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阶级分析法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只有运用这种方法,才能了解政治现象的阶级背景和它所反映的阶级利益,从而形成正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政治常识的教学中要始终掌握和运用阶级分析法。下面将政治常识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政治现象列举如下。 一、用阶级的观点分析政治的科学含义。 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政治的科学含义,我们应当着重弄清政治与经济、政治与阶级、政治与国家政权的关系。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定阶级的政治,总是集中地体现在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2.政治是一个具有阶级性的概念。政治是一种阶级关系,是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政治斗争都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和个人为了转变其它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而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所采取的一切非暴力性的活动,包括阶级社会中古今中外一切旨在转变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非暴力性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从来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明确而具体的主体和客体: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和个人.思想政治教育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性:转变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一 有一种思想工作已经广为人知,我们习惯上称它为政治思想(或思想政治)工作。它的定义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或一定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 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施加影响,以期转变人们 的思想,指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实践 活动。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一般把政治思想教育细化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对党和国家所持的立场、观点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政治是上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和重要的组成部门,属于制度文化的范畴.人类之所以需要并产生制度文化,乃是因为物质文化不能自行地组织自己,精神文化也不能自行更好地组织自己和发展自己,只有制度文化才使人类组织成社会,并以社会上层建筑各个部门职能的发挥来维系社会正常活动的进行.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由经济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予经济以巨大的影响,是实现经济目的的手段.政治的表现形式为代表一定阶级的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政策和活动.在阶级社会里,经济利益对立的基本阶级进行着激烈的阶级斗争,因而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中的政治的最基本的内容.各个不同阶级的政治就是各个不同阶级的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5.
初三《思想政治》二十大关系肖富林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教材第4页)阶级与阶级斗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是经济实体,当剥削阶级丧失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也就是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作为一个完整的剥削阶级就不再存在。但...  相似文献   

6.
后马克思主义的去阶级政治突出之处在于它全面瓦解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赖以存在的经济和哲学基础,并解构了传统历史变革主体承担者的工人阶级范畴.重建后的主体身份成为新社会主义运动的政治代理人,最终由阶级政治转向了去阶级的多元主义的激进民主政治.在后马克思主义视域里,历史主体不是在阶级利益基础上必然生成的.而是在社会多元利益基础上的偶然接合.社会的本质就是对抗,政治作为社会构成的一个本体论维度,其意义是构造一种异质化的去中心化的大众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问题,学术界的看法不尽一致。本文试图运用辩证观点对这个问题进行探析,一方面论证社会革命的“历史火车头”的巨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和平建设时期发展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作用作粗略的探讨。 一、关于社会革命的涵义 “社会革命”这个范畴有两种不同的涵义:即它的原义和转义。必须明确区分这两种涵义,否则,在理论上、实践上都会造成混乱。 社会革命的原义,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革命的理解,即是在社会存在着阶级对立的历史发展阶段,革命阶级为了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来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政治大革命。它的中心内容是夺取政权;它的主要任务是改变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发展生产力扫清道路;它的主要方法是暴力。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视社会革命为阶级之间的你死我活的“血战”,是“政治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1页)。列宁也明确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 (《列宁选集》第1卷,第616页)毛泽东同志抓住社会革命的根本特征,指出:“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相似文献   

8.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公布以后,学术界展开了关于过渡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热烈探讨,当时发表的不少文章,大都是就过渡时期有无阶级和阶级斗争方面来论述的。有的文章也曾就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规律,阶级斗争起伏的原因,区分两类矛盾的标准等问题进行过讨论。近一年来,较为集中地讨论了划分阶级的标准问题。现将这个问题的不同意见介绍如下:(一)一种意见认为,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就是人们的经济地位。更明确地说,划分阶级的标准只能依据人们的经济地位,而不能把政治思想也算作划分阶级的标准(尽管是次要的)。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开发自然资源 ,生产物质财富的现实力量。它具有鲜明的现实性、社会性、整体性等特征 ,是一个基本的社会范畴和经济范畴。而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 ,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一门科学 ,这就和社会生产力在内涵上有了相同之处。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生产力的一种因素 ,不是指所有的思想政治工作 ,只有以培养“四有”的新型劳动者为中心 ,从而以劳动力再生产为目的的思想政治工作 ,才具有生产力因素的资格。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财政的起源和发展1 应掌握的内容(1)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考察财政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人类社会在初始时期,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不存在财政,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生产物的出现(即经济条件),阶段和国家的产生(政治条件)而产生的。(2)财政的共性。财政的共性,指财政作为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和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在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下财政的共有特征。它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一个统治阶级,总是根据它的阶级利益和政治需要,为本阶级培养接班人,而且有它自己的标准。孔于是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思想家。在他反革命的一生中主要抓两件事:一是抓政权,“为政”,做官;一是办教育,抓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工作。孔子办教育是一种政治手段,是为了集结人才,形成一股政治势力,扩大自己的影响,以冀得到统治者的赏识,登上政治舞台,即所谓“学而优则仕”,同时,孔子办教育又是为了推行他的反动的政治主张,培  相似文献   

12.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指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自觉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它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以培训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为其活动指向的人;必须以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作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及地位分析在初三思想政治课中,第二单元“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阶级社会”在全书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它立足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从各方面尤其是经济、政治等领域系统精炼地进行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量到质的介绍和分析,既承接了第一单元的内容,又铺垫了第三单元的理论,是不可或缺的中介和  相似文献   

14.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指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自觉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它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以培训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为其活动指向的人;必须以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作用于教育对象,而不能以任何个人或某个小集团的愿望和要求影响教育对象;对教育对象思想的培养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和自觉的,而不能是盲目的、随意的.  相似文献   

15.
理解和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和方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发生、变化和发展以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为基础,表现着人们精神生产和消费的社会联系,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究其实质是进行"阶级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追求目标、教育内容和实现方式上与以往阶级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林彪、“四人帮”和他们的那个窃据高位的顾问,为了实现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肆意篡改马列主义关于划分阶级的标准,人为地制造和扩大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那个臭名昭著的顾问就曾说过:“过去从经济范畴上划分阶级,这是对的。”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有本质的不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的存在,特别突出地表现在经济剥削关系  相似文献   

17.
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历史才真正地成为一门有规律可循的科学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从自然、社会抽象出来的有关自然、社会辩证规律的科学,以马克思主义为准绳,来观察历史,就可以从杂乱无章的表象中,抽象出依次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之所以不同,只因它包含着一个为一切所共有的而又区别于其他阶段的最一般关系。这个最一般的关系,自然是每个特定历史时期互相对抗着的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任何阶级关系和建立在其上的一切经济、政治、思想、宗教的关系,无不是劳动者的自我异化,无不是统治者用以奴役和压迫劳动者的手段。所以概括地说,劳动者和劳动的关系,实则变成劳动者和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关系就是不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民族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考察一个社会的民族关系,首先要看它的性质,并由性质导出民族关系的主流方面,这是非常重要的。民族关系的性质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与以往旧的阶级剥削社会不同,我国通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彻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学文献中,“经济制度”、“经济形式”和“社会经济形态”这三个不同的概念经常产生混乱,引起人们的激烈争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更好地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我们有必要对此三种不同的经济范畴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笔者认为“经济制度”、“经济形式”、“社会经济形态”是三种不同序列的经济范畴,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三种不同序列的经济范畴体系:第一个序列的经济范畴体系是经济制度方面的范畴体系,可概述为“原始经济制度——奴隶经济制度——封建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共产主义经济制度”;第二个序列的经济范畴体系是经济形式方面的范畴体系,可概述为“自然  相似文献   

20.
一、深刻认识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意义教育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领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受经济、政治的制约,又积极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无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学校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制度,就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教育制度,都是为它所在的社会制度服务的;而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又都是以它的意识形态去教育学生的。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