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哇——”宝宝一见陌生人就哭。以前挺喜欢对人笑的,怎么突然变得如此生分呢?谁抱跟谁笑的宝宝,一夜之间变得异常粘人,一看到陌生人对着自己笑,就放开喉咙哭给你看!没错,宝宝开始认生了!  相似文献   

2.
读者:我儿子3个月时常见人就笑,但现在1岁了,却反而认生,见人尤其是见生人,常表现出拘谨、退缩,有时甚至会哭,这是怎么回事? 婷婷:正常孩子在发育过程中都有一个认生阶段,一般5至6个月开始,8至9个月逐渐明显,1岁时达到高峰。但随着长大,认生情况会渐渐好转。不过由于孩子先天气质(神经活动类型)不同,表现认生  相似文献   

3.
一见人就笑,谁抱跟谁走。很明显,宝宝不认生,但是不是过头了?走在公园里,总会有人笑咪咪地逗宝宝,小家伙竟然也配合,一不留神就跑去别人身边了,转身一看,嘴里还吃着别人给的东西。以前还考虑着要训练宝宝不认生,现在看起来没必要了,可面对这“自来熟”的宝宝,妈妈又要担心他的安全问  相似文献   

4.
阿婆,阿婆,你看这日历,怎么不对呀?我站在日历边,故作惊奇地大声问道,嘴角有掩饰不住的笑意。紧接着,便听到阿婆踢踏踢踏的脚步声。阿婆朝日历看了一眼,马上明白了,伸出手来,轻轻拉拉我的小脸:你这个小鬼,又偷偷撕日历啦!笑再也忍不住,偷偷奔腾而出。  相似文献   

5.
开始认生     
刘明媚 《父母必读》2014,(11):118-118
妞妞半岁了,最近她变得特别黏妈妈,除了妈妈谁都不要。一向谁抱都可以的小可爱怎么变成这样了?别着急,宝宝这是进步了,因为她会认人了! 3大进步,使宝宝开始认生 独立意识萌芽,宝宝会认生 宝宝刚出生时,和妈妈处于共生阶段,没有独立意识。大约5个月左右,宝宝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相互独立的。虽然这是认知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但这种新认知会让宝宝感到焦虑,他开始将妈妈与陌生人进行比较,陌生的人或环境都会引起宝宝的焦虑情绪,这时,他开始认生了。  相似文献   

6.
伟彦 《父母必读》2010,(5):122-122
认生——天生的自我保护到6~8个月左右,宝宝开始害十白和拒绝陌生人,也就是我们说的“认生”。这是因为此时宝宝的认知能力已经发展到可以区分出妈妈和陌生人了,而之前他是不能明确区分的。认生是为了让家人,特别是妈妈留在身边,远离陌生人。可以说,认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自我防御表现,是自然而健康的。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笑什么?笑人类的愚蠢,笑人类的无知,笑人类的可怜,笑人类的狂妄。为什么笑?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在上帝的掌握中,一切都有定数,思考是这样,不思考也这样。一切离不开数,离不开命,离不开逻各斯。为什么要思考,做无用功?  相似文献   

8.
阿婆终于有了一口真正的新牙,虽然少了一颗,但是非常整齐;虽然它们太嫩太新鲜,阿婆太老太陈旧,但是一切都成功了,不是吗?欢喜得不知道怎么才好,我就大喊大叫起来。只听门外也有一阵不  相似文献   

9.
星星姐姐:还记得《坐井观天》的故事吗?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青蛙会跳出井口吗?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我们的"联想接力棒"就从这里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奇幻魔法     
《新作文》2007,(11)
小雨姐姐看到大家的习作,忍不住笑了。瞧,没有大人的世界真是热闹啊,每个小孩子都玩得那么"happy"。可是,到了后来,为什么大家都开始思念起大人们了呢?  相似文献   

11.
×××同学问:《这不是一颗流星》的主体部分扣住“熊皮手套”这根线索集中写阿婆的手。那么,文章为什么不以“熊皮手套”或“阿婆的手”作标题?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因为它已涉及了文章构思、剪裁和立意。文章的主体部分是第二部分,这部分的“回忆”确实扣住“熊皮手套”这条线索,前后直接写熊皮手套的地方有四处。在叙写回忆时,确实也多次写到阿婆的手,作者把几年来阿婆对孩子的疼爱,孩子对阿婆的疼爱,都浓缩在简  相似文献   

12.
一位从年轻时以帮人按摩为生的盲眼阿婆,一直住在小镇的郊外。一天,她带着自己的积蓄到镇里找水电行的老板。“可不可以在我家门前的路上装几盏路灯?”水电行的老板非常吃惊:“阿婆,您眼睛看不见,装灯干什么?”阿婆回答说:“我住的地方偏僻,从前没有几个人路过,所以没有装灯的必要,加上那时生活苦,也没有钱装。现在我存了一些钱,而且从那儿路过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让别人走路方便,请您帮我装几盏路灯吧。”老板听了很感动,只收了工本费就安装了路灯。盲眼阿婆装灯的消息第二天就传遍了全镇,所有的人都被盲眼阿婆的爱心所感动,纷纷主动参加了…  相似文献   

13.
外婆的桥     
<正>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阿婆阿婆,我在这里呀!"我双手攀着灶台的边沿,咬着牙使劲向上蹦跳着,希望外婆能看到我。"早就看到你这皮丫头了。"说着顺手将手指上的面粉抹在了我的鼻尖上,逗得我笑呵呵的。我只得放弃攀爬,背着小手,走到外婆身边,拉着她的围裙撒娇:"阿婆,我也想揉面团。"外婆绽开了笑脸,说:"我就知道你又要来捣乱了。"我委屈地说:"哪里是捣乱?我是想帮你  相似文献   

14.
一只鸭子在草地上一摇一摆地走着,公鸡看见了,笑得差点把头都缩到脖子里去了。"笑什么?"鸭子问公鸡。"笑什么?笑你走路的丑样啊!"公鸡说道,"瞧瞧你,白长了一双大巴掌脚,走路都走不稳。哈哈!"公鸡也在一边学起了鸭子一摇一摆地走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木头人     
正7月28日晴你们知道什么东西不走、不笑、不说?啊,原来是木头人呀!白老师今天就让我们玩木头人的小游戏。我想:木头人不是不走、不笑、不说吗,那要怎么玩呀?噢,原来是让我当逗笑人,逗其他同学。我一上场,超超他们就笑了起来,小林又像猴子一样抓耳挠腮,一阵"笑声风波"过后,开始玩"木头人"的游戏了。开始了,超超故作镇定,小林很严肃但还是被我的笑话逗乐了,小林和妍妍轮着被  相似文献   

16.
童爷爷信箱     
《少先队小干部》2013,(10):48-49
我在班上笑不起来怎么办?童爷爷:您好!我在班上平常不怎么笑,同学们都不怎么喜欢我,您说我该怎么办恐怖?短信咨询:184****4059亲爱的短信小友:你好!关于"笑",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泰戈尔曾说过:"当他微笑时,世界爱了他;当他大笑时,世界便怕了他。"你不怎么笑,是什么原因呢?不喜欢上课、不喜欢老师还是不喜欢同学?  相似文献   

17.
短片之魅     
《八小时以外》2012,(8):107
《倒叙孤独》"她笑了"——是开始还是结束?昆汀式倒叙结构,把一段走入终结的关系以逆时间轴的方式讲述了一遍。一对恋人,他们从"像未曾爱过"对方一样,然后在某个夏天里感受爱情的如胶似漆、之后是不安的试探,与一通兴奋到使人无法入睡的电话。在"他们永不再见"之前,是"她笑了"——如果爱情是倒叙进行的,留下的记忆也不完全是孤独吧。  相似文献   

18.
宣丹 《考试周刊》2014,(89):170-171
<正>一、课例回放课前播放《倍儿爽》。导入:听完这首歌,同学们开不开心?乘着歌声的翅膀,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演绎一个表情。图片"世界微笑日"。师:今天你笑了吗?你会笑吗?请和老师一起来做……[点评]微笑,是乐观的开始。用"微笑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带领学生认真做这个游戏,达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想啥呢?笑那么开心!"坐在对面的同事突然问我。我在笑吗?扭头看窗,模糊的小脸上,双眼微眯,唇角上扬。可不,我是在笑。可我在笑什么?我不正和一位作者在聊天么?噢,是了,我刚给她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突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养成了一个很傻的习惯:每次在QQ上与作者聊天,给对方发了什么表情,自己脸上也会露出与之对应的表情。同学小聚,席间说与人听,众人皆笑。有人质问我,你都工作这么多年了,咋没一点长进,还那么卖命啊?同学的话,半是揶揄,半是劝  相似文献   

20.
"快,快,笑一下!笑一笑呀……""你怎么不笑呀……"于是我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歪了一下嘴角。"咔嚓"一声,我那苦咧咧的笑容便留在了相机里。这样的情况,总是出现在我身上。在旅行留影纪念时,像是被谁钳住了嘴角一样怎么也笑不出来。不是我不想笑,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微笑的理由。有谁讲了个笑话吗?有谁夸我了?答案都被自己一一否定,于是就笑不出来了。似乎没有值得自己微笑的事。平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