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写作,就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写作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让学生爱上生活,爱上写作.本文就如何叩开写作教学生活化之门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说的话,要情感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刚刚出台的广州市初中作文评分标准已明确增加了“情感真挚”的评分要求。本人认为,“情感真挚”的本质就是感情真实、自然。当然,感情真实、自然不是说不允许虚构,而是要求作文应该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艺术地展现出真实动人的效果,达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境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勤写随笔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写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与之相去甚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要改变时下中学生作文水平偏低的现状,引导学生写好随笔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勤写随笔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写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与之相去甚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要改变时下中学生作文水平偏低的现状,引导学生写好随笔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翟玉梅 《成才之路》2009,(25):I0015-I0015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要完成这一目标。作文教学就要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  相似文献   

6.
一、现状:枯枝败节的线条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就从导向上指出了一条还原写作教学本质的返璞归真的作文成功之路: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作阶段目标中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给我们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作文教学应如何开放课堂,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在与文体对话的同时.走向社会.走向大自  相似文献   

8.
<正>人们常说命题和半命题的作文是"带着脚镣在跳舞"。这个比喻道出了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束缚了学生的心灵的现实。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也就要求写作要放飞心灵,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做文章的主体,发挥他们写作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展示一个完全自我的空间。刚才说过命题和半命题作文中出现的弊端,而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运用挖掘阅读资源提高学生写作素养谈点自己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逝者如斯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巾学生写作有这样一条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这一点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做到,闪此,要想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丑缠 《甘肃教育》2008,(24):42-42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作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的写作要摆脱教师的束缚,要自由地写作。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并鼓励他们去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作文教学应该强调返璞归真,提倡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真实生活.写自己想说的话.即使是一些让人不可思议的事也无妨.那么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拓宽习作题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做自己想做的。想自己所想的,写自己想写的,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创新作文的能力呢?我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要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写作教学的要害。例如,某省对高考作文试卷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竟然有不少考生作文都写在“父母双亡”的“考验”下“战胜脆弱”的“假话”,以至引起社会震惊与批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只有认真领会《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用真情实感去叩开作文殿堂大门。作文教学怎样达到这一要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引…  相似文献   

15.
程家珍 《考试周刊》2012,(20):57-5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要在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习作教学的任务,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通过习作来反映生活,描述生活,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个性认识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呢?  相似文献   

17.
翟永新 《教师》2013,(34):62-62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眼睛,引导他们能看清事实,就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其中的“事实”就是当下的现实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冠然对应的是生活。可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写作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都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活的本色,要生活化。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欲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感受生活,体验并及时抒发情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写作契机,  相似文献   

19.
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体现了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它要求作文教学要淡化文体,降低要求,重视兴趣情感对写作的影响。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如何体现这一新的理念呢?我认为关键在于作文教学要面向儿童,面向儿童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词汇教学”。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因此教师只有把词语教学搞好,才能提高学生阅读、说话和写作的能力;否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就会不清楚、不准确,不能深入地悟出作者的写作目的,说话或写作就会出现不能准确表情达意的现象,甚至会说出或写出与自己意图相反的话或句子。而要提高词语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明确其重要性,弄清其教学内容,领会其教学要求,研究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灵活、有效地搞好词语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