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软科学》2019,(6):42-48
评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产业互动理论,梳理陕西两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关联程度进行投入产出比较实证分析。发现陕西两产业互动程度较弱,细分产业之间的互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互动水平较高;房地产、科研技术服务互动程度较弱;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影响力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视角,利用投入产出表中丰富的产业间中间流量信息,研究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的产业特性、上下游产业关联环境。研究发现仪器仪表制造业对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要远远高于我们所认识的程度;从关联产业的角度来看,仪器仪表行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及高技术产业的上下游关联程度不高,阻碍产业创新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牟锐  闵连星 《软科学》2015,(4):38-42
基于2002~2010年的全国数据,通过投入产出法分析了信息产业不同部门的经济效应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在产业关联结构、产业性质和产业波及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信息制造业和工业的关联度更强也更稳定,信息服务业表现出向最终消费型基础产业过渡的趋势,而信息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4.
信息产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包括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本文结合我国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分类方法,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并将其中的26个门类界定为制造业。基于重庆2007年、2012年及2015年的投入产出表,分别测算信息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对本地制造业的前向与后向关联作用及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在综合考虑本地信息产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构造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利用2006—2013年中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垂直关联模型,构建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理论框架,从地区和行业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协同集聚现象;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的作用存在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摘要:当前,中国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然而中国当前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出问题,服务业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相对于制造业表现为不平衡不充分,服务业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产业效率不高。本文首先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运用感应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2个产业关联度指标,测算产业间的相互影响和波及程度,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均越来越强。然后,本文进一步运用非竞争型I-O,将高技术服务业效率分解为国内增加值效率和进口产品效率,分析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动态变迁,发现高技术服务业还不能有效促进制造业效率提高。因此,本文提出中国应以创新为主要内生动力,促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提高劳动效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中美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关联比例法度量产业间的关联强度,并对中美电子信息制造业上下游关联产业及关联强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产业环境的角度探讨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策略。研究表明:美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上游产业主要为生产性服务业,且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居多,而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上游产业大多为传统制造业;美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下游受政府公共采购政策的需求拉动明显,且与高技术产业的关联强度远高于中国。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上游的核心元器件主要依靠进口推动,下游的终端产品主要为出口需求拉动。因此,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其上下游产业环境、市场及政策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马澜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6):10-13
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产业的创新产出能力受创新投入要素的制约。对此,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医药制造业及其3个子产业2004—2009年度创新投入与产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对产出的影响力,从而查找问题,提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对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江、浙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较为类似,上海与两者的差异较大.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低附加值、高带动型"特征,其与自身的产业关联最强,影响力及感应度系数与发达国家较为接近;江、浙的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低带动型"特征,其与第二产业的产业关联最强.苏、浙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综合技术服务业影响力系数较大,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是苏、浙生产性服务业中感应度系数最高的产业,其次是金融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上海影响力系数较高的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业的感应度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效率为研究对象,基于两大产业互动作用展开研究,分析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影响因素,建立互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选择DEA作为互动效率的评价方法,并构建相应评价模型;以我国30省市及细分行业截面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揭示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效率现状、特征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两大产业关联、改善产业资源投入结构、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产业管理水平和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新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来应对国际挑战.由于台湾地区与大陆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有极大的相似性,通过两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比分析,为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中国工业碳排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拓展环境效应分解模型基础上,运用差分模型将碳排放变动的环境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环保技术效应、生产技术效应、混合技术效应、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环保技术以及整体效应等因素,以考察1998-2010年技术进步、工业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对中国工业碳减排的贡献程度,结论显示:生产技术效应、结构效应能显著降低工业碳排放,而规模效应、结构生产技术对工业碳减排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相对于高排放行业而言,生产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对中低排放行业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陕西航空产业逐渐成为该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并在我国航空产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和市场绩效三方面建立我国区域性航空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1个省市的航空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将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情况同20省市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明确陕西航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4.
项潇智  张雅娴 《资源科学》2022,44(3):595-607
国民经济行业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形成复杂的行业网络,理解其中的水-能源-食物关联特征是实现国家战略资源协同管理的重要认知基础。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方法,按照“行业网络构建—关联特征识别—仿真模型模拟”的思路,从网络结构和个体属性角度对行业间水-能源-食物投入产出关联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水利管理业与外围行业具有广泛的投入产出关联且是行业间水、能源、食物产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该行业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出的增加会带动中国第二、第三产业用水量的高增长;②能源生产链上游的煤炭开采和洗选、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是全局中介行业,行业产量的增加能够显著扩大所有行业的商品产出规模,而生产链下游的电热生产供应、炼油和核燃料加工等行业则位居全行业关联网络的核心位置,所供应的二次能源产品是多类生产活动的基本投入;③种植业和餐饮业是水-能源-食物行业子网中的主导行业,且与子网外行业具有广泛而紧密的直接、间接联系,是中国水、能源和食物协同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行业节点。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国战略资源行业的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水-能源-食物关联研究提供方法和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5.
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我国颁行18号文件等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美集成电路增值税争端,使得18号文件等产业政策越来越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本文结合产业政策法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产业政策法应包括实质意义上和形式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法两大方面,认为我国当前亟待加快立法。将此类产业政策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为产业发展创造稳定的、可预期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状况,从结合产业政策评估和产业协同度评估的角度,采用文本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研究发现:(1)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产业规划总体合理,但在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目标制定、整体规划布局等方面仍有加强完善的空间,2019年各市产业发展与规划目标相比,主导产业目标完成情况不够理想,多数城市和产业未达到既定目标;(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产业布局和发展较为粗放,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同质化明显。基于此,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和提高培养与吸引人才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间品贸易隐含能源要素与碳排放所带来的产业发展影响问题已开始引起重视。本文从环境友好全球价值链视角出发,将增加值核算方法与SupSBM模型相结合,分别测算出2000—2014年中国和美国两个贸易强国产业部门整体及三次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要素投入效率及碳排放效率。研究发现:①美国整体产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国,但是这种差距逐渐变小。主要归因于中国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国内劳动投入效率的提升。②按年平均统计,中国整体产业部门国内劳动投入效率高于美国,而其他要素投入效率均低于美国。③按年平均统计,与美国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向环境友好方向演变,但第一、第二产业环境友好发展不显著,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以政策为引导,补齐产业部门投入产出效率短板,扩大产业链间效率溢出效应,是实现中国产业部门环境友好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从市场化改革角度研究中国产业技术创新的阶段性过程特征,需要把握中国产业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到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市场竞争的作用特征及其变化。借鉴这些研究的相关理论思路和结论,提出一个在产业演进中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互动过程的分析框架。在这种框架下,研究了中国产业演进中,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实现的产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特征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市场化改革条件下中国产业技术创新的阶段性演进特征,并从这种动态过程特征中分析了不同产业技术追赶效果的差别,进而对中国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提出新的战略和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用的实证分析/FO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已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瞩目。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近十年来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确实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虽对三次产业比重变动影响不大,但对工业内部技术结构、劳动结构、资本结构等的优化升级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战略选择。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载体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当前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载体配置研究的薄弱,提出依据新兴技术向产业演进的规律为其配置载体。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案例研究的方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分为孕育、成长和发展三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对载体的需求构建载体配置模型,从软载体和硬载体之间的协同出发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载体的配置规律。结合生物制药产业具有的"接力创新"、"科学商业"等特性,运用论文的模型实证分析了生物制药产业的载体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