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子从小很乖。大人让他干 什么,他就干什么,大人怎么说 他就怎么听。自从四年级下学期 开始,他变得“不听话了”,能和 大人争辩是非,能对一件事发表 自己的看法了。儿子一天天长大 了。有一件事让我们改变了对他 的教育方法。 一天晚饭时,我们一家三口边吃边谈,无意中说到孩子多么幸福。儿子听后说“孩子也有酸甜苦辣,不全是幸福。”这句话令我们吃惊,这简直不像儿子说的话,令我们俩大人面面相觑。最后他爸爸说:“你有什么酸甜苦辣?”儿子说“比方我正在看少儿节目,你却让我去学习;我已经完成了作业,你们却让我去复习或者预…  相似文献   

2.
幸福     
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有希望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地生活下去,…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相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设想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是北京版历史教材在新课改后增加的篇目,本课的设计思路源于一次课堂讨论。当我讲“改革开放”一节时说到“生活在新时期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幸福多了”时,没想到却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对。我随即开展了一个小调查,调查结果为全年级90%以上的孩子认为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如前辈幸福,剩下的10%也不是完全觉得自己幸福。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人的确对幸福有不同的诠释,但现在的孩子们在物质生活方面都没有幸福感,则意味着他们不会珍惜现在的生活,更何况去让他们体会精神上的幸福了。  相似文献   

5.
朱老师:如果你是一个幸运的孩子,你必将拥有幸福的童年;如果你继续幸运且富有才华,你的少年时代也必将辉煌。而本文作者却没能继续幸运下去,高飞的时候折断了翅膀。作为一个极富运动才华的少年,面对遥不可知的未来,他的心陷入了绝望,但绝望过后他却渐渐悟出了运动的真谛……同学们,让我们带着祝福和祈祷一起去看看他吧!  相似文献   

6.
如果孩子说“我能行”,不仅说明他有能力去做一件事,还说明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自信。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此,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就是在培养他的上进心、意志力等良好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7,(5)
你能写出下面十个所以“然”吗?1.()然而止2.()然不屈3.()然四顾4.()然若失5.()然而立6.()然拒绝7.()然无声8.()然长逝9.()然于心10.()然不同趣味堂我认识一个人,他总是迫不及待地“奔向未来”。譬如,我们约好下班去喝一杯,他所谈论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们该去哪儿吃晚饭;到了晚饭的时候,他又急急忙忙吃完最后的甜食去赶奔一家电影院;在电影院,最后一个镜头还没有结束,他就已经站起来准备走了。回家的车上,他又在做明天、下一星期、明年的计划。他从来都不是生活在此时、此地。因此,也就不能享受生活。生活有它自己的时间表。生养一个孩子要九…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每个做父母的也都希望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孩子是家庭幸福的源泉,自然,孩子也就成为家中的太阳。那么,现在的孩子一个普遍弱点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比如在晨检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小、中、大班都有这种情况)到了衣帽间,伸开胳膊等着老师或家长给他脱外套;在楼梯上,经常会碰到抱孩子上、下楼的家长;甚至大班幼儿午睡起床后穿反了鞋子等。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本《幸福是什么》一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孩子通过自己的人生实践回答了对于幸福生活的理解:成为医生的孩子认为为别人解除痛苦是幸福;成为农民的孩子认为用自己的劳动供养了许多人是幸福;成为工匠的孩子认为靠自己的劳动生活是幸福。亚里斯多德说:“人生的主题就是幸福的主题。”中国的学者也认为:“幸福问题是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被他的父母或周围其它人说成是“聪明”的,孩子也就认为自己是聪明的。若孩子被说成是“老实”的,孩子日后也就处处表现老实。如果孩子被说成是“笨蛋”,他以后也就常常抱怨自己的脑子不灵。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标签。当一个人从小就被标定为“愚蠢的、没用的”,我们对其智力要求就降低了,对他的期望也就降低了,有时  相似文献   

11.
家教文萃     
培养孩子“的幸福品质”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公认,应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培养出来的。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西方学者研究,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经常要学生家长为学生签字吗?不管是家庭作业、考试卷还是家校联系本?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孩子的老师经常要你为孩子签字吗?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家长签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看似一件小事,因为长期存在,经常发生,就成了一件不小的事。这件事的背后,恐怕还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件事的走向,恐怕也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     
我们成长于被长辈们称作是“幸福时代”的80年代。我们有80年代人的特质,我们同样也有80年代的电影童年……《星球大战》我想不会有一个80年代的孩子没想像过自己开着飞船在银河系里漫游,不会有一个80年代的孩子没有想像过自己心中的外星人。我们都在自己的童年里拥有丰富的想像力,我们幻想着成为“银河系战士”,祈求世界和平;我们幻想着成为“长老”,希望像他一样德高望重。但是若干年之后,当我们在看《星战前传》的时候,忽然发现那个天真的孩子已经不在了……《香港制造》中国的电影在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第六代导演,我们也和中国的电影一…  相似文献   

14.
请留心幸福     
有很多的人都经常抱怨自己不够幸福。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像某些人一样过他们一样的生活 ,而忽视了自己的幸福之所在。其实 ,这是件令人可惜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只是没有去留意它们 ,而使它们在桔红的泡沫中消逝。“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这是一位智者所说过的话。每个人的幸福也是如此 ,就像两片看似一样的树叶一样。一个生活富足的人 ,往往会觉得过平凡而又普通的生活是幸福 ,因为富足的生活不仅仅带给了他物质上的享受 ,还伴随了一连串的麻烦与忧虑。这种富人们向往的幸福也许经常会被普通的人所无视。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说:“孝悌者,为人之本也。”孝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卢梭在《爱弥儿》有这样一句令人警示的话:“由于她们使孩子沉浸在温柔、舒适的生活里,所以实际是在给他们准备苦难。”的确,时下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太多的锻炼机会,也失去了付出的机会;使他们只知道“得到”,却不知道“奉献”;只会接受长辈们的关怀,却不知道自己去关心长辈;所以我们觉得从小对孩子进行“孝心”培养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善于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要我们:“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就小学阅读教学而言,怎样做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呢? 一、挖掘教材,开发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离得较远,所描述的内容思想性很强,凭着孩子的阅历,在理解上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怎样使孩子们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轻松愉快地阅读,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一次又一次地机械朗读课文,更不是逐字…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经常要学生家长为学生签字吗?不管是家庭作业、考试卷还是家校联系本?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孩子的老师经常要你为孩子签字吗?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家长签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看似一件小事,因为长期存在,经常发生,就成了一件不小的事。这件事的背后,恐怕还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件事的走向,恐怕也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18.
他,叫韦安东,与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同名,不过他却是一个智力有残疾的孩子。开学时我们六年级重新分班,韦安东十分“幸运”地分到了我所任教的六年级(1)班。对于韦安东这些被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为“智力残疾”的孩子,他考试时即使一分未得,按照“规定”也可以算作60分。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任课教师来说真是太重要了,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不为他而费心伤神了:反正最后也是60分!于是,课堂上韦安东在做什么我们做老师的根本不会也不想去关心,我们只求他别在上课的时候大叫大嚷扰乱课堂秩序就“阿弥陀佛”了!从一年级到现在好几年了,坐在最后排的韦…  相似文献   

19.
<正>看了莫言在诺贝尔奖颁奖晚会上的发言,我感受到莫言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莫言更是幸福的,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莫言的成功,与他母亲的教育息息相关,因为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可现实的家庭教育状况真的让人担忧:有几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黄贤 《山东教育》2005,(36):26-27
如何让孩子快乐起来?这是我们永远要思考和努力去完成的一件事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幼儿一个“五彩”的空间,才可能让他们快乐起来,才可能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的幼儿园生活,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来为幼儿创造快乐的“五彩”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