既有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经济低碳化》(厉以宁等著)、《汇率原理与人民币汇率读本》(姜波克著)、《税收那些事儿》(谷成著)、《数说经济与社会》(袁卫等著),又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化的普及精品读物《马克思主义告诉了我们什么》(陈锡喜著)、《社会主义现代化读本》(洪银兴著);敦煌研究名家项楚先生贡献了《敦煌文化》;西藏历史文化研究大家霍巍引领我们《秘境探古:西藏文物考古新发现之旅》;孙正聿先生的《人的精神家园》为我们娓娓讲述了精神家园的根基、内涵、培育和升华;黄蓉生教授的《大学生诚信读本》告诫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承续千年之诚信美德;莫励锋教授的《诗意人生》既是一部诗歌史,也是中国的精神史诗;陈洪教授是目前国内研究明清四大名著的大师,其优秀研究成果普及转化的《“四大奇书”话题》,令读者耳目一新;环境美学研究名家陈望衡教授的《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以生态主义与人文主义结合为哲学基础,为人类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通往人与环境和谐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1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历史档案》被评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首次推出的人文社科期刊评价体系,由五级指标构成,指标体系还参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  相似文献   

13.
&#  &#  &#  &#  &#  &#  &#  &# 《出版与印刷》2016,(1):13-16
高校学报的定位与特色栏目的创建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早在200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在题为《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报告中就指出:“一部分学报定位不清,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个性、特色不够鲜明”1。随即教育部于2003年底正式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即国家重点支持的、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展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个重大工程,旨在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社科学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管理信息系统》2014,(5):90-90
本刊讯 教育部近日公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将其纳入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及责任区督学的工作范畴,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督导评价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PRISMA声明对发表于《循证医学》杂志的干预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2001-2011年发表于《循证医学》的干预性试验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PRISMA量表对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评价,用Meta Analys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0个系统评价/Meta分析,涉及14个疾病谱。 PRISMA的发布和高校作者发表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可以提高其报告质量(P<0.05),基金资助和作者数量对文献报告质量影响不大。结论:发表于《循证医学》杂志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文献检索、筛选、偏倚评估和其他分析方法等方面亟待改善,报告质量有待提高。 PRISMA的发布可在整体上改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6.
学无止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研究主编:顾明远石中英ISBN:978-7-303-10833-6定价:60.00元【内容简介】《学无止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研究》由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石中英共同主编,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攻关项目"构建学习型社会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1年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本书围绕学习型社会这一主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学习型  相似文献   

17.
《情报学报》2001,20(2):135
据2001年3月11日《光明日报》B4版报道,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2000年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1998)》中,《情报学报》在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第三,其影响因子为1.0935。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成立于2000年2月17日,受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社会科学管理研究会指导。它是在1999年南京大学承担教育部重大研究项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基础上成立的。评价中心以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和相关理论研究为主要任务,形成对社会科学研究(包括成果、人才、机构、地区、学科交叉、前沿动向、研究趋势)进行全方位评价的理论、机制、方法和工具,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与管理提供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的定位与特色栏目的创建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早在200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在题为《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报告中就指出:“一部分学报定位不清,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个性、特色不够鲜明”[1].随即教育部于2003年底正式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即国家重点支持的、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展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个重大工程,旨在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社科学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是国内第一部全面地、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通过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的创新性研究,构建了一个包括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指出,"重点考核论文、著作、决策咨询报告等代表性成果的政治立场、理论创新、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将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影响力评价比学术影响力评价更加复杂,实施起来更加富有挑战性。如社会影响力的多维性造成追踪和归因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