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学习、评价三个环节,不仅明确教师的教学方向、学生的学习方法,还通过引导式评价、总结式评价等,促进学生学习水平与核心素养的提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情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把握教学目标、完善任务设计、落实多元评价,以确保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序实施。  相似文献   

2.
教、学、评一致性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逻辑.通过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课堂观察等实践活动,给出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建议:学习目标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任务倡导“做事”能力,“教学”必须嵌入“评价”.  相似文献   

3.
单元教学与“教、学、评一致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物质的化学计量”为例进行单元教学实践,从凝练大概念、转化大概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与评价任务、分解学习任务、实施即时评价等角度,探讨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实践表明:大概念是单元教学整体性的核心,“教、学、评一致性”是单元教学有效性的保障,问题链是单元教学连贯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为改变当下课堂的单一评价方式,实现化学教学提倡的“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将评价融入课堂是关键的解决方案。评提供了教与学的质量是否达到了所制定的学习目标的证据,故教、学、评和目标四者间呈交互性关系。以初中化学的《质量守恒定律》为例撰写“教、学、评”案,从制定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到评价任务设计,层层递进,是一种逻辑清晰且操作性强的教学方式,以期为一线化学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新增学业质量标准,提出了“教-学-评”一致性要求。围绕教学设计过程三个核心环节,通过关注学生学习行为表现的学习目标叙写,学习任务设计:以大概念统领价值思辨的学习任务设计,观照课堂学习评价、作业评价、期终考试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设计贯穿教学始终的一致性学习评价链,搭建学习评价框架,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提倡评价先与教学活动设计,实行目标倒逼,评价倒追,教学全程指向学生学习成果,强调教、学、评融合成一个整体.本文以“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例,遵循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学生活动为主线,将评价前置,进行逆向教学设计,以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教学评价思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围绕初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构建展开,并以“三角形证明”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构建,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围绕理解、落实、实现、反思四步骤开展对“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融入化学实验复习,以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点为情境,利用多样评价方式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存在问题;创设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借助实验融合化学核心知识的联系,提升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基本技能、问题探究和实验计算的理解和掌握,建构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学科思维发展。以“硫酸四氨合铜的制备和探究”为例,尝试“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化学实验复习。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提出,能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核心素养为基准,准确制定教学目标,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以教学评价促进教学,形成良性循环的课堂体系。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几点有利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作用的对策,希望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三点共线”复习课的具体案例展示“评、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流程与课堂实操,通过教学环节展示了“评、学、教”能够相互照应、融合,针对及时评价进行有效教学,真正实现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促进“评、学、教”一致的实现,由此引发了对“评、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李永林  刘群 《教学月刊》2023,(Z2):47-51
“教、学、评”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其核心是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对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及教学内容的分析,制订并分解课时教学目标,使其具体化、可操作、可评价,然后设计逻辑连贯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与教学目标对应的学习活动,并依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分析、评价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依托这样的路径,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帮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问题和活动探究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评”一致性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师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三者间具有密切联系,使“教”与“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提高对“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视程度,根据学科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教、学、评”一致性是新课改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实际要求,教师应在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构建起教学、学习和评价一体化的模式,真正达成由“以学促教”“以评促教”“教、学、评同步发展”主要特征构成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双减”政策下,“教、学、评”一致性也要开拓新的路径,从上述背景出发,文章由精准锚定目标、了解学生需求、实施多元评价三个角度入手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4.
教师可选择合适的科研论文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通过视频、问题串、表格等脚手架,引导学生进行概念体系的深度建构、体验经验知识的深度关联、经历试题的命制与评价。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实现科学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5.
“教—学—评”一致是学习任务群的内在要求。以素养目标统领“教”“学”“评”三要素,以任务驱动整合“教”“学”“评”三环节,以评价导向贯通“教”与“学”全过程。以指向“教—学—评”一致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为例,首先要叙写指向核心素养的任务群目标,其次要设置促进学习的表现性评价,最后要设计并开展评价引领的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评”一致性是当前学科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问题提出”作为教学手段、学习目标和评价工具,兼具教、学、评三者功能于一体。在“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中,借助基础性问题提出和发展性问题提出,围绕“以‘问题提出’为教学手段,架构教学活动;以‘问题提出’为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能力;以‘问题提出’为评价工具,分析学习效果”的教学实践,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王盛娣 《湖北教育》2022,(12):52-53
<正>“教-学-评”一体化指教、学以及评价活动都指向相同的目标,即教师的“教”是帮助学生实现目标的指导活动,学生的“学”是实现目标的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是监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活动。教师应在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设置有效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活动,紧扣目标,优化教、学、评的策略。为促进学生主动、高效地学习,笔者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老人与海》(节选)教学中采用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8.
胡梦琳 《湖北教育》2023,(12):50-51
<正>“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思想旨在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即借助评价优化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并且评价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这种教学思想要求教师遵循“学习目标—评价目标—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设计教学活动,即先设计学习目标,确保课堂教学核心、方向正确;然后依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目标,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最后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应嵌入针对教的评价细则。  相似文献   

19.
肖莉 《教学考试》2024,(5):30-33
<正>1.研究背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化学教学要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有效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在“教、学、评”一致性内涵的研究上,专家普遍认同“教”是指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师所表现出的各种教学行为,“学”是为了达成学习目标的学生所付出的各种努力,“评”主要关注过程取向的评价,实现诊断学习结果、调节教学节奏、促进学习的基本功能。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这要求教师从教、学、评三者紧密结合的角度实施课堂教学。现实情况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教”,其次注重“学”,而视“评”为可有可无的教学任务。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的教学为例,谈谈“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