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三级水火箭是在一级水火箭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它更加真实地再现了火箭的升空过程 ,有助于学生对火箭的发射原理的理解 ,可作为学生课外实验之用 ,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 结构及原理三级水火箭 (图 1 )是根据动量守恒定理制作而成的 .当我们用打气筒给水火箭充入气压时 ,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的连接系统受压膨胀 ,使连接系统与第二级1饮料瓶  2连接系统  3气嘴4导航翼  5铁架台  6打气筒7控制器         图 1紧密连接 ,在达到一定压强时 ,向第二级充气 ;同理 ,当第二级达到一定气压时 ,向第三级充气 ;直到第三级水火箭…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航天技术的日益进步及日趋国际化,我对这个充满未知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深切地体会火箭发射的原理,我进行了模拟火箭——"水火箭"的发射实验,并总结了影响其发射的因素。一、水火箭的发射原理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需要发射时,释放容器中的气体,使水向后喷出,使火箭获得反作用力射出。在发射水火箭前灌入空气时,达到  相似文献   

3.
滴管式微型电解装置与微型氢氧混合爆鸣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 言利用塑胶注射筒、注射针、塑胶三通活栓与塑胶小吸管等分别组合成二套微型电解装置 ,一为“滴管式微型电解装置” ,本套实验装置在台湾已被收录于国中理化第三册电解水实验的参考教材 ;二为“微型氢氧混合爆鸣器”。这些微型实验装置自 1 999~ 2 0 0 0年由作者在台湾举办过近 2 0场次的研习活动 ,参加研习的教师及学生合计约有八、九百人 ,由师生研习后之心得回馈 ,一致认为因器材简单、制作容易 ,每位学生皆可自制 ,各拥有一套 ,增加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是既具有教学、实用、趣味性以及又具有“可回收、低污染、省资源”环保…  相似文献   

4.
一、动量守恒定律在研制水火箭中的应用例1某校师生共同研究、制作水火箭,火箭外壳尽量使用轻质材料(如雪碧瓶),其内部灌装一定量的水.当给瓶内施加足够压力后,高压气体将水从水火箭尾端的喷嘴高速喷出.由于反冲作用,火箭飞向空中.设水从喷嘴喷出时相对火箭的速度u保持不变,且竖直向上发射火箭,试讨论:为使火箭上升得尽量高些,应使喷嘴的横截面积S尽量大些还是尽量小些.解析设火箭的质量为M,火箭内装入质量为m的水,水一次性喷出后火箭的速度为V1(对地),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u-V1)=0.∴V1=mum+M.(1)当水分两次喷出时,设第一次喷出m2的…  相似文献   

5.
前些日子,我在家看电视,被一个有趣的画面吸引了:电视里正在播放某个学校的科技活动,一群同学在进行水火箭发射表演,他们制作的水火箭一个比一个飞得高。我心里十分羡慕,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水火箭应该怎么做呢?我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基本了解了水火箭的发射原理。简单地说,它就像热水瓶刚倒出几杯  相似文献   

6.
"水火既济"在六十四卦中是亨通的一卦。"水火既济"在中医那里,主要是用来说明肾水与心火的特殊关系,从根本上来讲来自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人体中的水火之象,中医里的阴阳之说,《内经》中的气血之论,古人的"水火既济"之功,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中医理论中对"水火既济"的重视。简单地说,"和谐健康"就是"水火既济"。其实,这些理论不仅体现在人的机体之中,也体现在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7.
水火箭相关技术与导弹工程专业技术具有紧密的技术关联性,为提升导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以水火箭为教学辅助工具,研究了水火箭系统的专业技术需求,结合需求和导弹工程专业课程,提出了针对导弹工程专业的系统性课程案例,这些案例的实施将为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创造条件,通过水火箭的设计、制作与实验,使之成为一种面向教学的能为教员很好利用的优秀教学工具。  相似文献   

8.
作为彝族文化中重要的两种自然崇拜现象,水与火对彝族的日常生活、观念信仰产生着重要作用。文章试通过对彝族文献和习俗中的水火崇拜现象的哲学解析,揭示这一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彝族辩证统一的阴阳观念。  相似文献   

9.
利用简易的器材设计一套水的电解与水的合成改良型环保电解装置,这一实验装置价格低廉,除了可在3分钟内将水电解成体积比为2:1的氢气和氧气之外,还可将电解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集中到同一支电解管中经混合后再引燃化合成水,使水的电解实验更环保,实验更为完整、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10.
陈富祥 《甘肃教育》2012,(24):12-13
"激光雕刻,简易机器人,水火箭……"在白银市实验中学的一间教室里,来自全省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教育局领导以及中学校长们兴致勃勃地参观着学生们的作品,还不时饶有兴趣地与学生和老师们交谈,不断传来热烈的掌声、会意的欢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