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因斯坦说:"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中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让人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自由翱翔.由一事一人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个意境……通过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奇思妙想"后,我领悟到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想像开始的。”想像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超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新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开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过程中,想像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现代教育媒体融视、听、说于一体,有机结合声、光、形、色,可以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展开想像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刨新思维能力。因此,合理利用电教媒体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来自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各种思维品质中最为积极最有价值的思维形式 ,同时又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想像则是思维的翅膀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它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 ,把过去的认识和材料重新联系起来经过大脑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因此在阅读中 ,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 ,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遨游 ,不仅可以使文中所描绘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 ,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获得美感 ,而且会使学生发现和再创造新的形象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可以由色而想、由形…  相似文献   

4.
小语新大纲指出 :“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说明了想像之于作文的重要性。那么 ,在作文教学中 ,如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 ,学生作文时想像的路在何方 ?一、抽象———形象 ,想像事物形状这是一种追本溯源的逆向性思维 ,它通过模拟事物的原来形状 ,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 ,还原生活本来的面目 ,使所描绘的对象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比如 ,“春” ,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我们要求学生作文时 ,由“春”这个词想到丽日、和风、绿树、红花……由这些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具体的景物来表现春的…  相似文献   

5.
刘成仙 《成才之路》2009,(18):70-7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1)联想是一种扩展性思维活动。是由眼前的事物而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通过联想,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联想,提出发散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超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贺玉梅 《新作文》2004,(6):15-15
想像是一种有目的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学生把头脑中原有的各种印象、图景、经验调动联合起来.进行重新组合,创造新形象、新意境的重要手段。想像活动从学生写作构思开始到具体表达结束,始终活跃地进行。所以,想像是同学们根据平时积累起来的材料进行构思、写作的一种重要心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为善于摆脱已有模式的束缚,及时由一条思路转向另一条思路,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特征。竞赛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竞赛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9.
逆向思维是一种与传统的、逻辑的或群体的思维方向相反的思维方式;它从相反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当某一思路受阻时能迅速转移到另一思路,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逆向思维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对于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全面性,提高学生灵活地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吴吉波 《教育》2013,(9):50-51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又超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新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劳动顺利开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不难看出,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阅读教学是学生在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联想?联想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或是由当前事物回忆此事物的过去及有关该事物的其他情况;或是由这件事物回忆想到另一事物。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想像。  相似文献   

12.
陈玉娥 《甘肃教育》2000,(10):31-31
人的思维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思维过程本质上不产生新东西,思维结果在常人意料之中的“再现性思维”;另一种是产生新的东西,思维结果在常人意料之外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思维的核心是超常力的培养。在大致相同的环境下,有些知识渊博的人无所作为或贡献甚少,而有些读书不多的人却超常发挥,成果累累,这便是创造性思维的强弱所致。语文思维训练着力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但可以使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思维形式得到高效运用,而且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脑力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品质:…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质疑、解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训练正确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一、发展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联想是由一种事物的经验想到另一种事物的经验,或从一种观  相似文献   

14.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起点。加强联想能力的训练,可以为思维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开拓解题思路,逐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现举一例:某中学有男生240人,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的7/8,这个中学共有学生多少人?(见六年制小学课本《教学》第十一册第52页)在分析解答此题时,不能只是就事论事,草草收场,而是让学生根据题给条件,进行充分的  相似文献   

15.
想像是指在人的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思维加工、改造、重组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或者根据口头语或文字的表述形成相应事物的过程。它可以弥补和突破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从而起到开拓思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成为当今作文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大学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阵地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 ,与教师授课的思维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本人根据 1 7年的课堂教学工作经验 ,深刻地体会到 :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努力具备现代八项思维 :一、创新思维课堂教学 ,应当思路教育重于程式化叙述教育 ,过去我们说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现在可以说“授人以渔 ,不如授人以思、授人以智”。倡导教师创新教育 ,就要有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 ,将学科中规律性的东西 ,以其发现的思路为主线 ,突破一切框框条条 ,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来论述一个问题 ,这样就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全方位创新思维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像。想像是一种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十分有益。下面,谈谈本人在自然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几点做法。一、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推想推想是一种在严密的逻辑推理指挥下的想像。它要求学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现象想到结果。在自然课教学中,推想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因为在很多实验教学中,教师都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现象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工作者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求我们对教育对象全面负责 ,全方位提高质量。根据生物课程以形态、结构为主的特点 ,我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联想。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而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 ,其目的是设立想象意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空间 ,使学生进入角色。如在讲述鲫鱼体形的时候 ,教师可以问学生“鲫鱼的身体形状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展开想象 ,拓宽学生思路。学生答“两头尖、中间粗”。再问学生 :“它的形状跟日常生活中的什么相似 ?”由…  相似文献   

19.
思维是我们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也就是说每个正常人的思维能力基本相同,但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就会使其思维能力有高低之分。人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由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互结合而成,其中发散性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性思维,亦称求异思维等,它要求学生开拓思路,从不同途径和角度对已获得的信息进  相似文献   

20.
周美宏 《教育》2012,(15):57
想象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又超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新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劳动顺利开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