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健兵 《新闻前哨》2002,(12):40-40
如何拍好和用好新闻照片,一个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鉴别标准就是看新闻照片是否有新闻意境。一、新闻照片必须有新闻意境什么是新闻意境呢?新闻意境是渗透着新闻摄影者某种感情的生活图景所构成的新闻作品的意蕴和境象。新闻照片是对新闻事实忠实的纪录或表述,必须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用栩栩如生的图像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新闻照片是一种视觉新闻,它是通过照片上所看到的背景、人物、物体反映新闻主题,使读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是新闻照片的纪实性。如果一张照片没有新闻意境,它可能是一张艺术照片…  相似文献   

2.
周朝荣 《军事记者》2001,(10):37-38
传统观念认为,胶片摄影获得的影像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在人们的意识中,这种影像符合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原则。而数字影像就不同了,它可以由摄影人或电脑操作随意地增减删改,因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数字影像是很难保证其真实性的,也是最容易造假的。因此,有的报刊和新闻摄影比赛的组织就规定摄影作必须提交新闻照片的原始底片,以此来验证新闻照片的真假。如果从这一观点生发开去,获得数字影像的数码相机就不适合新闻摄影了。  相似文献   

3.
时间在推移,时代在变迁,生活中的新闻不断涌现。因此,新闻照片也就每时每刻在诞生。在难以计数的新闻照片中,那些好的、成功的新闻照片所反映的人和事物,总是令读者振奋、同情、喜悦、悲哀或愤怒。照片的这种激发读者感情的巨大的内在力量就是照片的感染力。新闻照片的感染力从何而来?它来自照片可靠的真实性和生动的形象性。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照片的灵魂,也是新闻摄影的特性。由于摄影记者必  相似文献   

4.
进入数字时代的今天要保住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并不容易。仅仅解决客观记录正在发生的事实并不能完全保住新闻的真实性。高科技的出现是个双刃剑,它在给新闻摄影的采集和传播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假新闻图片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可能和方便,以至于全世界新闻摄影界都要时时刻刻提防假新闻照片。辨识和打假,已经成了新闻摄影领域里传播、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18日由张轶拍摄、<华商报>推荐的<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第18届中国新闻摄影作品"金镜头"最佳新闻照片奖.随着<挟尸要价>在国内各大专业摄影大赛上频频荻奖.关于照片的种种质疑、争议也甚嚣尘上.本文围绕这场争议的焦点,着重探讨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以及文字说明时新闻摄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和平面媒体的发展,给新闻图片市场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内外各种新闻图片网站越来越多,为新闻摄影工作者和媒体之问搭建起一个相互流通的平台,摄影记者发表照片更加便捷,媒体也可以多角度多侧面选择采用各种新闻照片,增强了新闻照片的时新、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数码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方便地编辑修改照片提供方便,但对于新闻照片,我们编辑修改的底线是么?怎么样的编辑修改才能使报刊使用的照片既清晰地再现新闻事实,又不改变新闻的真实性呢?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5,(2):30-33
"管窥效应"是理解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的一种新阐释。本文从摄影自身的特点、媒介特性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摄影拍摄与观看的方式,指出观察能力的不同是相机和人眼的重要差别之一,透过镜头产生的新闻照片受到"管窥效应"的深刻影响。"管窥效应"从揭示、选择与遮蔽三个层面体现在新闻摄影传播过程中,新闻照片是有超越人眼的揭示能力,但也是主观建构的结果,同时也遮蔽了很多信息。  相似文献   

9.
搞好新闻摄影,当好摄影通讯员是要长期付出努力的。为此,简述一点体会,仅供摄影通讯员参考。   一、培养发现新闻的敏感性,力争多出新闻照片。   发现新闻的能力,就是大家常说的新闻敏感。如果少了发现新闻的敏感性,那就很难拍出新闻照片,更无法拍出好新闻照片。   发现新闻的敏感性,不是头脑里生来就有的,它是靠摄影通讯员每日每时培养而积累形成的。摄影通讯员应养成一种良好的作风,不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都要了解社会发展的主流;善于在生活中去体验观察,并从生活中选择新闻。做到不仅能在突发的重大的新闻事件中…  相似文献   

10.
新闻照片档案既包括见诸媒体的部分新闻照片,也包括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见诸媒体的新闻性纪实照片。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暗房做不到的特殊图像效果在计算机上都可能做到,甚至改头换面、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偷梁换柱等技术处理也易如反掌。这种新情况强烈要求档案部门要对历史负责,与时俱进,对归档新闻照片进行认真鉴定,以确保归档新闻照片的真实性。新闻照片的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所在。摄影记者、编辑对新闻照片在不改变所拍摄的新闻事实的前提下,对明暗、颜色、反差、对比度和饱和度乃至构图等在一定范…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是摄影记者或新闻摄影爱好者用照相机对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图片报道。人们平时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用语言文字记载的,另一类则是以照片形式出现的。改革开放以来,新闻照片彻底摆脱了左的思想的束缚,恢复了其真实的面目,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新闻照片在报纸上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报纸的主角之一。  相似文献   

12.
徐骏 《新闻实践》2004,(1):62-63
一、数字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使新闻摄影产生飞跃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与弊端 有人曾预言,数字技术的运用将会葬送新闻摄影。这话虽有些偏激,但有其一定的道理。任何新鲜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数字技术也不例外。 针对其带来的弊端,我们作一些探讨: 经过电脑处理,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过去也有反摄影特技运用到新闻摄影中而造成新闻照片失真的事例,但其操作方法复杂,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人才能完成,并且经过处理后的照片效果也差,容易发现加下的痕迹。而当今的电脑技术不仅能够对照片进行改头  相似文献   

13.
在数码时代利用PS技术对新闻照片大动手术而致使图片失真的现象令人担忧。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新闻摄影人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坚持绝对现场原则,把好新闻照片处理的度。  相似文献   

14.
新闻照片档案是各新闻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客观真实、直观形象的特点,整理、保管好新闻照片档案,确保它的完整与安全,是各新闻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1989年10月25日,国家档案局发布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2002年,国家档案局又对其进行了修订。《规范》对传统照片档案的管理确定了一套管理标准,为新闻照片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数码照相技术在我国新闻摄影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成为新闻摄影的主角。《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王文澜说:“在摄影的所有门类里面,新闻摄影最容易接受数字技术”。数码新闻照片的诞生与快速发展,为新闻单位的照片档案管理增添了新的内容,大量数字化的新闻照片是当今新闻单位照片档案管理的重点。由于两种新闻照片的信息载体不同,存在形式也大不一样,在管理方式和要求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对此,国家档案部门虽已有所察觉,但尚未出台专门的政策和管理文件。各新闻单位在数码新闻照片的档案管理中各自为政,虽然做出了种种有益的探索,但仍存在诸多弊端和缺陷。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是报纸媒体的专利,报纸办得好与坏,新闻照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今时代的办报理念,大照片已成为冲击人的视觉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的“冲击力”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利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New photography),不单单包括照相机,摄影机、摄像机也在此列。而狭义的“新闻摄影”概念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Press photography)。我们通常情况下提到的“新闻摄影”以及“新闻照片”都是狭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怎么定义突发事件摄影呢?以笔者拙见,突发事件摄影是指摄影记者在事前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运用抢抓的手段对于突如其来的新闻事件中的新闻形象进行现场摄影纪实。其新闻形象有强烈的现场感,对读者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突发新闻事件出精品是一个规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的平面新闻媒体上,能对读者形成强大视觉冲击力的新闻照片,非优秀的突发事件摄影作品莫属。“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每年只从全世界的优秀新闻照片中评出一幅“年度最佳奖”。而几十年来,“年度最佳奖”中80%为优秀的突发事件照片。中国新闻奖中,突发事件摄影也占据着极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王文利 《新闻知识》2000,(11):39-40
新闻照片要想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拍出新意。新闻照片的新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新,一是形式的新。在新闻摄影界人们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以为凡是对着新闻事实拍摄下来的照片,都是新闻照片,其实不然,并非所有的瞬间都具有新闻性和新闻价值。内容的新表现在必须是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瞬间形象。形式的新指的是对截取的新闻事实瞬间形象的表现要新,即瞬间的画面组合──构图要新颖独特,能够赋予新闻照片更深的内涵和视觉愉悦。新闻照片主要靠形象说话,要拍出有新意的新闻照片,首先要善于捕捉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少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但随着社会政治生活流程的加快,摄影技术、影像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出现部分摄影记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利用数字影像技术伪造照片的现象,给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带来极大的冲击,成为当今时代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作为我国的新闻摄影记者要从美国记者伪造照片遭解雇的事件中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摄影中,可视性是人眼的视觉对所看到的新闻图片直觉、直观的实在反应。新闻照片的可视性,从狭义上讲,是可供观赏的新闻图片;从广义上讲,即是有新闻形象价值的、含有信息量的、高质量的新闻图片。 图片新闻的刊发,是为了传播新闻信息,沟通人们对社会各方面不同信息的需求。但是,若新闻照片的画面是千篇一律的,让人一看就生厌。没有了照片本身的可视性,它的形象价值何在?它的新闻价值又在哪里呢?我们平时看报纸时,常常见到有这类照片:主席台+人+会标;人+机器;或人+办公桌电脑……似这类依样画葫芦1+1=2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