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生活》2009,(11):35-35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往往需要在医院和家庭中同时进行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而家中常备如下一些设备,对于准确及时地监控病情的变化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现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约1.14亿,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糖本身并不是患者的直接致死原因,但由于高血糖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糖尿病作为一种不可根治的慢性疾病,需要持续的医疗照顾,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控制其进展、预防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201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在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管理理念,[1]即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通过多学科共同诊疗来提高糖尿病综合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立冬以后,热水泡脚是很多人每晚的必修课,希望通过泡脚达到活血化瘀的养生功效。但是对于有基础血管疾病的人,比如糖尿病患者、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来说,泡脚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不是人人都适合。八旬老人每天泡脚双足溃烂84岁的胡奶奶身体一直很硬朗,出门活动都是一个人,家人也很放心。天气转冷后,她开始睡前泡脚,每天都会泡。"往年都是这么做的,一泡完脚就觉得很舒服,睡觉也不会发冷了。"可是最近,双脚开始不对劲了。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应用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而中药灌肠疗法又是中医最具特色的方法之一,文章就近年来中药灌肠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概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西医疗法上主要是通过截肢防止扩散。而中医外用方药直接作用于糖尿病足局部病灶,可使早期糖尿病足免于截肢。本文主要论述了治疗糖尿病足的中医外用处方药研究进展,主要有中药膏剂、外敷中药、内服外用中药和中药足浴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为完善临床对于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运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运用计算机来检索,以中国知网以及Pubmed文库检索为主要搜索途径。检索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的文章,运用RevMan 5.2进行统计分析。结论:通过分析比对,应用当归四逆汤来治疗糖尿病足时,实验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因此证明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足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佳治疗时期。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69例疗效。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期视网膜损害程度不同、选择治疗时期不同则预后不同。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提高视功能,控制病情发展,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脑性瘫痪是一个世界难题,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治愈脑瘫,如今治疗脑性瘫痪,多采用中西医结合、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康复治疗,其方法包括康复训练、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康复训练,又有针刺艾灸治疗、穴位注射治疗、中药封包、中药水疗、中药口服、小针刀等传统中医治疗,还有营养神经药物,如胞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小牛血清白蛋白、鼠神经生长因子、氢溴酸东莨菪碱、川芎嗪注射液、A型肉毒毒素等,也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非切断性机械灭活、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及矫形手术等手术治疗。而痉挛型脑瘫,占脑性瘫痪患儿60%-70%,故对于其治疗方法的探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中医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于中药质量的控制主要是从中药调剂入手的,而目前中药调剂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以完善,从而更好的提高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和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药调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甲钴胺治疗TP方案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所导致肌电图的改变。方法:选取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在TP化疗方案的的基础上第一组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第二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第三组两种药物同时给予患者治疗,6个化疗周期后观察肌电图的改变情况。结果: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甲钴胺治疗组表现较好的疗效,肌电图改变较小,此种方案对于TP方案化疗后防治周围神经损伤有较好效果。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甲钴胺可有效降低TP方案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所致肌电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医疗水平在古代时期曾位于世界的顶尖水平,但由于封建守旧思想过于保守,人们的创新思维受到了禁锢,我国的医学水平渐渐地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医有其神奇之处,但西医却使用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去解救受到疾病困扰的人们。我国的骨科治疗方式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向西方国家靠拢,由过去的保守治疗方案逐渐专项现在的创新型治疗手段。单髁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单间室病变的治疗方法从发现至今已经有将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了,是目前治疗膝关节单间室病变较为先进的医疗手段,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病人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少等优点,得到了大多数患者的支持和接纳。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该疗法适应症的把关也原来越严格,并且相对应的外科手术技术和外科手术器械的先进化,更多的患者回访显示了单髁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优良长期疗效。以下通过选用某医院的临床病例进行单髁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单间室病变近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饮食控制配合降糖药物(对于2型糖尿病)或者胰岛素补充相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如低血糖症(hypoglycemia)、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DKA)、非酮高渗性昏迷(nonketotichyperosmolar coma)。严重的长期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衰竭(又称糖尿病肾病,是发展中国家成年人中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视网膜病变(又称糖尿病眼病,可致盲,是发展中国家非老龄成年人致盲的主要疾病)、神经病变及微血管(microvascular)病变。其中,微血管病变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阳痿)以及伤口难以愈合。而足部难以愈合的伤口则可能导致坏疽(gangrene)(俗称"糖尿病足"),进而导致患者截肢。  相似文献   

13.
伴随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于临床治疗要求的逐渐提高,传统的中医治疗目前得到了社会及临床广泛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中医治疗。在中医治疗中,针灸治疗最为常见,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相应穴位进行针刺,以达到治疗效果。在此背景下,培养素质较高、技能加强的针灸医生就成为中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验针灸学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显现。在诸多因素的干扰下,实验针灸学的具体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学习取得较好成绩,笔者将对此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4.
《科学生活》2009,(11):38-38
随着冬天的到来,脚不再暴露在公众视线下,不少人因此忽视了对它们的保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还得承受并发严重糖尿病足的高风险。糖尿病足俗称"烂脚",早在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膏梁厚味,足生大疔"。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足指由于周围神经病变、血管障碍、感染等原因,单独或组合引起的糖尿病特有的足部病变,严重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24)
对于终末期的肝病,肝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肝源短缺,费用高昂,免疫排斥是肝移植疗法尚待解决的问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中药在治疗肝硬化有着广阔的前景,大量的临床试验都证实两种方法是安全而有效的。虽然机制并不特别清楚,但治疗方案有多种选择。现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机制,移植方法,移植细胞数量,中医认识,中药种类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针灸并用治疗运动引起的活动不便的疗效。方法:从某医院外科门诊及住院病历中,随机选取135例存在运动肢体活动受限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达方法划分成中药针灸并用组、针灸组以及中药组。统计135例患者的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部位以及性质情况,采取临床观察记录和愈后追踪随访方法,对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的患者运动员均进行全面分析,必要者还进行X光检查帮助确诊,治疗30天统计疗效。结果:中药针灸并用组对于不同类型的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的治愈率和有效率都高于单纯的中药治疗组和针灸治疗组,和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运动幅度明显增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治疗有效率是62%,针灸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0%,中药针灸并用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4.4%,经统计学分析,疗效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针灸并用组对于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中药针灸并用治疗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的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以及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在我国已经成为致盲的四大原因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到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引起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而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直接与糖尿病病程及其严重程度有关。本文就近年来DR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白菊  郑绍成  蒋红燕 《科技风》2011,(17):217+23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可无临床症状,通常结合症状、体症、10g单尼龙丝、128HZ音叉检查、神经电生理学、定量感觉检查、温度阈值、足底压力测定等检查判断。10g单尼龙丝、128HZ音叉检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是最常用的临床检查。临床上经常应用一些简单的筛查性问卷调查来描述症状的严重性。近年来神经活检有创性检查,MRI、角膜共聚显微镜等无创性检查,以及对自主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进展较快。由于流行病学研究中多采用上述检查方法,对于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作为肝病大国,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患者占有较大比例。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学概念,古代医学典籍中无"肝纤维化"一词,肝纤维化属于中医"痞块"、"积聚"范畴。随着近年对肝纤维化疾病的重视,不断有大量文献报道关于抗肝纤维化治疗的临床方法、方药。由于缺乏高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治疗肝纤维化的西药,中药抗肝纤维化治疗就十分重要了。文章针对中药单药与细胞自噬关系综述了中药单药对肝纤维化影响的研究成果,为探究中药与细胞自噬关系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的特征是使骨折风险增加,导致的因素可能包括较低的骨转换和骨质疏松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积累。人们担心骨质疏松症的药理治疗方法,特别是抗再吸收疗法,可能对于糖尿病不是很有效。本综述目前临床试验和观察已经评估了抗吸收疗效的研究和糖尿病患者的合成代谢疗法。研究表明,双膦酸盐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者的骨折。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已经是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进一步评估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疗效,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以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