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B(来话者。以下简称B):我有点小孩的事想问一下。A(咨询员。以下简称A):您的小孩多大了?B:我的小孩子现在8岁,上小学二年级,是个女孩。A:您的小孩遇到什么问题了?B:孩子是择校生,因为我们家附近没有学校。孩子去了以后,开始比较淘气,不是蹦啊、跑啊,就是又跳又闹。老师就不喜欢她。后来老师又说她不是这一片的,孩子就有了负担。孩子回来就对我说:我以后不要去上学了。我就去和老师交流,老师就说你们在家也不教育教育她,其实我们在家每天都教育孩子,没有一天不说。A:您每天都是怎么教育的?B:就是帮助她默写、朗读,告诉…  相似文献   

2.
班上新来了一名叫佳子的幼儿,每到午餐时,不论是哄劝、说理还是斥责,就是不愿意在幼儿园吃饭,硬让她吃,就哭得天翻地覆。我们告诉她的父母,他们也没办法,中午又没时间来接,只好说:“我们早晨多给她吃点儿,中午就随她去吧!”我看到孩子这样,很心疼,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相似文献   

3.
9月1日,中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伴随着新《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一费制为今年的新学期增添了不同寻常的意义。米秀秀是陕西延安枣园镇小学的学生,以前每到开学,家里就为学费发愁,东挪西借总要推迟几天才能入学。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农村地区和低保家庭的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不仅免除学杂费还免书本费,使像秀秀一样的孩子可以零负担上学。米秀秀:现在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我很高兴,我们再也不用为学费而发愁,妈妈也不用到处去借钱。天津市民:今年我们赶上了,真不错,也就三百多块钱的学费,心里的负担一…  相似文献   

4.
时下,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学前儿童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上,显得缺乏耐心,不肯动脑筋,不愿下功夫,懒于去寻求适合于孩子特点的方法来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这就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育。 一、信口开河。有些父母的言行没有一个准谱儿,而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同一件事,今天同意让孩子做,明天又不让孩子做。如妈妈今天死活不让孩子到姥姥家去,可明天孩子不愿去时又强迫孩子必须跟着去。这就使孩子不解地问道:“昨天你不让我去,说我去了不是好孩子,那你今天又怎么让我去了呢?”  相似文献   

5.
女儿终于在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成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看着女儿摆弄新书包的兴奋劲儿,作为母亲我也很高兴。可是,这种喜悦很快被烦恼所替代。开学刚一个星期,女儿在上课时就被老师“抓”到门外去了。放学后我去接她,她一看见我,“哇”地一声就哭了。我赶忙问她为什么哭,她说今天老师把她拽到门外去了,当时她吓哭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很吃惊,因为孩子才到校学习不到10天,有什么错不能和孩子好好说呢?把一个对学校、对老师都充满新奇感的孩子拉到门外,这对孩子的自尊心将是多么大的打击。  相似文献   

6.
青子 《大学时代》2006,(8):56-56
姐姐是初中毕业生,我是在读大学生,农村中有太多类似的家庭,父母无力供养如古代沉重赋税般的学费,孩子只能辍学,老大当然就首当其冲了。姐姐上了一年医校,然后跟随妈妈去了广东,人家都说那是个花花绿绿、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世界;人家都说那是个“娱乐场”,让人流连忘返;人家还说去那打工的女孩,过年在家呆不住……众说纷纭,姐姐带着一脸稚气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在“隆隆”声中开始了另一种新生活。那时,她才15岁。不久,姐姐打电话给我。她没有描述城市的喧嚣,没有讲述城市的繁荣,只给了我一句话:“兰,好好读书!”那时我11岁,我不明白那句话…  相似文献   

7.
一天,我们的三岁儿子萨姆在晚饭前无缘无故地闹起来,我妻子苔茜和我用各种方法哄他,但都没有用。来访的苔茜母亲看到了,她说:“别管萨姆,让他自己呆一会儿,你们是对他注意得太多了。”她的“无为”政策还真管用,萨姆没有听众,自己也就安静下来了。好多疼爱孩子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都不知如何才好。因为儿童专家都教我们贴近孩子,去理解  相似文献   

8.
爹已逾知命之年,耳有点背,驼背,腿脚有些不灵便。可是为了负担咱兄妹三人的学费,他不得不操起艰苦的行当——牛贩。从马良山牛市到我家的三十余里石子路,都是爹用脚来来回回走出来的。而爹没有一双像样的鞋。我攒了些钱在集市上为爹买了一双皮鞋,寒假带了回来。爹心疼了:“又费钱了,你娘纳的鞋穿得很舒服,你拿去穿吧!免得来年又费钱买。”爹不肯要,我心不甘:“您活了大半辈子连像样的鞋都没有。”娘也劝爹:“孩子一片孝心,就  相似文献   

9.
黄芸 《广西教育》2014,(20):67-67
1999年我在下华中心小学任教,所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叶小雪的女孩,不知什么原因,她每天早上到校总是比别的孩子晚,几乎天天都迟到。为了搞清楚叶小雪迟到背后的真正原因,我决定去她家家访。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骑上自行车朝叶小雪家骑去。叶小雪家离学校大约有两公里,不一会儿我就来到了她家。在叶小雪家,我并没有看到她的父母,只看到了小雪年迈的奶奶。在和小雪的奶奶聊了几句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叶小雪是留守儿童,她的父母都去福建打工了。  相似文献   

10.
我女儿先天营养不良造成轻度弱智,记忆力特别差,4岁多时还没有数字概念,只会数1、2、3,问她桌上摆放着几个苹果,她说不出来;上小学一年级时,一篇课文学完了,10个生字她只能认出一两个,若把其他的字全盖住,只给她看1个字,就1个都不认识了。作为一名中学教师,面对孩子的现实我没有悲观,我认为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该眼含热泪去欣赏她、拥抱她、赞美她,为她而自豪。我说:“孩子,你能行!多花一点时间就学好了,笨鸟先飞早入林啊。”尽管当时孩子成绩是全年级450人中的倒数第10名,我还是抓住孩子的每一细小闪光点加以…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临清刘垓子镇吴兆龙读者来信问: 我女儿4岁了,最近我常考虑是否该让她上才艺班,学些琴棋书画。同龄小朋友都开始学习电子琴、画画、英语、书法了,她若不去上才艺班,无所事事,没有学习刺激,我担心她跟不上别人。可是看到周围的孩子被父母“压”着去上课,又怀疑有必要去吗?  相似文献   

12.
家教信箱     
孩子没有家庭责任感怎么办云南昆明的一位妈妈来信问:“我女儿今年10岁,一回家,就躲进自己房间看书,玩电脑,家里的拖把倒了从来也不知道扶一下,衣服晒在外面,下雨了也不知道收。我怎么才能让她有家庭责任感呢?”一般说来,父母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1.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根据孩子的年龄给她提出要求,安排她做一些家务,如扫地、洗碗、整理床铺、收拾房间等,并让她意识到这是家庭成员的义务。2.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家庭中比较重大的问题,比如购房、购物、旅游、父母换工作等问题,可以邀请孩子参与讨论,这不但可以加…  相似文献   

13.
一位年轻的妈妈在洗衣服。她的孩子见了,也好奇地上前要帮着她洗。可他一会儿把盆里的水弄洒了,一会儿又把洗衣粉倒到了地上。妈妈烦躁地说:“你这孩子真不老实,尽给我帮倒忙添麻烦,快到一边玩去。”说着,就把孩子赶走了。家庭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孩子很有兴趣地要帮助父母做事,可由于  相似文献   

14.
人精     
有一次应邀在电视节目里作嘉宾 ,谈论的话题是“今日年轻的父母和他们的下一代”。我的说法是今天的年轻父母们比较开化 ,比较民主 ,对“下一代”管制得不太苛严生硬 ,也没有太多隔辈的距离和沟壑感 ;他们的生活优裕了 ,心态比较年轻 ,所以和自己的孩子之间往往能像朋友一般自在相处……不料 ,节目推出去没多久 ,我就出乎意料地收到一些年轻父母的来信 ,他们信中居然以苦乐参半的心情 ,得意又失意、无奈又嗔怨地告诉我 :“像朋友一般相处 ,实在是我们当父母的没有办法、也没有威严威信的结果。孩子太聪明太顽皮太狡猾了 !我们说不过他 ,震不…  相似文献   

15.
玫瑰作饵     
有个7岁的小女孩,总不愿跟父母去郊外钓鱼。她说,一看到淌血的鱼就心疼,她不忍心看到鱼儿挣扎、哭泣。所以,她宁愿每周六一个人在家,也不跟父母去垂钓,哪怕因此而被父母打屁股。她也不允许父母当着她的面杀鱼,否则就大哭大闹,来抗议父母的“残忍”。她的父母为此常常苦笑着说:“我们家这个傻孩子……”  相似文献   

16.
阿笨急诊室     
阿笨:你好!我失眠近两周了,我觉得心理上受到了创伤,正处在极端的痛苦之中。以前,我十分敬仰自己的父母,可当我从朋友那儿知道小孩是怎样来的详情之后,我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真的,我为自己的父母感到羞耻:事情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又这么龌龊———可我的父母也这么就生了我……苦闷的小碗小碗弟弟:展信笑!甩掉苦闷,阿笨陪你聊聊天~~“我是怎么来的?”对这样一些问题,家长一般会有六种比较典型的态度:1.根本禁止。“一边去!”“别胡搅!”“没有见我忙着嘛!”“去跟姥姥玩去!”“别发傻了!”孩子的反映:那我去问别人,或者使孩子感到向大人提这…  相似文献   

17.
故事今读     
孩子是骗不得的 會子的妻子到市上去,她的孩子哭着要跟着走。她就对她的孩子说:“你回家去,等我回来就杀猪烧肉给你吃。当她从市上回来以后,會子就去捉猪,准备宰了。他的妻子阻拦他,说道:“我不过骗骗他的,你怎么当起真来了?” 會子回答说:“小孩子是騙不得的,他不懂什么,只晓得学他父母的样,孩子是听从父母的话的,你现在欺騙他,就是教他期騙人了。做母亲的騙孩子,孩子也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样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會子終于宰了猪,烧起肉来。这是《韩非子》上的一个故事。故事的意思很明白,是用不着多说什么的。且让我們大家——做父母的、做老师的,一齐想一想,我们在某种场合,对孩子許  相似文献   

18.
开始当教师时,我想:教师一个人要管好几十个学生,家长只有两三个孩子上学,比起来,自然家长找教师联系便利。因此,我对家庭訪問工作便不主动了。可是,一学期已有好几周过去了,还未见家长到校来交谈过什么事情。有时他們来学校给孩子送雨伞雨鞋,与我见面,只打个招呼,什么话也沒说。有一天,沙玉林同学旷了一天課,第二天他来时,我说:“你怎么旷课了?”他不吭声。我又说:“你回去把你妈妈找得来!”沙玉林回去了,可一等不来,二等还不来,上第一节課了,教室里很安靜,同学們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讲,忽然间,教室外面响起了一陣尖利的声音:“……这还了得,哪个先生教我家玉林?我家孩子昨天婆婆死了,不曾到校,今天怎么叫他家去,还叫我来……”她这一闹,我怎么还能把課上下去,只好請她到办  相似文献   

19.
尹强 《父母必读》2012,(5):40-41
我女儿2岁多,前几天晚上哄她睡觉,她说要尿尿,我就去给她拿便盆。谁知道我走出去没多远,就听到“嘣”的一声,她一头栽到了床下!抱起她一看,额头上磕了个大包,就像乒乓球那么大,好在没有磕破皮,也没有出血。孩子姥姥听见孩子哭,也赶紧跑过来。  相似文献   

20.
杜娜,她从小就特别懂事。她妈妈说:“杜娜两岁时,我们工作忙,家里又没有老人,只好把她送去全托。第一天上幼儿园,别的孩子都在嚎啕大哭,杜娜不作声,只望着我,我说放坚强点,她点点头,一声“妈妈再见”泪水已经流了出来。走出时回头一看,她站在楼上默默地望着我擦眼泪。想到她那么小就能理解大人的心,我真是又难受又欢欣。杜娜的妈妈方爱云,武汉市惠济商场的副经理,这位商场上的女强人谈起女儿来有说不完的话:“虽然我们一直很注意培养她的独立生活能力,但一般家庭来说都是父母照顾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