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专家简介]季鸿崑(1931-),男,中国烹饪科学奠基人,教授,著名饮食文化学者。曾任前江苏商专中国烹饪系(现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主任兼江苏省烹饪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烹饪科学技术体系和中国饮食文化若干基本观念的研究,先后主持编写、审校了三套高等职业教育烹饪教材三十余种,探索建立了高等烹饪教育师资培养的"双师制"和烹饪专业毕业生的"双证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简要概括了中国高等旅游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高等旅游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中提出的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针对中国高等旅游教育国际化发展需求提出五个具体策略:塑造高等旅游教育品牌,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强国际项目引进,不断提升旅游教育国际影响力;形成中国旅游教育体系,探索输出培训和留学生教育;建立国际交流平台,提高旅游教育质量;拓展学生海外实习与就业渠道,拓宽学生国际化就业发展路径。对高等旅游教育的国际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我国烹饪教育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高等烹饪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任务和培养途径;阐明了提高高等烹饪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在于烹饪的学科建设;提出了烹饪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取得了众多成绩,其中高等体育院校在招收来华留学生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完成自己的学业。然而,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习阶段往往因为汉语水平限制,对专业课学习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体育类来华留学生汉语预科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促进留学生更快融入本科专业学习。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的国际化,留学生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视日益增加。生物化学实验也是留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长沙医学院师资力量的实际情况及留学生的自身特点,通过近6年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经验,初步形成了"导师制"在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对生物化学的师资培养、留学生学习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来华留学生教育普遍存在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给来华留学生教育造成极大的障碍。本文以写意花鸟画教学为切入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来华留学生通过动手绘制中国写意画,在绘画中体会到乐趣,创造性地解决来华留学生面临的中文零基础、文化零基础等障碍导致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使他们由学习中国写意花鸟画到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最终融入中国文化,促进跨文化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依据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内容要求,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来华留学生课外教育存在的内容和形式单一、系统性和可持续性不强、认知度不高等问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来华留学生对课外教育活动的参与意向、对活动内容和方式的看法等.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以六大素养为目标,完善课外教育内涵,丰富实施路径,开展多元评价和搭建保障平台,构建"六位一体"的高校来华留学生课外教育培养体系,使课外教育培养体系更完善、结构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成效更突出,为高校科学有效、规范有序地开展来华留学生课外教育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1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及"厚溥"认识1.1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在全球化时代,高等工程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工程师,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中存在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来华接受医学高等教育的留学生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在留学生中开展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威了摆在各医学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医学类留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探完,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更多的关注,进而促进我国医学类留学生教育朝着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西兰中国"小留学生"现状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由于新西兰大力推行教育出口战略,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国际学生,我国前往新西兰的留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尤其是"小留学生"更是增长迅速.随着中国"小留学生"在新西兰数量的增多,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本文在对新西兰的中国"小留学生"状况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影响未来留学新西兰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关中国"小留学生"留学新西兰和我国政府加强留学教育管理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境外生的学生社区工作成效一直是侨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从存在的基本问题入手,构建境外生社区管理工作基本原则,从多角度对高校学生社区的境外生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探析提高境外生学生社区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的具体措施,以期对今后的发展华文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烹饪专业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烹饪高等教育经过20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在专业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从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设置等方面出发,构建从专科层次到研究生层次的烹饪高等教育体系,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分层次培养烹饪高级人才,促进烹饪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代,来自海外各地的华侨华人学生回到祖(籍)国来求学的人数不断增加,我们应大力发展华侨华人学生教育,并通过成功的华侨华人学生教育凝聚世界侨心。成功的华侨华人学生教育应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认真研究华侨华人学生的特点,全面把握华侨华人学生的思想状况。二是培养华侨华人学生的学校要充分调动各种教育资源,从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高度,把华侨华人学生培养好。三是要树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华侨华人学生对祖(籍)国的感情,从而起到凝聚侨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Focusing only on education exchang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existing scholarship fails to illuminate how American‐sponsored student migrations between other countries helped expand U.S. hegemon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ctify this limitation by looking at Taiwan's policies on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qiaosheng) in the 1950s. After the debacle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and its retreat to Taiwan, the Kuomintang (KMT) sought to solicit overseas Chinese support and to counter Communist China's drive for “returning students.” The KMT‐developed qiaosheng program faced difficulties until 1954, when the United States, seeing that Taiwan's project could serve its anti‐Communist plan, started bankrolling the qiaosheng program, thereby enabling the KMT to lure more students away from Communist China.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overlooking U.S.‐sponsored student migrations between nations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renders our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xchanges and American imperialism incomplete.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随着2019年中国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父母培养出下一代大学生。未来第一代大学生数量将逐渐减少,不再是校园中的主体人群。目前在中国顶尖大学中,家庭非第一代(第二、三代)大学生已形成一定规模,他们受惠于家庭教育,在大学中显现出学习优势。美国比中国提早半个世纪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美国第一代大学生已经呈现相当大的学业困境,种族、移民和贫困问题叠加的复杂社会背景加剧了教育弱势的代际再生产。综述一系列实证研究结果,中国第一代大学生受益于高考的学力筛选和价值导向,加之普惠公办教育和传统文化信念的赋能,短期内有可能不至于陷入美国第一代大学生的绝对弱势,有机会实现学业追赶和社会地位的跃升。但长期来看,来自体制、政策与文化的有利因素很可能逐渐削弱,需要前瞻性的学术研究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东盟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涉及到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方面,也影响到中国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提出在课堂翻译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国与东南亚文化的比较,以及中国文化的导入,有助于促进东盟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17.
若干留学大国的留学生辅助项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留学大国的留学生辅助项目。研究表明,留学生辅助项目的确能够帮助留学生缩短文化适应期,减弱甚至克服文化冲击带来的各种不适。目前中国大学中,留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辅助项目要么没有,要么非常肤浅,不能满足留学生的现实需要。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留学生辅助指导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比较和借鉴接收留学生的大国比较成熟和系统的留学生辅助指导措施,对我们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留学海外接受高等教育。学生能否做出高回报的海外高等教育决策,与他们对海外高校质量信息的了解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利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2007年对全国东中西7个城市12961名高三学生所做的“留学海外高等教育的看法和意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高中生对海外高校质量信息的重视程度,以及可能影响这种重视程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学生普遍重视海外高校的质量信息。同时,在各种因素中,不同留学付费方式、留学国家和专业选择偏好,以及学生个人特征(如家庭居住地特点、学业自评水平)因素,对学生对质量信息的重视程度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客观分析大学生诚信面临的现实困境,深入剖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所在,进而探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路径,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已经作为我国发展高等教育、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行的关键一步。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此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文化、经济、政治和人才培养四个领域的重要作用,探讨留学生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必要性并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