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韩国的一项调查,韩国学生家长中盛行送礼之风。这项调查是作为教育界反腐败宣传运动的一环,由新闻媒介进行的,700名汉城市民接受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49.8%的中小学学生家长给老师送过礼,平均每次送礼价值达6.67万韩圆。调查人员指出,从比较富裕的汉江江南地区看,给老师送过礼的学生家长多达61.5%。在回答给老师送礼的理由时,59%的学生家长解释是“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有14%的学生家长担心不送礼“可能会给学生带来麻烦”;还有14%的学生家长说,“别人都送了,我也得送”。另有10%的学生家长认为“不表示一下,感到难为情”。此外,有48%的学生家长表示,“送礼和不送礼的效果大不一样”。对于学生家长中盛行送礼风,有人解释为是由于老师薪金较低。但也有人认为,老师在完成正常的授课任务后,学生家长请老师再对其孩子进行特别辅导,这时的送礼是家长对老师付出额外劳动的一种报酬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这道题出得不好,有人说这道题构思巧妙,老师们寻找巧题、难题,进行大运动量的“练兵”,有人说这不是好现象,有人说这是好风气。真是扑朔迷离,亦是亦非,令人困惑,难怪彭洪老师感到茫然。我想这些争议是两种教育思想、两种教育观念的反映,在新旧教育体制转换时期,把升学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这道数学试题引起的争议,至少可以反映两个问题。一是我们许多教师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的教育思想还不够端正。这个学校以均分0.4分之差,失去数学冠军的宝座,为了防止“重蹈覆辙”,老师们今年就“大量地刻印此类练习题给学生反复训练”,说明分数在我们老师的心目中的“魅力”之大;  相似文献   

3.
一天中午,我刚进教室,小旭就跑过来说:“老师.小伟送礼给我!” “送礼?”我一愣,“送什么礼?”  相似文献   

4.
齐白石老先生曾作过一幅《发财图》,画面上只有一把算盘,这是告诫人们:“算明白账,做明白人。”每个人都曾学过打算盘,但要像高手们打出“花”来,在算盘上显现出“金鼎”“飞燕”等游戏图形,难乎其难。有高手说:“打好算盘要把‘位’记准,不能出一丁点儿错。”也有人说:“算子不记位,永远学不会。”  相似文献   

5.
“有人看到长了五条腿的怪物了!”这无异于是一条爆炸性新闻,在大森林里很快传播开了。“这消息是从哪里来的?”狮子激动地站了起来,用爪子赶了赶糊在鼻子上的蚊蝇,脸色阴沉地问道。狐狸屏声敛气地说:“我是听乌鸦、喜鹊们说的。”  相似文献   

6.
礼物归谁     
宋莎莎 《良师》2011,(10):33-33
一个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个人都用尽各种方法来侮辱他。最后,佛陀转身问那个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最后会属于谁呢?”那个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佛陀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啦?”  相似文献   

7.
《广东第二课堂》2014,(1):17-19
有人说,“家”是有味道的。吧唧一下嘴巴。你尝到“家”的味道了吗?有人说:“有点儿香草雪糕的味道。”淡淡的,很温馨。有人说:“像极了蜂蜜。”甜滋滋的。一直甜到心底。有人说:“像洋葱。剥开来,我直掉眼泪。”它带来一种想哭的冲动。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班主任是慈母———对学生饱含深沉的爱。”有人说:“班主任还应像严父———对学生严格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而是还要让他独立行走。”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还应像教练员———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把受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开好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它有助于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培养民主作风,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学生们虽然共同生活在集体中,但由于家庭环境,个人经历不同,彼此之间有时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9.
“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送小寿司!”大家乱编一气,唱了一首“寿司歌”。看见这样的场景,你也许会问:“这难道是在追星不成?”“NO!”“是追某种游戏?”“非也非也。”我们班呀,下节课做……嗯——保密!  相似文献   

10.
近日,从一份教育刊物上读到一则故事:某校邀请一位名师来给老师们上示范课。这位名师对授课内容稍做准备,便从容走上讲台。一堂课下来,听课教师无不拍手叫好。赞叹之余,有人问这位名师:“您的这堂课准备了多久。”名师慨然道:“可以说我只准备了几分钟,也可以说我一生都在准备上好这堂课。”  相似文献   

11.
少女的心事     
周班玉 《学子》2004,(4):13-13
执着的我选择了珍惜,有人对我说:“珍惜是一种幸福。”我理解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12.
石匠长得虎背熊腰,有铁錾似的肤色.青石般的骨骼。 很偶然地.别人送了他一小块玉。天然未经雕琢的玉,像块石头,又小又丑。石匠拿给工友看,问:“这玉能做成什么?”工友们看了,一齐摇头说:“能扔吧。”然后爆笑。石匠把玉一遍又一遍地看.说:“戒指呢?”便有人笑岔了气:“你只是个匠人.你以为你是艺人?”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块神奇的土地,你播下一种思想,便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便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便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便收获一种命运。”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叶老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对于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我们学校的老师们在教学时有争议,有人说是两种,有人说是三种。我们认为是三种,即拟人、比喻、夸张。下面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有机可乘”解为“公务员考察有飞机可乘”;“知书达礼”变成“光读书还不够,还得学会送礼”……据《文学报》报道,日前不少论坛和QQ群上都流传着关于对九个成语“恶搞”的一个热帖,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践踏”。有人说成语是我们语言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每个成语都有其特有的典故,其释义早已定型化。成语被恶搞得面目全非,当然让人非常痛心。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什么? 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学校是颁发学历凭的机关;也有人说:学校是学子们的殿堂;还有人说:学校是一张张试卷和一道道练习题……诸君说辞皆有理,但无论人们对于学校是何感情,爱还是恨、怀念还是摒弃、欢欣还是惆怅……能一语道破“学校何以成为、学校”之真谛,可能寥若晨星。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中午,我刚进教室,小旭就跑过来说:“老师,小伟送礼给我!”  相似文献   

18.
每年教师节,家长们都会送来礼物。面对家长的礼物,教师们都感到很“头痛”。“礼尚往来”是中国人的传统,教师节学生给老师送礼是尊师重教的一种表现形式,适当地送点小礼物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家长们想通过金钱来“买”特殊待遇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老母鸡。”黄鼠狼带着一份礼物,哼着歌去给老母鸡拜年。“丁冬,丁冬丁冬”门铃响了。“谁呀?”老母鸡问。“我呀!”黄鼠狼回答。“你是谁呀?”老母鸡问。黄鼠狼回答“:我是黄鼠狼呀!”老母鸡问:“你来干嘛呀?”黄鼠狼回答:“我来给你送礼呀!”老母鸡问:“你干嘛要给我送礼?”黄鼠狼(晕倒又站起来)哭笑不得,说:“今年过年流行人人送礼呀!”他边说边想,唉!今年送礼怎么都这样麻烦呀!老母鸡打开门,说:“哎呀,是黄鼠狼先生呀!大雪天还给我送礼,我真是太太太……(省略50个字)激动了,太太太……(省略100个字)高兴了,太太…  相似文献   

20.
有人问一位记者:“你在采访中最头痛的是什么?”记者回答说他最怕“但是”。这恐怕是大出乎语法学家和逻辑学家们预料的事吧! 那么,“转折”在语言表达上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