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是刘秀的龙兴之地,但刘秀统一河北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面对王郎政权的威胁,刘秀联姻真定王刘扬,迎娶郭圣通,进一步壮大了自己在河北地区的势力,为打败王郎奠定了基础。王郎灭亡后,刘扬势力犹存,在各地纷纷称帝的浪潮中,刘扬也欲利用图谶称帝,图谋造反,结果被刘秀派人诛杀。平定刘扬之乱后,刘秀仍然封刘扬之子刘得为真定王,还立郭圣通为皇后,这体现了刘秀对包括真定在内的河北人士的安抚。建武十七年郭皇后被废,标志着真定势力的衰落。  相似文献   

2.
光武帝刘秀下诏度田,目的是清查核实垦田亩数和户口、年龄,并不是打击土地兼并和豪强势力。经过努力,度田成功。  相似文献   

3.
隗嚣二题     
隗嚣集团通过高庙结盟及吸收三辅西来士人,逐渐兴起成为东汉初年一支重要的地方割据势力。隗嚣最终确立割地自守的志向,这在当时人所尽知。建武六年,光武帝采用两条不合理的路线伐蜀,所针对的并不是公孙述政权,而是陇右的隗嚣势力。  相似文献   

4.
杨文春 《天中学刊》2012,27(3):127-130
作为淮西核心割据势力的河北利益集团在李忠臣节度期间已经形成。淮西正式走上割据之路后,一直处于"国家州县"的包围之中。由于李希烈逆乱的失败,淮西割据势力遭受重创。为解决割据势力即将中断的危机,在四周处于朝廷包围的形势之下,以吴少诚等为首的新时期河北利益集团不得不对自身进行由河北平卢化向淮西本地化的转变。而转变的成功与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淮西割据事业的成败,这一点在元和淮西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论东汉时期长城内外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初年,北方的匈奴又逐渐强盛起来,并与自称为刘氏子孙的地方割据势力卢芳等相勾结,经常侵扰北边诸郡。当时东汉光武帝,因刚即帝位,“未遑沙塞之外”,即无暇顾及北边,故对来自塞外匈奴与卢芳等地方割据势力的进攻,只好采取权宜之计,利用秦朝和西汉在北边修筑的长城,以资固守。如建武元年(公元25年),匈奴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将  相似文献   

6.
公元四○年(即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六年),在东汉交趾郡(?)冷县(按:现今越南境内安浪县、永富县一带)境内,发生了一次(?)冷部落女责族征侧起兵事件。据说,征侧攻城略地,自立为王,声势浩大。公元四二年(即建武十八年),光武帝刘秀派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前往交趾,平定了征侧。公元四四年,马援班师回朝。  相似文献   

7.
课本中提到“统一”的封建王朝共有六个:秦、汉、隋、唐、元、明。分别是这样说的:第36页: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10年间,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第52页:刘秀派军队镇压了起义军,逐步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第99页: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第102页: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镇压了各股农民起义军,统一了全国。第164页: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了全国。第183页:……明太祖又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扫平各种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  相似文献   

8.
对光武帝刘秀这个历史人物,古人颇多赞誉,尤其是向称进步和唯物的思想家王夫之,称光武帝刘秀“允冠百王”,超过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也许王夫之过于偏颇,但光武帝刘秀确有胜过一般的,甚至众多的我国历史上各朝皇帝的地方.我国封建社会有不少作为杰出政治家的皇帝,但不一定都同时是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光武帝则不一样,他亲自指挥和身先士卒经历了若干次战争,而且常常是以非凡的才能,出人意表地使战斗取得胜利.昆阳之战中,他单骑赴铜马收复数十万大军的军事胆略,可使他在军事史、战争史上与西汉“飞将  相似文献   

9.
论刘秀     
刘秀率春陵兵参与推翻王莽政权并在昆阳之战中击溃莽军,取得全胜。他在刘Yan被杀后,冷静自若;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并乘势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建立东汉政权。他在巩固封建政权过程中,采用“柔道”政治,恢复发展生产,整伤风化,使社会安定,出现“中兴”盛世。刘秀是中国历史上名的一代明君。  相似文献   

10.
新莽政权覆灭后,西汉王朝潜在的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高涨起来。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地方豪强大姓,各拥兵众,称王建制,转相攻击。“梁王刘永,擅命睢阳,公孙述称号巴蜀,李宪自立为淮南王,秦丰自号楚黎王,张步起瑯琊,董宪起东海,延岑起汉中,田戎起夷陵,并置将帅,侵略诸县。”地处西北的甘肃,也有许多割据势力。“窦融据河西自称五郡将军,卢芳据安定自称平西王,隗嚣据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特别是其中的隗嚣政权,纵横甘肃境内,持续十有余年,成为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对东汉光武帝完成统一起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弄清隗嚣割据政权的始末兴衰,对于研究东汉初年西北地区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挑肥拣瘦     
《家教世界》2011,(4):50-50
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9年在都城洛阳建立了全国最高学府——太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大学。在这里,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挑肥拣瘦”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2.
先斩后奏     
《学语文(初中版)》2005,(9):F0002-F0002
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家奴在白天杀了人,然后躲在公主家,官吏们无法逮捕他。有一天,那个家奴随公主外出,洛阳令董宣知道后,亲自从湖阳公主的车上拿下凶犯并就地处死。公主立即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大怒,责怪董宣杀人不先报告,并要判处董宣死刑。董宣据理力争,光武帝无法,只好作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隋末河西陇右薛举、李轨两股割据势力为主要内容,阐述了这两大割据势力崛起的背景以及唐平定其的经过,文章最后分析了薛举、李轨割据势力败亡的原因,一期读者对这段历史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隋末河西陇右薛举、李轨两股割据势力为主要内容,阐述了这两大割据势力崛起的背景以及唐平定其的经过,文章最后分析了薛举、李轨割据势力败亡的原因,一期读者对这段历史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东汉时,有一个叫耿弇的人,他跟随光武帝刘秀打仗,英勇善战,很快就被提升为大将军。有一天……  相似文献   

16.
范仲淹 《中文自修》2022,(10):30-31
<正>先生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老朋友。你们在道德上相互推崇。当刘秀掌握了要他顺应天命、当大汉皇帝的《赤伏符》,乘上六龙似的骏马拉的车,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统治着千千万万的人,天下还有谁比他更威风呢?只有先生您不敬畏他的权力,而是推崇他的节操。后来你们的友谊使天象都为之改变了,您归隐江湖,做了最清高的圣人。把高官厚禄看得像泥土一样,天下又有谁能超过您呢?只有光武帝以礼相待,甘居您下。  相似文献   

17.
《河西学院学报》2019,(1):87-94
唐初在再造与重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时,并非简单地直接承袭隋朝的成果。隋末经历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大起义,同时隋朝旧官僚集团或各地豪强集团等割据势力四起,在混战中终于由李唐政权完成了统一。虽然这一历史进程为时短暂,但各割据势力在其势力范围内,为了巩固地盘和与其他割据势力作军事斗争,大量析置州郡县。这一现象在关陇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宋宗祧 《学习之友》2013,(12):23-24
东汉光武帝刘秀,9岁的时候失去了双亲,以种田为生。有一次,他到新野,听说这里有个漂亮的女子阴丽华,不觉心动。公元14—20年年间,刘秀去了长安,跟人学习《尚书》,因见到执金吾(负责京城治安的官员)持两端涂抹金色的大棒很威风出行,扈从的车骑浩浩荡荡,于是生出仰慕之情,不禁暗下决心:  相似文献   

19.
历史地图     
唐代自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始设节度使,至玄宗时,在沿边各地设置了十节度使,通称"藩镇".安史之乱后,唐朝廷承认河北地区名义上降唐的安史旧将为节度使,这些人依恃强大的兵力、财力与唐王朝分庭抗札,甚而起兵反叛.其中,河北三镇即驻幽州(今北京西南)的卢龙镇、驻恒州(今河北正定)的成德镇和驻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的魏博镇,是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三镇节度使往往父  相似文献   

20.
<正>东汉时期的邓禹见解不凡、才华过人,曾有很多豪杰邀请他,他都不肯相从。有一次,绿林军领袖刘秀亲自拜谒邓禹,想要把他招致麾下。出发之前,刘秀就有耳闻,不久前另一起义军的领袖刘玄曾前去力邀,最后无功而返,自己此次前去,胜算可能也不是太大。果然,刘秀说明来意之后,同样遭到了邓禹的拒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