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炼苗时长带来的苗木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不同。解决油茶芽接苗移栽到容器的时间差异,成了油茶良种繁育中非常紧迫的问题。本研究在鄂西建始县开展了嫁接油茶苗容器移栽时间对比。通过移栽成活率和苗高生长统计、方差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移栽苗木生长差异显著。揭膜移栽40天成活率较高,苗高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2.
更新造林时,苗木失水对苗木根系、物候、生长量、成活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苗木进行了失水试验,得出结论:失水后的苗木物候期拖后,生长量减少,成活率较低。因此,在更新造林、育苗生产中要特别注重苗木的保水工作。  相似文献   

4.
承德市位于冀北丘陵山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油松为主要造林树种。而该区一般春季干旱少雨,春季造林成活率低,而雨季植苗造林,为确保成活率,除培育苗木时需装营养袋外,工程整地质量要求高,苗木运输难度大,因而造林成本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经过多年小面积试验,研究总结出油  相似文献   

5.
陡坡造林用锹植可以降低栽植点,使苗木根系充分吸收水分,同时鱼鳞坑整地的蓄水池可以发挥蓄水保墒的作用,达到抗旱保苗提高陡坡造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揭盖整地方式的探讨,解决苗木成活期和杂草生长竞争的问题,提高更新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7.
为红枫(Acer palmatum cv.Atropurpureum)高位嫁接提供更多的砧木,缩短培植红枫苗木的留圃时间,本试验采用胸径5~12cm槭树科野生青枫(Acer palmatum)大苗冬季(1月)、春季(3月)和秋季(10-11月)三个不同季节移栽,观察不同移栽时间的野生青枫移植成活率。结果表明:春季(3月)移栽的成活率最高,达92%,比秋季(10—11月)移栽的成活率(85%)高出7%,比冬季(1月)移栽的成活率(72%)高出20%。可见野生青枫大苗在春、秋、冬三个季节均可移栽,但成活率春、秋两个季节分别比冬季提高20%和13%。所以,春、秋两个季节移栽野生青枫大苗值得在生产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石楠进行不同土壤类型、苗木生长与时间的生长关系及苗木密度与苗木质量的关系试验对比,掌握石楠育苗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石楠育苗在江川不同类型的土壤上均适应;播种时间以1~2月为宜;地苗培育密度以300~500株/m2最好,超过500株/m2时,苗木高径比差异显著,苗木质量明显降低;地苗移袋时间以播种后120~150天(5~7月)为宜.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素诱导山杨组培苗瓶外生根,并观察组培苗在不同处理基质、不同的温度、不同瓶苗质量条件下生根的效果。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山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技术优化体系。结果表明,用浓度为300mg/kg的IBA和NAA300mg/kg浸蘸处理的插条,在温度为27~29℃的环境条件下在基质蛭石上培养,瓶苗茎段的生根率可达98.5%,移栽后苗木的成活率达96%,相对于其他方法有了较大的提高。该技术的建立有助于实现山杨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商业化扩大。  相似文献   

10.
优良绿化树种文冠果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文冠果在东北地区的生长及其发育特性,论述文冠果播种地的准备、种子处理、播种繁殖、苗期管理及绿化用大苗的培育技术。首先对文冠果种子要进行催芽处理,经过实践采用室内层积催芽处理的种子发芽好,出苗整齐;文冠果当年生播种苗在苗期易倒伏,在高达50cm时对其采取剪梢促进苗木加粗生长,防止倒伏效果好;绿化用大苗经过养根系、养主干、养树冠才能培养出冠形优美、树冠丰满的优良苗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杨树截干苗用清水浸泡后进行造林,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按不同浸泡时间的截干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发现浸泡时间为24h和48h的造林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引进的8个种源欧洲赤松、5个种源的樟子松2年生苗木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欧洲赤松和樟子松不同种源间裸根苗及容器苗高生长差异显著,种源间的分化较大;樟1、樟2、FL2及S105四个种源苗木高生长较快,FL1、S104、S101和S103种源苗木高生长较慢;欧洲赤松种源和樟子松种源出苗率相差不多,欧洲赤松当年成活率较樟子松成活率稍差;不同种源苗木的苗高、针叶长度及针叶数量3个性状间相关性达紧密程度,生长快的种源针叶长、针叶数量多。  相似文献   

13.
干旱阳陡坡造林成活率不高,即使成活率有时达到70%-90%,幼树生长也很慢,几年不能郁闭成林,致使荒山阳坡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在确定各项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时,根据干旱阳坡地的特点,摸索出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造林时围绕这几个主要因子来考虑。  相似文献   

14.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造林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鹤北林业局在造林生产中采取严把苗木质量关和栽植质量关,通过及时抚育管护,搞好补植等多种措施,提高了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5.
通过选择适宜的造林地段和造林树种,并采取窄缝栽植的方法进行秋季造林。其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均高于春季造林。研究结果表明:秋季造林是一条培育森林资源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6.
蓝莓组织培养及外部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良蓝莓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扩繁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筛选优化增殖培养基WPM(改良) 6-BA1.0mg/L ZT1.0mg/L,分化苗数较多,增殖倍数可达为7.1;以1/2WPM(改良) IBA1.0mg/L为生根培养基,苗木生根率达46%,生根较快,根系较粗壮、分支多,且为皮层生根,有利于苗木移栽成活。同时讨论不同培养方式及光照强度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以液体培养的试管苗茎秆粗壮、分化数较多,降低了培养成本。采用不同的光强与光质对植物的形态建成有重要的作用,适当增加日光照射有利于克服玻璃化现象,提高苗木分化增殖数,培养出茎秆粗壮,生长势强的健壮试管苗。  相似文献   

17.
对历史档案资料中的有关数据整理和分析,运用案例研究民国开发西北时期人工林成活率。得出结论:当时陕西省各林场人工林、西安地区行道树、宁夏地区人工林不仅规模相当可观,而且人工林成活率均达到60%以上,这说明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并不足以成为轻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种种借口,只要政府重视、方法科学并注意加强管理,在人工造林等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就可以有所作为;在西北地区进行人工造林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同时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和环境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方法栽培柑,一般要5—6年才开花结果,采用新方法栽培,第三年开花结果。具体操作方法是:一、种大苗。苗木要到2—3级分枝,才能移植。如从外地购买的苗木达不到这个标准,每亩放基肥60担左右(其中猪牛栏肥占一半以上),采用行距不少于25厘米,株距不少于18厘米的规格进行假植,使苗木达到2—3级分枝,再带土移植。  相似文献   

19.
对针叶树种油松和侧柏采用早棚人工控水的方法.在生长季末用TPS-1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日光合速率与土壤含水率并非正态关系,而与树种的生长习性及供水方式相关;侧柏和油松的日光合速率与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油松在上午呼吸作用较弱是由于高的土壤含水率阻碍了根系的呼吸,致使光合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园林绿化中乔木栽植后的成活率是影响景观效果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乔木栽植成活率成为绿化施工者一直探讨的问题,从外界条件和苗木自身出发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可以有效提高乔木栽植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