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生命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雪 《教育导刊》2002,(5):8-11
本文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促进生命成长和完善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体现在生命成长与完善的过程之中,而这一过程需要教育的关怀和引导.教育以"人"为研究起点,理当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完善生命.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促进生命成长和完善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体现在生命成长与完善的过程之中,而这一过程需要教育的关怀和引导。教育以“人”为研究起点,理当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完善生命。  相似文献   

3.
生命是教育的本源,教育是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生命只有受到教育的润泽才能走向完整。随着社会对生命教育的广泛关注,发展生命化的成人教育会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理解关怀生命才是成人教育的本质追求,使成人在工作和生活两方面达到完满的发展才是真正的"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4.
成人教育与生命教育中的成人生命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红  曾诚 《成人教育》2008,(8):38-39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以及教育理论的不断深入,将生命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文章在研究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后发现生命教育中的研究对象多是青少年,却很少有涉及成人教育中的成人对于生命的本真和理解,也很少关心成人的生命成长。所以,文章拟从生命教育的视角解读成人教育,关怀成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以及教育理论的不断深入,将生命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文章在研究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后发现生命教育中的研究对象多是青少年,却很少有涉及成人教育中的成人对于生命的本真和理解,也很少关心成人的生命成长。所以,文章拟从生命教育的视角解读成人教育,关怀成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生命意义的成人教育教学:诉求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是人的根本,教育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生命则成为教育的本质.成人教育,在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人教育教学是对成人实施教育的主渠道,生命是其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成人学生之间相互倾听、对话交流,以尊重生命个体;实践创造、共享生成,以彰显生命本质;积累经验、发展生长,以体现生命特征;享受幸福与愉悦,以实现生命的审美.  相似文献   

7.
人是实践的生命价值存在,教育实践是实践的一种具体方式.教育实践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活动,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成长途径.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实践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生命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提升的过程,就是师生生命本质实现、确证、生成与彰显的过程.教育实践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品性,它坚持教育主体的生命立场,以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为旨趣,注重生命生成与关怀生命,追求教育主体生命成长和生命世界的丰盈,彰显出丰富的生命特性和浓厚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8.
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秒乙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成长与教育的时间性紧密相联,教育的时间性意味着生命的成长是一个完整持续的过程。由此,建基于生命成长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指向“结果性”的“成才”,还需走向完整性、过程性的内在“成人”。在此意义上,个体同时存在于三重时间之中:物理时间的先在性作为个体成人的基本境遇;生命时间的体验性作为个体成人的内在依据;历史时间的延续性作为个体成人的价值方向。关注“完整时间”的个体成人,深刻展现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之维。为此,以时间意识养成为中心的个体成人,需要引导个体激活与万物的关系,以此深刻感知自己在现实中的位序;在顺应节奏的过程中,以生命成长的体验性引导内在意识的完善;在融入整体中,形成内在秩序以寻求价值性的生成。总之,个体成人是在现实的整体性生活中,培养“关系-节奏-秩序”相统一的完整的时间意识。这为反思当下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来自“时间”意义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生命维度中成人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缺位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但是,实际上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成人世界.反思成人教育中生命教育缺乏及由此带来的困顿,并进而实现生命维度中成人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研究教育的相关理论,总结教育实践中的全新理念和方法,并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地利用先进的理念、专业的方法,教育实践效果会显著提升.生命教育,从教育的根本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全人教育,其关注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并在活动中予以关怀.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会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实践中的关怀与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学生自身发展进行融合,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研究正面管教在生命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中职院校中,职业生涯教育作为落实“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抓手之一,正在积极探索中不断发展。生命教育在中职院校中全面推进也势在必行。而生命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多契合之处,加之职业生涯教育是个人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实现的重要途径,职业生涯教育必然要基于生命的成长,生命教育也可以渗透于职业生涯教育中。分析中职职业生涯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渗透生命教育目标、融合生命教育内容、借鉴生命教育方法三个层面探究如何在中职职业生涯教育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能助力学生实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教育因为生命的未完成性而存在。促进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发展和完善是成人教育的应有之义。成人学习者在教育内容、教学过程、教育时空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表现出了较高的主体性水平,对成人教育“关怀生命”、尊重生命主体性、遵循生命发展特性提出了现实要求。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得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同一性。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确立,提供了成人教育“关怀生命”价值取向的时代条件。  相似文献   

20.
黄梦依 《教师》2011,(5):114-115
作为当代教育者,我们应有对生命及其成长发展的热爱,以生命教育为视野不断反思,重建自己的学生观,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交互创造作用,将"完整的人的培养"看作教育的终极目标,进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