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主要职能和任务之一,而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则是大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首次以国内本科院校为评价对象,从“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出发,以分类评价为原则,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以投入、产出、效益为主线的科研竞争力评价体系,发布了“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两个报告,对我国科研竞争力评价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研究》2016,(2):51-58
传统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难以从投入与产出角度评价科研相对效率,应用DEA评价方法则兼顾了投入和产出的指标。依据DEA评价方法,选取江西高校作为地方高校代表进行研究,并以2004-2013年有关决策单元指标,评价地方高校科研活动投入与产出创新绩效,得到科研创新绩效状况较高效率的结论。同时,也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的现象。由此,需要优化科技生产规模结构、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有效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提出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概念,借鉴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准则,构建了高校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从科技基础、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环境出发评价高校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当今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高校科研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际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加大了高校科研的投入,但我国大部分高校科研产出处于非效率状态。那么,科研投入如何优化配置提高科研产出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为样本,对其科研投入产出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为今后分析各高校科研效率存在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是如何产生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雅的人,喜欢称呼高等院校为“高等学府”。何谓学府?简而言之,这里是学习知识、从事学术科研活动的地方。在科教兴国、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从政府和企业集团,到普通民众,对高等院校的投入与关注日益增强。人们越来越关心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科研竞争力,希望看到这方面具有社会公信力的评价结果。这正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年报社等单位合作开展“中国大学评价”系列研究的出发点和初衷。  相似文献   

6.
大学评价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现实参考,此次大学评价选取了全面准确的评价对象,利用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对2524所高校进行竞争力评价,并从地区、大学、科研及类型等角度对中国大学竞争力做详细分析。发现我国高校教育仍存在地域差距问题,教育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一般院校及民办院校发展较快,重点大学竞争较为激烈;理工类、综合类院校发展较好,艺术类、体育类、民族类高校发展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科研,越来越成为高校自身乃至整个国家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其科研投入与产出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以期高校能够合理配置有限的科研资源,优化科研投入结构,最终提升我国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学综合排名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及权重)是决定大学排名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中国大学评价》、《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高校竞争力排行榜》四个国内大学排名体系进行比较研究。《中国大学评价》本质上是"中国大学研究成果和毕业生的总量排名",其余三个排行榜是综合实力排名,《中国高校竞争力排行榜》指标最为全面。国内排名指标体系中存在指标选取片面的问题,以极端优秀个体代表群体、以部分学科代替全部学科的以偏概全思维贯穿每个体系。只有对各个领域的关键指标形成共识后,才会出现被广泛接受的中国大学排名。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技竞争力即高校利用所掌握的资源产出科研成果的能力,主要体现为高校及其科研机构的科技总量、实力以及科技水平和科技潜力。高校科技竞争力已成为国际竞争力或区域竞争力中最关键的一环。通过从科技人力、科技经费、科技环境与基础、科技产出和成果转化等4个方面对京沪地方院校科技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北京地方院校在科技投入总量、经费投入结构、科研活动重心、成果转化率等方面存在差距。建议通过加大地方科技经费投入、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和方向、加强优势学科团队建设、探求合作发展、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等措施提升北京地方院校科技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从改进与变革,评价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启示等三个方面对2011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进行阐述和分析,着重分析大学评价的新变化和新结果.2011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在评价理念、评价工具、评价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首次引入中国大学分类型竞争力排行榜;首次使用自动分类系统统计发文量和被引频次;首次提高中国一流大学的评选比例.从2011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发现: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高等教育地区竞争力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符;中国重点大学整体实力稳步提升,相互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重点,一般,民办三类高校层次突出,分别有不同的目标和重点.中国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中国大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质量、效益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科研投入效益的最终衡量指标是科研产出,随着我国对高校科研投入的逐年增长,高校科研产出与投入相关性的研究备受关注,但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成果甚少。本文根据1991年-2008年高校科研投入和产出的数据,对我国高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运用Matlab统计软件对大量的原始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建立了高校科研投入及其产出多种指标相关性的关联模型,揭示并探讨其规律;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熵权法对高校科技成果进行评价能更科学地反映高校的科技创新水平。以辽宁省27所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熵权法的高校科技成果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发现:科技资源投入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及转化效率,是影响高校科技成果产出的关键因素;综合性大学和部属高校的科技成果水平相对较高;各高校的科技成果水平呈现出区域性差异;各大学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要注意扬长避短、办出特色,特别是应该集中优势资源主攻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以拉开与其他高校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省某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其科研投入绩效进行评价.对该校部分教师进行调查,分析该校科研项目及科技投入经费管理现状,同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校科技投入的绩效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该校科技投入的绩效处于中等和良好之间,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高高校科技投入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评价对高校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高校科研绩效进行准确地分析,能够有效地推进高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利用综合DEA模型对32所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生产绩效分析研究发现:科研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仅有25%的高等农业院校DEA有效;非DEA有效的农业院校绝大多数存在R&D全时人员投入冗余、科研产出不足和各农业院校技术效率差异性较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日前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有25所大学入选中国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排名前4位的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自2004年开始,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已连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研是一项多投入、多产出活动,其投入产出的效率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以江苏省地方综合性大学中的15个人文社会科学类学院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当前评价和长远评价相补充的方法,建立AHP和DEA评价模型,对15个学院的科研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提高高校科研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直接影响科研产出效益.基于近十年北京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科技创新的投入与产出效益的统计分析,运用计量模型评价其效益并阐述影响高校科技创新效益的因素,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科研活动承担着将科研资源转化为多种科研产出的社会资源转换功能,高校科研领域的全面提升是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DEA方法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等角度全方位评价分析我国2012年各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再比较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2003~2012年的科研效率变动趋势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我国整体科研效率有待提高;各省区高校科研效率与经济发展程度无明显关系,具体表现为西部最高、东部其次、中部最低。建议各省区加强科研管理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科研活动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学评价(摘要)(1998)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年以来,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等同志,对“中国大学评价”作了大量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并相继在本刊发表有关评价的研究结果,引起社会广为关注。对之,人们褒贬不一。当然,要想对我国高校作出客观、公正,科学的“综合评价”绝非易事。任何新事物从初现轮廓到科学规范,总有一个渐过完善的过程。透过该课题组第一、二、三次,乃至第四次的中国大学评价,我们可以窥见其不断改善的轨迹和对建立大学评价体系的执着精神。新推出的“中国大学评价-1998”,又作了较大改进,现发现仅供参考。愿高教界同仁,给予更多关心,说长道6短,加速中国大学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完善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人文社科科研以其开放性、多元化、偏理论化的研究特点与规律,使得科研绩效的水平难以衡量。为此将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视为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系统,通过选择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利用静态DEA模型对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并通过投影分析预测最佳投入规模,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优化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