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伟容 《精武》2003,(4):8-9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自幼喜武,十几年来修炼太极拳,年轻时学练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以及42式、48式太极拳、太极剑,近年来专修吴式太极拳、剑。  相似文献   

2.
运动健身●枝繁叶茂奥妙无穷太极拳无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由于它历史悠久,学练者众多,从而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分化,形成了枝繁叶茂的局面。以前人们只知道有24式、37式、42式、88式太极拳,后来,传统的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太极拳还有更丰富的内容:螳螂太极拳、无限太极拳、养生太极拳、八卦太极拳、循经太极拳、岷山太极拳、绵山太极拳、开合太极拳、三世七、四维太极拳、闾山道家太极拳、邋遢派太极拳、益寿太极拳、张三丰太极拳、静功太极拳、自然门太极拳、原地太极拳、两仪拳、东岳太极拳、武当太极…  相似文献   

3.
郭宝洪 《武当》2003,(9):16-17
懒扎衣拳式是太极拳拳理中“太极生两仪”中的第一仪,它上承金刚捣碓拳式,下连六封四闭拳式,是陈式太极拳的代表拳式之一。该拳式亦能完整体现陈式太极拳的技术风格和技击特点,是非常值得陈式太极拳爱好者探讨研究的拳式。  相似文献   

4.
盛杰  包云 《体育师友》2013,(1):17-18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中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56年整理编排制定的太极拳基础套路。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又称"24式太极拳",它是在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简化、整理而成的大众入门普及套路。其动作结构和套路编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便于掌握,是社会和学校初学者入门的基础学练套路。这套太极拳教法口令提示,是笔者在讲授太极拳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运动节奏与音乐节奏进行了分析,对太极拳运动特点、太极拳教学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使音乐内涵融合于太极拳中,以提高竞技太极拳运动的观赏价值。1前言太极拳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选取二十四式编成的。学习简化太极拳不仅是对中华。  相似文献   

6.
"继中九式飘灵太极拳",是继"继中21式养生太极拳"、"继中18式通灵太极拳"之后的又一姐妹篇。它是由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副会长、赵堡太极拳十二代传人、天津市河东区体育局太极拳主教练王继中先生创编。王继中先生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修炼太极拳实践中,注重在继承传  相似文献   

7.
曹丹  苏寸草 《精武》2012,(33):56-57
太极拳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是以普通高校的体育课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与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相结合,丰富和完善太极拳教学组织方法及其理论,促进高校太极拳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深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昊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5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现今人们主要是以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为主进行体育锻炼.为了让人们更好的学习掌握太极拳,通过对陈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他们两者的特点、作用、形成、内容的进行分析论述.以此让人们更好的练习太极拳,掌握太极拳之精髓。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7,(6):I0001-I0001
编创者张勇涛,1943年出生,祖籍河北任县,是第四代杨式太极拳大家崔毅士的外孙,杨式太极拳传人,中国武术七段。现任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委员、北京杨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并兼任北京市老年体协太极拳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香港杨式太极拳总会名誉会长等职。  相似文献   

10.
谢远基 《武当》2015,(4):20-22
太极拳音乐是当代音乐艺术工作者专门为太极拳某一套路的演练而创编的音乐。比如李伟才、朱富华、奚耿虎和陈汇康等音乐家分别创编、改编的式、42式、48式、式的演24 88练音乐等。研究太极拳与配套音乐的关系,对充分发挥好太极拳的实战和健身作用,促进太极拳术运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据悉,中国武术协会北京中武国际武术培训中心将于今年10月下旬举办传统武式太极拳(85式)套路培训班。特聘请武式太极拳名家乔松茂先生亲自执教。 武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  相似文献   

12.
皮传琼  杨伟丽 《武当》2014,(8):25-26
《太极拳术十要》,是杨澄甫先师口授,杨澄甫先生的弟子陈微明先生笔述的。发表在陈微明著《太极拳术》、杨振铎著《杨氏太极拳、剑、刀》、傅钟文《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和赵斌著《杨氏太极拳正宗》等著作中,由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新中国推广的太极拳,诸如24式、48式与88式太极拳,都广泛采用《太极拳术十要》为技术要领,也包括上世纪推广的竞赛套路和近年来推广的标准化套路。因此,我们称其为“太极拳十大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3.
仰东 《中华武术》2000,(9):33-33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体育的瑰宝,作为强身、防病和治病的方法在民间广泛流传,形成了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五大流派。44年前,为了更好地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太极拳,有关专家创编了二十四式太极拳,以后又相继创编了四十八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它们都属于太极拳简化套路的范畴。如何正确认识传统套路与简化套路的关系,对我们研究发展太极拳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我国的国粹,高校普遍开设有太极拳选项课,尤其以简化24式太极拳居多。文章在这种大背景下,立足高校体育选项课改革大背景,从"递进分解训练法"的角度对高校简化24式太极拳选项课教学现状、"递进分解训练法"内涵及应用等方面对比进行研究,并指出了运用"递进分解训练法"如何改善简化24式太极拳教学的具体教学步骤设计。力图为高校简化24式太极拳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传播太极拳,传承国粹。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2006,(1):F0003-F0003
1955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市。现任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邯郸市文化局副局长、河北省武协副主席。1972年从师武式太极拳传人李锦藩学习武式太极拳,深得精髓。长期从事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工作.多次出国传授太极拳。主要著作有《简化武式太极拳十三式》《传统武式太极拳述真》等.以及武式太极拳的教学光盘。  相似文献   

16.
赵幼斌 《武当》2007,(5):4-5
自1956年简化太极拳(又称24式太极拳)出现以来,如何看待当代人对传统太极拳套路的简化和创编,就成为太极拳界议论较多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于流传最广的简化24式太极拳,更是毁誉参半,甚至出现了两个极端:有的人  相似文献   

17.
赵幼斌 《武当》2014,(12):8-8
各太极拳组织、杨式太极拳传人及爱好者:2015年是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亲族传人赵斌先师诞辰110周年,也是西安永年杨式太极拳学会成立30周年。为了隆重庆贺这一盛事,弘扬国粹,增进友谊,我会决定举办"2015年西安国际杨式太极拳联谊大会"。本次大会由西安永年杨式太极拳学会主办,并得到中国武术协会、陕西省武术协会、西安市武术协会、西安太极拳总会的支持,得到海内外兄弟太极拳组织和传人的热情关注。  相似文献   

18.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体育文化遗产之一,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传统太极拳的演化与简化,成为教学、健身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初学者,以具体的实例对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讲解、示范、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遴选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初学者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使其进一步领悟太极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喻承镛 《武当》2006,(8):6-9
前言杨班侯大功架简化太极拳是在杨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而成五十四式的一套易学、易练,便于推广的套路。该套路保持了杨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极拳的风格,舒展大方,简洁明快。注重实用,以技击为主,且更具健身效果。由于历史原因,杨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极拳传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24式简化太极拳也是普通高校经常选用的体育课教材之一。为了更好地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水平,文章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太极拳自身特点,结合长期实践教学经验,着重从太极拳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以及课后练习巩固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促进大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和信心,使其能快速掌握太极拳动作和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