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訊卫星     
人造卫星不仅可以載人遨游太空,还可以在其它許多方面为我們作出重要貢献。今天,它的最受注意的用途之一,是利用它来实現环球的寬頻带无线电通訊和电視。事实上,这种卫星——通訊卫星已經开始出現了。那么,通訊卫星是怎样帮助我們解决无綫电傳輸問題的呢?  相似文献   

2.
近視眼不仅影响工作、学习,而且影响其他一些活动。有些人想配一副眼鏡来矯正視力,又怕戴上以后摘不下来,又怕使近視加深,顾虑重重。近視眼到底該不該戴眼鏡呢? 近視眼分两类:一是眼球前后距离(眼軸)变长;一是眼球本身  相似文献   

3.
微小型电池     
电池早已不是什么新东西了。但是,当我們使用半导体收音机之类微小型电子装置的时候,接触到一些小巧灵瓏的微小型电池,还是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微小型电池,与平常手电筒里使用的电池相比,除了尺寸不同之外,还有哪些特点呢?它們的构造和原理有哪些突出的地方?哪些方面需要使用微小型电池呢?下面我們就来回答这些問題。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4,(5):24-24
你可以把头发染成金黄色,你想把眼睛换成蓝色吗?巴拿马外科医生卡恩在情人节那夭为他妻子成功地进行了世界首例人造眼睛虹膜移植手术,使她眼睛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虹膜又称“虹彩”,位于眼睛角膜和晶状体之间,中间有瞳孔穿过。虹膜中含有色素,其颜色因人种而有所不同,人们通常所说“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是五光十色、美丽动人的。我們周圍的事物都具有着独特的顏色:紅的花,绿的草,藍色的天空,青色的海……。可是这些美丽的色彩,在太陽落山以后,如果沒有灯光照耀,就都消逝了。这說明我们所看到的一般的物体的色彩,都是在太陽光或者白色的灯光下得到的。为什么同样的太陽光或者白色的灯光下,物体会有不同的顏色呢? 用一个三稜鏡,可以把太陽光分为紅、橙、黃、绿、青、藍、紫等顏色。因为我們知道,太陽光(白色的灯光也是这样)是由于各种顏色的光混合在一起組成的。一个物体  相似文献   

6.
眼睛的颜色     
许多人喜欢根据某人眼睛的颜色来判定他的性格和一些固有的品质。其实,一个人眼睛的颜色与其遗传基因有关。眼球是眼睛最主要的部分,它还包括角膜、晶状体、虹膜等重要的结构。眼球的最外层是角膜,它的后面是由血管、有色细胞组成的血管膜。紧贴在眼球晶状体外面的是虹膜,就是它决定了一个人眼睛的颜色。它的一个深层面里有许多特殊的细胞——含黑色素在内的色素细胞,这一点我们可以透过角膜看到。所有的人一出生就有一对淡色的眼珠。但是,当眼睛里出现黑色素酶时(一般在儿童2~3岁),人眼睛的颜色就开始形成,之后便固定下来,终生不变。细胞…  相似文献   

7.
用一张上面扎着小孔的黑紙,可以做两个簡单易行的实驗。人的眼睛好象照相机。它的鏡头就是水晶体。不过眼中的水晶体不同于照相镜头上的玻璃透鏡,它的焦距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內調整的。一本书离开眼睛大約1尺,我們看起书来不容易疲乏。这是因为眼睛看这样距离的字,不需要調整水晶体的焦距,就可以使字成象在网膜上。如果书近到只有1寸,那么,不管我們怎样調整水晶体的焦距,都不能使字成象到网膜上,当然就看不清楚了。这种情况同一般照相机(如上海出产的《58—11》型照相机)不能拍摄到2尺以內的东西的清楚照片一样。  相似文献   

8.
王丽 《科学生活》2023,(11):2-3
<正>虹膜是位于眼球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环状薄膜。虹膜中央的小圆孔被称为瞳孔,光线经瞳孔进入眼内。正常情况下,虹膜可以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使瞳孔缩小或放大,以此来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从而使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虹膜的颜色由其色素含量决定,不同种族之间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可分为黑色、蓝色、灰色和棕色,中国人的虹膜多为棕色。先天性无虹膜症是一种严重影响视觉的双眼发育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完全性或部分性虹膜缺如,  相似文献   

9.
眼鏡按作用来分,一般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矯正眼鏡,它們是用光学玻璃制成的,用途是矯正眼睛的各种光学缺陷,例如近視、远視、散光、老視(老花眼)等。普通看到的眼鏡多半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防护眼鏡,它們主要是适应某些工业劳动者的需要,用特种玻璃制成的,用来保护眼  相似文献   

10.
电子显微镜     
二百八十年前,荷蘭有一个市政府的看門人列文赫克,用玻璃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鏡。列文赫克用这架显微鏡从一滴水中发现了一个当时人們还不知道的世界——微生物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活动着的生物非常的小,一般只有一厘米的几万分之一長短,几百万个这样的生物排列起來,才有一寸長、普通肉眼是看不見它们的。这是显微鏡第一次在人們面前显示出了它的偉大作用。一、眼睛和視觉为什么微小的东西眼睛看不見呢?主要是由于视角的缘故。一切东西都是由于从它上面發射出来光綫,进入我們眼里才被看見的,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的时候,从物体兩端射到眼睛里来的兩条光线所成的角,就叫做“視  相似文献   

11.
有一張蘇聯的五彩科學影片,曾經介紹過許多礦物像石英、黄玉等在偏光顯微鏡下面所顯示出來的非常美麗的顏色。這許多顏色就像我們在雨後看到的彩虹一樣,可是顏色更要鮮艷。我們看見了不禁會感覺到奇怪,爲什麼同樣是一片水晶或者其他的透明晶體,在普通顯微鏡下面所看到的只是原來形體的放大,可是在偏光顯微鏡下面所看到的不但放大了原來的形體,而且一般地還出現了顏色,有的是紅的,有的是黃的,有的是藍的。這是爲什麼呢? 要明瞭這個道理,首先我們就要研究光進入晶體以後會有什麽樣的變化,而所謂“偏光顯微鏡”又是什麼樣的儀器?为什麽晶體只能在偏光顯微鏡下面才出現這些特別的顏色? 假如我們手頭上有一塊透明的矿物叫作冰洲石——就是透明的方解石,把它放在紙上,那麼透過  相似文献   

12.
能摄影的眼睛医学生理的书籍上都说人眼的构造像照相机。现在经科学家证实,眼睛的构造不仅像照相机,而且还能够摄影呢!德国科学家科伦曾用鸽做试验。在阳光下,把它的眼睛对准窗格,然后立即把它杀死,在鸽视网膜上能发现窗格的影像。国外有的侦察员已能够利用被害人视网膜上的物像,跟踪追击,把杀人凶犯捕获归案。因为  相似文献   

13.
食味与化学     
我們饮食,会感觉到各种滋味,这是由于舌部的味觉神经受到化学的或物理的刺激而引起的。通常,我們所讲的营养成份是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醣类)、維生素、无机盐及水等。但是,如果仅将这些营养物质,簡单的混合起来,供飲食时,未必就能达到营养的目的。为什么呢?这里牵涉到食味的問題。从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动学說知道,人的饮食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体外的視觉、听觉、嗅觉和味觉一  相似文献   

14.
你看了兩个鐘头的电視广播。在兩个鐘头里,極细的电子射束时強时弱地奔向电视接收机的發光屏。到底有多少个电子为我們扫描景象呢?讓我們来算算看。我們算出,电視管的陽極电流強度平均等于100微安。我們知道在1安培的电流強度下,每秒鐘通过的电荷是1庫侖。不难算出,每秒通过电視管的电荷就是0.0001庫侖。在兩个鐘头里,总共通过的电荷是0.0001×60×60×2=0.72庫侖。我們也知道每个电子所帶电荷为1.6×10~(-19)庫侖。那么,在兩个鐘头內,就有0.72/1.6×10~(-19)=4.5×10~(18)个电子落在發光屏  相似文献   

15.
據說古時候曾經有兩個小孩子爭辯過太陽遠近的問題。一個小孩子說:“太陽在早晨和黃昏時比較近,因爲那時候看起太陽來比在中午的時候看起來大一些。”另一個小孩子說:“太陽在中午的時候比較近,因为中午的太陽最熱最亮。”他們都有自己的理由,因而各不相讓,但是誰也下能說服對方。 現在,由於自然科學的進步,我們已經可以解决他們的爭辯了。諸位讀者看了下面的解釋,一定可以覺得,這個問題在古時候,随便怎樣聰明的人也是不能答覆的。我們怎樣來找這兩個表面似乎矛盾的現象的真正原因呢?有一個很簡單的解釋或許會被人們想到:那就是以爲這兩個現象是由於太陽本身的變化。我們儘可以說太陽是一個球状的大火爐,它會得漲大  相似文献   

16.
示踪肥料     
在合理施肥問題上人們經常遇到这样一些問題:肥料施下去植物究竟吸收沒有?吸收了多少?哪些是吸收土壤中原有的养分?哪些是从肥料中吸收的?吸收后都分布在植物体中的哪些部位?怎样施肥更有利于植物吸收等等。当这些問題不能得到准确圓滿的“答复”时,人們有时就設想:如果能把肥料带有一种特殊的記号,使它在土壤中和在植物体內的变化移动,可以随时被我們觉察出来,那就太方便了。用什么东西作这种特殊的記号呢?当示踪原子被应用到肥料研究中以后,这个問題就基本上解决了。  相似文献   

17.
火焰的艺术     
各种盐类能在火里燒出不同顏色的焰。这是我們日常生活里也可以发現的。比如往火里撒一点食盐(氯化鈉),就会爆出許多黃色火焰。至于化学家,这种經驗就更多了。为什么各种盐类燒起来火光顏色不同呢?經过长期的探索,学者們終于揭露了自然界的这一奥秘。原来其原因是在于原子的构造不同。就像鋼琴的不同的琴鍵能彈奏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一样,  相似文献   

18.
魚死后,魚体里就会發生許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如果我們吃了腐敗的魚类,就会影响我們的身体健康。因此我們在市場上买鮮魚的时候,要根据以下一些状态进行选择。 魚鳃的状态如完全新鮮的魚,魚鳃的色澤鮮红或是粉紅,沒有粘液或是复着浓厚的透明粘液,也沒有臭味。鮮度非常低劣的魚,魚鳃附有渾浊的粘液,鳃色灰白或暗紅,有一种酸味、臭味和陈腐味。 魚眼的状态鲜魚的眼睛是透明的,潔净而突出。不新鮮的魚眼多少有塌陷,眼睛灰暗,有时由  相似文献   

19.
我們的行星存在已有多少年呢?甚麽時候在地面構成了山嶽和海洋呢?這些問题從古以來就引起科學家的興趣,但是就是今天的科學,也不能作出完全正確的答案,這是不足怪的,因為它們是非常複雜的問題。怎樣來確定地球的年齡呢?最早,人們企圖利用沉積物在海洋底沉積的速度來計算,後來又試圖用溶融液態的地球冷却到現在狀態所需要的時間來测定。不同的方法就得到不同的結果:由八千萬到十萬萬年。當時的人們還没有考  相似文献   

20.
人們眼睛可以看見的光綫經过三棱鏡,由于波长的不同,在折射后大致可分为紅、橙、黄、綠、青、藍、紫七色。紫外綫的波长比紫色光更短,一般为3900毫微米到几十个毫微米。光线照射人体会被人体吸收,吸收的多少视光綫的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