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兰芳 《教育》2015,(8):32
作文,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对于三年级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往往更是发愁的事情。常常不写自己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事,而是觉得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凑出的文章,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注重作文的片断教学,从片断入手,训练要求单一性,目标明确,一练一得,提高作文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什么是片断训练?所谓片断训练,就是指在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之前,就文章的某个片断或局部进行写作练习。例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具体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现笔者就结合作文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从内容入手,丰富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3.
“我写我家”训练尝试●山东张西梅小语“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说,作文要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题材,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才能有话可写,才能抒发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先生在一次作文大赛的观后感中指出,中学生的作文应是用质朴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把自己的心情写出来,而不是堆砌词藻、东拼西凑、生搬硬套。历年来,河北省的中考说明中,也把写出"真情实感"作为对学生作文的一项基本要求。初中生的写作训练要强调真情实感,如何指导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写出真情实感呢,本文就此做了详解。  相似文献   

5.
李金玲 《教师》2015,(6):22-23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纵观作文教学现状,常把单纯的字、词、句、段、篇训练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相等同,重写作方法轻写作内容.学生平时没有积累作文材料,作文时无话可说,饱尝“无米之炊”的滋味.陶行知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作文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认知过程:首先是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外界的各种信息输入大脑,并储存在大脑中,作文时,大脑经过加工将信息输出.信息的输入正是写作表达的前提,它来源于生活实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6.
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一提到作文就“深恶痛绝”,不知如何下笔。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各方面入手,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此,我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将游戏活动引入作文教学,可以让孩子们不再害怕写作。因为游戏活动是孩子亲身经历的,又在活动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孩子很容易找到写作的题材。同时,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为孩子创设了良好的写作心境,调动了孩子所有感官进行观察感知、思维训练和言语表达,学生体验深刻,就能把当前的学习任务与先前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激活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写作兴趣,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有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学生客观现实生活的反映,客观现实生活是学生吸取作文材料的源泉.这就决定了练就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尤其是作文训练起步阶段,应该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必须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素材,而且是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的、亲耳所闻的.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观察事物、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作文,在轻松说笑中完成作文。一、活化训练过程,捕捉写作时机改变传统作文课教学习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捕捉作文时机,是“淡”化作文的一个重要举措。1.在学生情有所动时作文。叙事性作文找材料并不难,但临到写作文时学生往往不知道什么事值得写,有的写成了流水账,有的就胡编乱造,没有真情实感。如果在事情发生之时立即写下来,学生印象深,感情真,往…  相似文献   

10.
孙丽 《生活教育》2009,(4):47-49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写自己想说的话。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是一项综合训练。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1.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是作文的大忌。在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中,直接写明要求有真情实感的就有很多,有的虽然在提示中没有写明,但在评分标准中非常强调。从记叙性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对作文的真情实感的要求必定会进一步加强。那么,记叙文中如何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呢?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一、述亲身经历。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中要写出真情实感是现行语文新课标对中学生写作的要求。培养初中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首先要学生了解在作文中写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在作文课上采用种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并鼓励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放宽命题,让学生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初中学生烦作文怕作文是不争的事实。为了使学生摆脱"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一、解读课标要求,把握中考方向新课标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四项改革要求:①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要从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写作产生兴趣,进而努力才能写出佳品。①写作要与听、说训练相结合。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说,让学生说出对事物的感受、体会。利用课前5—10分钟听说训练,提高写作兴趣。⑦以语文课堂为主渠道,引导学生产生兴趣。语文课文是来源于生活的佳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产生写作兴趣。⑦拓宽思路,从多种角度考虑写出不同个性的文章,实现新时期的百家争鸣。作文写真情实感,切忌千篇文章一个调,教师要宏观指导,不能细化安排,要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深入考虑,从而写出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作文主要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能在大量的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现就我在作文教学方面做的一些探索谈谈个人的看法。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无…  相似文献   

16.
王功高 《文教资料》2010,(14):78-79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训练内容,也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紧密结合课文,让学生感悟联想的合理性:要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想象的真情实感;要设疑善诱,大胆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要“看-想-说-写”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17.
如今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中,写作千篇一律的现象比较明显。"千篇一律"体现在题材内容、抒发感情等方面高度相似,且不够具体,没有自己的特点。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写作文时,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以及内心思想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强调"亲历"和"真实"。探讨的即为培养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写出自己个性的方法,具体包括在作文题材选择、对人物事件的具体分析描写和抒发的感情中讲求具体、真实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本是出于表达的需要,而没有生活感知体验,缺乏个性化表达需要,就难以激发写作兴趣,也写不出好文章。农村学校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开发农村作文题材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与大自然亲切拥抱,深入农家了解乡情风俗,关注农村社会生活,增加学生社会阅历: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农村环境中,发掘作文题材.激活写作情趣.为表达真情实感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现阶段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不强,针对这一现象,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作文教学和训练应该多样化,力求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抒发真实的情感。该文从自主选题、自主选材、自主表达、自由想象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不仅仅要注重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还应耐心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写作,同时要告诉学生其写出的内容应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够提升作文质量,进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如何写作,并且,学生也会意识到应写出真情实感,以及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写出内容丰富、流露真情实感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本文说明教师落实多样化的引导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