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进入20世纪后,产品责任问题随着生产社会化的不断扩大而日益突出,各国的产品责任立法也是逐步走向了成熟和完善。而产品作为构成产品责任法体系和确立产品责任实际承担的基础更应该受到各国立法者的青睐。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从产品概念及其范围的界定入手,针对其不足运用此较研究的方法提出建议,阐述明确产品范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论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浅评我国《产品质量》法贾登勋,蒲夫生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向市场投放的新产品越来越多,从而因产品缺陷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也越来越多。相应地,产品责任立法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就目前的产品责任立法来看,较有影响的是美国产...  相似文献   

3.
在论述软件产品责任立法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软件产品责任的概念、性质,并阐述了如何界定软件产品责任中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软件产品责任立法的宗旨和原则,并对立法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为软件产品责任的立法定下了大体框架。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立法中应明确规定,侵权产品使用者并不必须承担停止使用侵权产品的责任;只有在侵权产品使用者卡观上是恶意时,权利人才能要求其承担停止使用侵权产品的责任。本文对是否停止使用这两种情况下,专利侵权产品使用者是否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及赔偿的数额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是1861年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的特殊责任制度。但由于理论争议较大,在实践当中也产生了诸多分歧。本文就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特点、构成要件、赔偿范围及其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之间的关系作一论述,并对我国的相关立法及司法实践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构建责任政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历史性任务.在我国,责任政府的构建是一切改革的基础,是我国政府改革必然的目标选择.笔者从责任政府、行政责任的涵义,构建责任政府的意义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责任制度缺失的问题及原因,与此相适应提出了可以从树立行政责任信念,加强责任立法及制度建设,公共监督,建立与规范政府官员"问责制"等方面去建设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8.
在产品责任保险中,第三人的范围包括消费者、使用者以及其他受害主体。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上述主体应当享有直接请求权,即直接向产品责任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赔偿金的权利,以更好的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与不足 立法现状学术界对《合同法》颁布前我国法律有关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规定,在定位和评价上有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时期我国民事立法己确立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民法通则第61条第1款之规定强调了民事行为在无效或被撤销情况下的过错方的赔偿责任,反映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本质内含。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时期并未确立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民法通则第61条第1款之规定只是关于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规定,而这两种民事行为在我国民法中具有其特定内涵,只能将这些情况下产生的民事责任视为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大多数观点认为我国关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规定只能体现为“非完整意义上的缔约过失责任”或“不完备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笔者也赞同将我国这一时期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状况,定义为确立了“不完备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或者是“非完整意义上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0.
张思雪  林汉川 《科研管理》2018,39(12):69-77
对于在新兴市场或发展中国家提升中国产品的海外形象,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哪个更为重要?本文基于来自中亚六国的海外消费者的302份调查问卷数据,通过使用多重中介模型,对提升中国产品海外形象的主要路径和策略重点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定位与中国产品海外形象正相关;基于技术的创新和基于市场的创新是中国企业提升在发展中国家产品形象的重要中介;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提升中国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形象也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显示,基于技术的创新、基于市场的创新和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于提升中国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的海外形象具有同等的重要作用,这一结论与其他地区创新优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战术重点形成反差。研究结果对于中国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孟炯  郭春霞 《软科学》2012,26(9):30-33
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品低碳责任出发,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对低碳经济下供应链的风险规避与竞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造商履行产品低碳责任水平不受决策参与者风险规避度的影响,产品均衡价格和分销商的期望收益均是分销商风险规避度的减函数,这将导致市场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增加,从而提升制造商的期望收益;与非竞争相比较,竞争将会降低产品的定价,但同时也会降低供应链履行产品低碳责任的水平,供应链通过横向合作解决非零和博弈造成的价格竞争和产品低碳责任方面的"囚徒困境"问题是实现整个系统利益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航空航天产品属于高技术产品,同时由于其中大多数都属于军民两用的产品,使得航空航天大国通常对两用物项及技术出口实施管制。法国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其除本国出口管制法律制度外,还受欧盟法律规定制约。对法国及欧盟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对于我国今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佳刚 《科研管理》2012,33(3):155-160
将虚拟手机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情景实验法公布正负面两类公开信息,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企业公开信息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企业形象和产品评价在企业公开信息对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中的作用。发现这两类变量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的效果,发现企业能力对产品评价的影响,高于企业社会责任对产品评价的影响,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形象的影响,要高于企业能力对企业形象的影响。发现企业公开信息主要通过产品评价发挥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秀敏  姚建明 《软科学》2006,20(6):129-132
鉴于现代企业面临着日益扩展的各方需求与股东责任,提出整合各种相互关联的报告事项,构建企业报告责任的概念参考框架,形成包括企业财务报告、公司治理以及潜在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东价值创造的概念连续统一体。基于这种一体化的观点,着重梳理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和股东价值创造标准的颁布情况与强制报告要求。同时探讨了该概念体系里从协同到执行的过程中企业的各类报告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在安全事故频发的我国乳制品行业,消费者明显已对我国乳业信心不足。针对这一特殊行业,从消费者的视角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乳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驱动乳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宏观上依靠完善的法律,有效的执法及乳品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中观上依靠行业协会有效的引导与规范;微观上依靠广大的消费者及大众媒体对乳品企业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6.
辛杰 《预测》2008,27(6)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时山东省2200家企业的调查实证研究,得到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6个驱动因子,基于此将企业分成七个驱动群体,发现不同类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这为清晰地认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行为与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为不同类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开放经济下区域间碳减排责任分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总体碳减排目标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界定各子区域的减排责任,并依此将总体减排目标公平地分摊到各子区域。在开放经济下,由于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的差异,区域间贸易往来密切,使得商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出现分离,减排责任分摊方式存在争议。从受益公平和总体减排有效性出发,提出一种新的减排责任界定视角:即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环境责任视角。基于该视角,建立了区域间碳减排责任分摊模型。并对生产者环境责任视角、消费者环境责任视角和共同环境责任视角下的分摊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龚浩  郭春香  李胜 《软科学》2012,26(12):45-49,56
对消费者偏好进行了细分并引入社会责任动力因子,建立了基于消费者偏好的供应链社会责任模型。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分析了供应链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和政府激励方式。结果表明:履行社会责任较好和较差的供应链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前者对产品的最佳定价高于后者;当社会责任履行较好供应链的动力因子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获得高于社会责任履行较差供应链的利润的难度增加,且获得同样利润差额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高于之前;当供应链的社会责任动力因子、成本增长系数以及可信度价值系数满足一定限制条件时,供应链不仅有足够的动力履行社会责任,而且愿意不断提高社会责任履行程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重构企业与政府公共责任关系的企业公共服务责任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要从制度上解决企业公共服务责任动力不足问题,需要政府依法有度地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政策,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的企业内在动力为基础,采用隐性激励与显性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促使企业公共服务责任成本与回报的均衡。  相似文献   

20.
付强  刘益 《科学学研究》2013,31(3):463-468
以公共事件为切入点,从绿色创新角度出发,将从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这条意识的路径来研究,而不是基于社会责任的创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从大量文献研究发现,创新的绿色也就是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我们将剖析基于技术创新尤其是产品和工艺创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和媒体曝光度在这种影响机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认为,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社会责任会积极影响企业社会绩效,社会绩效会积极影响企业财务绩效,而媒体曝光度则会正向调节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绩效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