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救荒问题是十分重要而又尚待开垦的研究领域。本文主要研究清代顺治元年(1644)至道光十九年(1839)的荒政(文中所称"清代"均指上述时期)。一、清代灾荒概述 (一)清代灾荒的发生数量、分布及发展趋势清代是历史上灾荒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关于灾荒数量,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笔者偶然从史志中检得明清时期与滇有关的几位外省状元:明代才气横溢的状元杨慎、清代西门骄子"二元"汪如洋、清代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钱棨、清代"四朝元老"、"苏州三杰"之一的状元潘世恩、清代以一篇"民以食为天"策论高中的状元张建勋。他们和云南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引领云南社会进步的知识分子,对云南儒学教育的发展及汉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加速了云南与内地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眉山市东坡区档案馆以实际行动宣传英烈、学习英烈、缅怀英烈,专门开展了对馆藏"烈士档案"的编研工作,组织编印了《东坡区馆藏革命烈士档案汇编》。作为档案人,我接触的档案成千上万,有文书档案、经科档案,有声像档案还有实物档案,有建国初期的档案也有民国甚至清代的档案,但任何一种载体的档案、任何一段历史时期的档案、任何一份内容新颖的档案都没有像这次接触  相似文献   

4.
雷发达是康熙时期的一位宫廷建筑大师,他将清代"官式"建筑做法及则例传给后人,为清代皇家建筑的建设、皇家建筑风格的形成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张宗祥的《清代文学》(3万余字),解放前无其他清代文学断代史。解放后,也没有清代文学史的专著。所以,唐富龄先生编著的《明清文学史》(清代卷)的问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弥补了文学史研究中的一大缺憾。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与之相连的社会心理状态,影响着文学的创作风貌,规定着一个时期文学创作的主旋律。该书作者根据清代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嬗变,以及与之相连的社会心理的差异,全面考察了清代几个时期文学创作的情况,将清代文学划分为清初文学(康熙时期)、清中叶(雍正、乾隆时期)至鸦片战争前文学和晚清文学三段,在这部专著里,作者主要探讨前两  相似文献   

6.
赵宣  赵航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3):139-58
段玉裁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学者,是杰出的音韵学家和文字训诂学家,与同时代的学者王念孙齐名,世称“段王之学“。段氏一生著述宏富,其单篇论文收集在《经韵楼集》中。该文集对于今天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研究清代学术史和中国语言学史的宝贵材料。  相似文献   

7.
清代以前的说唱文学文献,已经发现的,如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手抄卷子中的唐五代说唱文学作品("变文"),宋元明时期的"话本",金元时期的"诸宫调",明代的"词话"等,都已整理、出版。而清代的说唱文学文献,由于留存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虽经几代学者  相似文献   

8.
清代思想主潮问:在今天的学术视野中,"清代"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范畴;尤其是"晚清",这一段历史已经不再为历史学家专有,而是引来了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文学理论家、哲学家的共同关注。您能否谈一下在整个清代社会思想的演进过程当中,有哪些社会性因素到晚清的  相似文献   

9.
以"档册"为标的词对清代403种文献进行了检索与分析,对"档册"一词的组词类型、基本含义和在清代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时间范畴、内容范畴等做了统计和分析,比较清楚地说明了清代"档册"一词在清代的使用和演变情况。对"档案"一词出现的渊源起到了旁证的作用,也对清代的档案和档案工作加深了了解。有利于我们了解清代档案术语的演变和清代档案工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的考课制度逐渐趋于巩固和完善.虽然清代基本继承了明代的考察方法,但在考核的名称、时间、权限和标准等方面仍略有不同.本文以"大计"一词为例,揭示其中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3):117-121
《说文解字》为我国传统小学的根基,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的权威之作,研究者蔚为学林,形成了"段学"。段学,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及其所形成的学派。对清代"段学"体系的有关研究著述进行辑录考略,为段《注》的研究者提供较为完整的资料指引,从而推动《说文》学和段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国能 《中国档案》2007,(10):28-31
(接上期)(七)清时期清代是由封建社会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期。1.清统治者重视文书工作,规定文书处理完后,要一案一卷或按文种、时序、不同内容等情况分类整理,然后汇抄成册,称为"清档"。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女性病人的诊治中存在着"男女之防"现象,这是社会伦理道德对医疗的影响,其对医治的效果也不无影响。清代是妇女贞节观及其伦理道德发展的极端时期,因而女性医疗诊治中存在的这种男女之防现象,也是最为严重的时期。清代皇宫中的后妃诊病就存在这种现象,但并非以所谓"悬丝诊脉"来判断病情。"悬丝诊脉"这种奇闻的流传是有其文化背景的。  相似文献   

14.
清代的幕友是由秦汉时期的幕府制度发展而来的.宋代正式把"入幕之宾"称为"幕僚"、"幕客".到清代,方有"幕友"之称.据清人王衍梅说:"今自制府.中丞、司、道以下州郡县,受马币,应是聘者,率呼之日'友'.'友'于义何居?日以属则寮,以德则师,以礼则宾.寮近乎卑,师过于尊,宾介乎尊与卑之间,故日'友'之云尔."  相似文献   

15.
赵鑫 《大观周刊》2011,(31):175-175,188
清朝自康熙平定三藩之后,伴随着政治的安定,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此环境下,中国人口经过一段时期的缓慢回升,便进入急剧膨胀时期。人口的急剧膨胀,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因此.探索清代人口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记得二年多前,某报登载卜一篇文章,正标题为<新场:古意盎然>,副标题是<南汇"沉睡的美人"将被唤醒>.文章说:"上海有一个镇,60%以上的民房为清代及民国时代所建,至今尚有明代建筑一处,清代建筑十处,还有众多的古桥、古寺、古树,可谓天生丽质,经过岁月销蚀,但风韵犹在."这篇文章以及其后引发的一连串相关报道,与其说是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古镇"美人",不如说是唤醒了蕴藏其中的一段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7.
清代乾嘉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文事活动为主的幕府,这些幕府倡导学术研究,学术气息浓厚,著书活动兴盛,一度成为学术基地,推动了乾嘉学术的发展。乾嘉时期幕府著书成为清代学术史上很突出的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与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清代中期艺文幕府的著书活动对清代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不仅保存了众多的优秀典籍和乾嘉学者的学术成果,同时也成为乾嘉汉学兴起的一种表征。  相似文献   

18.
禁毁图书,古已有之,尤从清代为盛。清代禁书活动在乾隆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时期禁书活动与其它历史时期禁书活动所不同的是,清高宗以编纂《四库全书》为名,在征集典籍的幌子下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清洗。本文就乾隆时期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禁毁书籍的政治目的,禁书的内容及评价,禁书目录的刊印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太常仙蝶"在清代文人圈中久负盛名,屡见题咏,文人士大夫均以得见"仙蝶"为奇遇,而有关仙蝶的传说也流传极广。通过梳理有清二百年间的记述,可以辨明"仙蝶"之起在于明末,其为人所知乃在康熙朝,而至乾隆时声名大噪。其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也由对亡明的故国之思,转而化为清代国运昌隆的祥瑞,再变为文人风雅的表征,后在民国初年又成为感叹清亡、自伤身世的寄托,如同清代文人社会的一个文化符号,从中折射出不同时期文人心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什一而税,按照田地年产量征纳。自汉代以来,历代统治者以儒家"爱民"思想治国,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土地税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从唐朝中期两税法开始,丁税和田税逐渐合一按亩纳税,发展到清代添丁不税,田税逐渐成为纯粹的土地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