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钟沛璋 《师道》2005,(5):17-17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国人皆知的。爱因斯坦同时又是—位伟大的思想家,却并不为国人共知。直到上世纪末西方国家评选谁是20世纪的“千年思想家”,汇集全球—个月投票结果:马克思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这才引起人们对爱因斯坦作为伟大思想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中,谭嗣同对初步形成的中国近代新闻理论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强调报刊是助兴民权的“权力最大”,可以也应当成为实现维新派政治目标的最重要最有力手段,是其办报思想的核心观点;指出日报为“助人日新之具”,直接关系国人贤愚,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是其办报思想的极重要观点;提出“报章总宇宙体说”的原创性理论,是其为中国近代报刊第一次体风变革贡献的一块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3.
制约清末公司制度的非经济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公司法的局限、封建集权政治对公司制度的制约和传统意识对公司制度的反作用三个方面对清末公司制度进行了检讨,旨在对晚清经济史和中国公司制度史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戊戌维新时期,在湖南的开明官绅支持下,维新派开办南学会作为宣传救亡维新思想的阵地。通过学会讲学活动,维新派提倡“文明排外”,开展“学战”,倡明“素王改制”思想,以期于拯救危亡,启蒙大众,推进维新变法。讲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湖南地区的维新活动。  相似文献   

5.
课本在第 5 8页和第 10 3~ 10 4页两处都说了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前后重复 ,而且颇有出入。第 5 8页说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而第 10 3~ 10 4页则说 :“他们主张 ,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第 5 8页说 :“他们有的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而第 10 3~ 10 4页则说 :“在政治方面 ,他们大力宣传西方的议会制度 ,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到底是部分还是全体$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杨才泽…  相似文献   

6.
论公司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司社会责任观源于经济学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在引入这一概念之后,法学家们运用法学理论对之进行了改造,形成今天的公司社会责任观。公司社会责任不是一个简单法律用语,而是代表着一种观念在公司法律制度上的诞生,其产生有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变革的背景,本质上是20世纪“社会观”的兴起对公司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维新派的政治纲领不能概括为“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上清帝一至四书中设计的议郎制主要起通下情的作用,而缺乏兴民权的意义.第五书则主张君权变法成功之后再开代表民权的国会.维新派希望戊戌年立即开设的是制度局.从“设议郎以通下情”到“立制度局以议宪法”,表明了维新派政治纲领的不断进步.对维新派政治纲领的演变起决定作用的是阶级状况和政治形势等原因,而不是维新派的个人境遇.  相似文献   

8.
谢文春 《历史学习》2007,(12):24-24
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第一章的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中讲到:“公元前9世纪,周厉王贪财好利,残酷剥削百姓。公元前841年,终于爆发‘国人暴动’。周厉王惊惶逃跑,后来死在外地。”许多老师和学生对其中的“国人”理解为平民。这是很不确切的。那么,其中的“国人”具体指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1 借助中国伦理精神,汇入西方伦理观念,顺应中华民族心理,更新伦理意识,这是恽代英早期伦理思想上的一个特点。义务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思想。19世纪末西方列强闯入中国,西方的“人权”思想也随之进入中国。当时资产阶级维新派认为,两千余年来,中国人的权利思想备受封建统治者的摧残,人民“深种奴隶之根性”。梁启超等维新派为了铲除对国家民族兴亡漠不关心的奴隶主义思想,也曾提出过权利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接受并发挥了维新派们的“权利”思想,分析奴隶主义的危害,抨击中国历代“圣贤”以服从柔顺为要义的道德;他们认为要肃清  相似文献   

10.
公司法人制度的设立,突出了法人与出资人的有限责任,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公司问题”的大量出现使“刺破公司面纱”制度应运而生,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公司独立法人人格与“刺破公司面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需要相互补充,方能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1.
自强”思潮是伴随着“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而形成的自强自立、振兴中国的新思潮。它萌芽于19世纪40年代地主阶级经世派林则徐和魏源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经过太平天国农民阶级领袖和洋务派的发展,以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提出的“变法自强”、“振兴”中国为标志而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2.
公司信用是公司最重要的一种资源,但也是现在中国公司最缺乏的资源。公司信用取决于它的资产而非资本,在这种认识的转变下,公司法应当修改或删除与资本三原则挂钩的有关条款,井建立以资产信用为核心的具体法律制度,以此树立公司信用。  相似文献   

13.
王韬(1828—1897),江苏吴县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第一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及新闻工作者,是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思想家的代表。他在风雨如晦的时代,批判腐朽的现实,提倡先进的西学,倡导改革,为中国现代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在教育改革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独到见解,可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 70~ 80年代 ,中国出现了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甲午战争后 ,在知识分子广泛传播下 ,这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种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即维新运动。 1895年 ,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发动了“公车上书” ,要求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标志着维新运动的开始。其后 ,维新派四方奔走 ,著书办报 ,宣传、呼吁变法自强 ,蔚成风气。1898年 6月 11日 ,光绪帝下诏全国 :“嗣后 ,中外大小诸臣 ,自王公以及士庶 ,各宜努力向上 ,发愤为雄 ,以成通经济世之才……。”标志着变法的开始。在变法中 ,光绪帝在紧密团结维新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变法伊始 ,维新派内…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以后,中西文化交流开始出现西学东渐的局面,西方的民权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在它的影响下,早期改良派思想家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民本思想进行了改造,民本思想开始出现向民权思想迁转的趋势,并为后来维新派进一步认识西方的民权思想,构建维新变法的理论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构建信用信息评估公司框架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中的信用失效已成为国人关注的话题。当前我国由于没有好的信用评估制度,使得经济中出现“交易冷淡”和“投资锁定”现象,构成经济活力下降,使宏观调控政策效力难以发挥作用。作者认为应该在加快《信用法》立法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信用信息评估公司来为市场主体提供所需的信用信息,以解决交易双方信用信息的不对称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胜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理论界提出了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和MBO等制度。作者通过分析,认为上述制度并非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良方。文章提出人力资本产权化的概念,并对人力资本产权化下的公司治理问题作了一些探讨。试图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商战”思想更是响彻一时,影响着一个时代。但“商战”思想毕竟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我们逆源而上,便发现了其早期的“寓兵于商”思想。  相似文献   

19.
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家们,与他们的政治主张相适应,在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主张。他们把选才、育才和用才作为实现他们政治理想的关键和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因而,他们迫切地要求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建立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教育制度,培养和造就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变革人才。在变法活动中,维新派还选拔和培养了许多维新志士,充实了维新运动的领导队伍,推动了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因此,对维新派的人才思想进行考察,有助于从另一角度加深对维新运动的理解,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维新派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这一点,笔者拟就下面几个问题作一些粗浅  相似文献   

20.
从清朝末年早期资产阶级、清政府内部部分官员、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角度阐明了中国国内有识之士对关税自主权丧失危害的逐渐认知,由修改税则、增加税率的主张,到提出除修改税则、协定税率外,要求收回总税务司的部分权利,直至革命派明确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收回外国人管理的海关”,这种认识的深化,充分说明国人关税意识的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