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拉祜族     
<正>“太阳、月亮是最老的人最先看到的;大米、包谷是上的事情最老的人懂得最多。”这是以尊老、敬老、爱老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lan)沧江流域的思茅、族自治州、玉溪地区及缅甸(mian dian)、泰国、越南、老拉祜族自称“拉祜”,有黑、黄、白等支系;史称、他称  相似文献   

2.
拉祜族源于古代南下羌人。羌人拥有许多独树一帜的文化。本文试从历史、服饰、丧葬、宗教信仰四个方面来探讨古羌文化在今拉祜族文化中的遗存状况  相似文献   

3.
拉祜族习惯法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祜族习惯法是拉祜族在生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新陈代谢的,是拉祜族的历史及其所处的时代的产物,它记录着拉祜族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贯注着拉祜族的思想感情,体现着拉祜族的文化心理素质,渗透着拉祜族的宗教信仰,是拉祜族人民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集中表现。拉祜族习惯法作为拉祜族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变异性,它随着拉祜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拉祜族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变迁而变迁。  相似文献   

4.
象征符号是人类文化的普遍特征,其意义具有浓缩性和多意性,在不同的场景下对不同的人的含义是不同的,因而象征意义必须置放在特定文化的语境中加以考察和研究。从宗教人类学的角度,对云南中缅边境拉祜族村寨的宗教信仰进行考察,记录了当地拉祜族信仰系统中神灵、仪式专家以及占卜习俗,展示出拉祜族宗教信仰的独特性和地方性,并试图构建出人——神二元结构的象征体系来。  相似文献   

5.
拉祜族有着丰富的葫芦文化,试从现有的拉祜族史诗中的葫芦神话出发,从人类学的视角来解读拉祜族源远流长的原始葫芦文化在拉祜族的生殖文化、农耕文化和宇宙哲学方面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拉祜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国外,拉祜族研究起步早,论著不少,但在国内介绍不多。在国内,建国后,随着国家重视和地方高校的学者参与研究,整理、出版了大量的文化史资料,为拉祜族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拉祜族的研究主要以社会形态研究为核心。20世纪90年代后,拉祜族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但亦存在着在研究对象的区位、范围、专题方面的失衡和理论建树较为薄弱等局限,必须加以改进,方有利于拉祜族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7.
拉祜族岁时节日民俗是拉祜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生产、生活经验而形成并世代相传而保存下来的,为全体社会成员所认可的行为模式。它是拉祜族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拉祜族的宗教信仰有不解之缘,与拉祜族的社会生产劳动密切相关,与广大拉祜族群众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并紧紧牵连着社会前进的脚步,应和着时代发展的脉搏,伴随着拉祜族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心理、价值取向的改变而变迁。  相似文献   

8.
临沧独特的自然环境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拉祜族人民,拉祜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并在长期的与自然共处过程中形成自己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文化。拉祜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拉祜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伦理意识;拉祜族物质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拉祜族禁忌和村规民约中的生态保护思想。加强对自然生态智慧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亲属称谓系统是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拉祜族亲属称谓系统作为拉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拉祜族亲属称谓的特点是拉祜族的家庭结构、婚姻制度及传统观念的生动反映。通过对拉祜族亲属称谓的分析,探讨其家庭结构及婚姻制度方面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拉祜族聚居在滇西南边境山区,主要分布于澜沧江东西两面的思茅、临沧两个地区。人口约40.9万。 拉祜族的先民属于古代羌人系统,历史上曾长期从青藏高原不断地往南迂徙,最后才逐渐定居到现在这个地方。“拉祜”是自称,“拉”在拉祜语中是“虎”,“祜”则指用火把肉烤到发香的程度,两者连在一起就是以一种特殊的方法烤吃虎肉的意思。因此拉祜族又被称为“猎虎的民族”,主要有“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支系,他们的社会历史、经济形态、语言和风俗习惯等都基本相同,只是某些方言有所差…  相似文献   

11.
关注新时期的贫困 ,深度贫困的拉祜族生活状况和特征较为突出。探求拉祜族贫困原因 ,促进拉祜族发展与繁荣 ,在于拉祜族之外部力量的大力支援与帮助 ,在于拉祜族自身内部创新能力的发掘与培养  相似文献   

12.
拉祜族人生仪礼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祜族的人生三仪礼,是紧紧围绕着人的生命而展开的。关注生命是拉祜族人生仪礼的主题,不同时期,人们对生命的解读不同,反映到人生仪礼上,就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贺开村位于云南省勐海县勐混镇,高山地形,是拉祜、哈尼、傣三种民族组成的一个半山区村寨。笔者在这里针对拉祜族村寨的民俗与教育情况进行了田野考察,当地2008年修通道路,通路之前与外界交往较少,过着高耕火种的日子。随着2007年茶叶市场的兴盛,贺开村"万亩古茶园"享誉全国,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贺开拉祜族村寨迸发出新的文化活力。此次田野考察,笔者和拉祜族人民生活在一起,追求在客观公正的视角下了解当地拉祜族民俗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到当地学校考察拉祜族学生学习生活,分析山区拉祜族教育发展情况,以及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族是文化的栽体,文化以民族文化的形式而存在;文化是民族的标记,不同的文化构成不 同的民族。拉祜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和繁衍生息的岁月 中,拉祜人在创造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同所有事物一样,拉祜族文 化一经产生,就具有自身特性。其主要表现为多样性、流动性、交融性、非均衡性、社会性、创新性、开放性特 点。同时,拉祜族文化是在自身发展与其它文化比较、互助双重改造中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拉祜族建筑文化是拉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迁是当代拉祜族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是文化解构与重构的结果。通过把握拉祜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变迁规律,用文化解构与重构的方法来分析,并以此来促进对当代拉祜族经济社会发展和传统文化变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河西学院学报》2017,(3):93-99
随着拉祜族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拉祜族传统文化遭遇外来文化的冲击,文化变迁势在必行。火塘文化是拉祜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其文化变迁被视作一面镜子,影射出澜沧地区的拉祜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本民族的传统社会文化为适应生态与社会环境所作出的文化调适与变革。  相似文献   

17.
在拉祜族传统文化艺术中,民间舞蹈艺术是拉祜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祜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其主要特点是直接再现生产劳动,反映对生活的回顾,对未来的祈盼与探求。拉祜族民间舞蹈主要有:“芦笙舞”、“摆舞”和“跳歌”三类。千百年来,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许多优秀的舞蹈受惠于独特地理环境的保护,传承至今,成为边地民族独具魅力的艺术珍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较高的审美与研究价值。拉祜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百花园中一簇芳香独具的山花。  相似文献   

18.
在拉祜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中,最受崇拜的是天神厄莎,他在拉祜族的创世纪史诗《牡帕密帕》中,被置于一个中心的位置,赋予特别崇高的地位。他的勤劳智慧、勇于献身、赏罚分明,和蔼可亲的形象是拉祜族先民理想人格的化身,他那无所不能的形象,反映了拉祜族先民征服自然的倾向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和鼓舞了当时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勇气和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在拉祜族的世界里,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既影响到拉祜族对世界的看法.又影响到拉祜族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远古的原始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到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拉祜族的哲学思想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但它仍然进入了现代科学的领域,成为拉祜族文化范畴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0.
澜沧拉祜族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云南拉祜族聚居地澜沧县的二所小学的拉祜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当地汉族学生及山东省济宁市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拉祜族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山东省济宁市学生严重。(2)拉祜族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本地区汉族小学生严重,尤其反映在孤独、恐惧和自责方面。(3)拉祜族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学习不安,恐惧倾向,冲动倾向和总况方面,女生尤为严重。针对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