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既是一个宏观层面的课题,又涉及企业微观个体。在这一进程中,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对微观主体和改革对象的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产权变革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上,阐明了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不变.为此应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点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的三级体系.要建立人大和政府之间的资产委托代理关系;强化人大对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最终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对上海市国有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调研表明,当前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从监管主体看,国资委定位不明确,监管组织体系层级多且权责关系不清晰;从监管对象看,国有企业微观运行中市场化与行政化的矛盾依然存在;从监管环境看,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依然存在,配套改革匹配度不足.因此,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上到下进行顶层设计、从下到上完善基础环境.上海市应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明确国资委的定位和权责关系;优化底层制度安排,化解国有企业微观运行中市场化与行政化的矛盾;协同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完善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和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与途径、保护主体及其利益取向进行分析,揭示了作为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政府、遗产保有者和社会组织间事实上的博弈关系,并重点解析了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与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有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指出从利益博弈的原则出发,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有待于政府完善遗产保护政策法规并执行到位,提高对遗产保有者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保护工作的检查监督。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一种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之一。交往实践对人的发展具有原动力的价值效用。以高主体性的主体态参与宇观域人与自然的、宏观域国际的、中观域国内的、微观域男女之间的以及主体自我的不同层次的各种交往;建构实施适应当代主体—客体—主体三维结构普遍交往的关于人发展的模式,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锻造和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交往性、竞争性高素质人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进世界历史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企业资产重组从本质上说 ,属于资本运营范畴 ,是一种市场行为。中国国有资产的国有属性 ,决定了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政府的参与。在政府行动职能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分离的情况下 ,企业是国有资产重组的第一主体 ,政府则是引导、监督企业市场行为的第二主体 ,政府应为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相应保障。  相似文献   

7.
整个20世纪,主体间性成为一种受到来自哲学、文学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广泛关注的话语,尽管不同学科的思想家们以不同的方法来阐述它,但是他们都有一种倾向,强调语言主体的地位,并消解了主体的中心地位。在拉康的说话主体的侵凌性理论中,强调的是说话主体,而不是表述主体,对说话主体言说的客体和个体的侵凌。这种侵凌性直接关涉到作家、作家创作心理而且影响到文本的接受。  相似文献   

8.
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构成刑事法律关系的一个要件,研究刑事法律关系必须从主体入手。本文以法律关系的构成为理论前提架构,分析了刑事法律关系的可能主体和现实主体。认为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刑事法律规范对可能主体进行调整的结果,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应该包括国家、刑事自诉人和刑事犯罪人。  相似文献   

9.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由于过去经济发展战略偏差和现阶段市场发育程度不足的制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充分发挥政府和微观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是解决这些矛盾和困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教育本身而言,教师与学生共同扮演了教育中的弱势群体角色.这一主体地位的缺失,如果说在以应试教育为代表的传统的教育体系中还能得以默认的话,那么在以素质教育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体系中,这一现象就不容再存在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不仅要求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求突出教师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同时确立二者的主体地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主体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11.
学生主体地位的再认识及其在教学中的落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 ,指的是学生既是认识主体 ,又是价值主体。教学中要想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必须鼓励学生自主活动 ,允许学生自由选择 ,使其认识主体地位和价值主体地位都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哲学主体间性研究给我国当前教育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但主体间性在外语教育方面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主要还是关注知识和技能,对课堂教学的生命个体的价值取向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分析主体间性的教育哲学思想,结合RICH教学案例,探讨RICH教学模式是如何建构主体间性并使之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师生共享生命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原因在于社会形成不同的利益主体后,没有及时、有效地加强引导和监督,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产生负作用.利益主体的复杂化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而且需要从伦理学层面加强道德建设,促进各利益主体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的主体性与主体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人们围绕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形成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师生教材三主体论"、"主导主体论"、"互主体论"等观点。在现代教育活动中,师生同为主体,相互作用。只是从一个新的视野和角度探讨和认识这个问题,以推进主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主体间性视角下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的融合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的构成具有必要性,体育课程的成功实施需要发挥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的合力,主体间性为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的融合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和机制,要真正融合体育课程实施中的多元现实主体,还须结合我国的教育国情和体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及现存环境来思构整合路径,使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在理论与现实的契合之间实现融合,以更好地发挥体育课程实施主体的合力来促进体育课程实施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双主体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 ,即教的主体—教师、学的主体—学生。教学的主体具有双重性 ,教师既是教的主体 ,又是学生学的客体 ;学生既是学的主体 ,又是教师教的客体。个性化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对“应试教育”的否定。在双主体教学中 ,教师主体应尊重学生主体的人格和个性 ,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主体性"和"主体作用"等表述并没有解决主体本身具有的权利属性等问题,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概念分析等方法,对学生的主体特征从权利赋值、行动开启和实在感受等3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得出结论。研究认为学生所具有的健康生命权、运动权和学习权是其主体特征的根本所在;运动时的身体意识是主体开启运动之门的关键所在;而运动时的各种主体体验是其把握运动的关键。只有在保证学生主体权利、尊重学生感受和体验的前提下,主体作用才有发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主体教育是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框架下建立的,随着哲学主体性在现代社会步入"黄昏",现代主体教育理论也陷入了自身的困境。反思现代主体教育,要求我们超越主体教育自身的弊端,走向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的主体间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教育:从两极走向中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生成于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对象化活动,而主体间性则生成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在教育领域,既有主体—客体关系存在,又有主体—主体关系存在;就像主体性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种客观存在一样,教育领域原本就有主体间性教育的一席之地。主体间性教育的提倡,旨在还它以应有的地位,也是为了化解教育领域个人主体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是在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共进,符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特点。该课程实施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时需要做到关注学生主体需求,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内容彰显问题意识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