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道教是我国古代产生的一种民族宗教。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它同儒家和佛教一道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道教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是其对养生学和养生术的研究传播。道教养生是中国古代养生史的一个主流,是几千年来道教养生家们留给后人的一笔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下试对道教养生的产生发展过程略加考辩,划分阶段、指陈特征、论其价值。一、神仙家与养生术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指出:“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而世界上其它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这种不死思想对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李约瑟博士的这个观点是十分精到的,道教养生的产生发展同中国古代这种神仙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联系,中国古代养生是不可能发展到今天所看到的这样一个水平的。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古代数学的神秘文化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数学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它与古人的精神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受中国古代各种神话、巫术思想的浸润,中国古代数学从滥筋之时就被笼罩在神秘文化的帐漫之下。与神秘文化相互交织、相互依托,这是中国古代数学存在与演变的一种基本特征。只有深入到数学文化史的这一层面,我们才能对中国古代数学的缘起、发生、发展直至衰落有一个客观、全面、正确的估计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道教是中国的国教,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部分。道教宫观是道教文化的载体和集中体现,内涵丰富神秘,表现形式多姿多彩。武汉市长春观是众多道观的代表之一。研究长春现道教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问题,找出对策,发挥长春观道教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4.
函谷关历史文化资源是展现中国古代军事、道教、人文发展的一个重要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突出,价值较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在对函谷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函谷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以期为函谷关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其更具有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社会,帝王作为一种公共权力主体和政治角色,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统治和政治关系。帝王被塑造为一切可以政治化的权力的化身。其称谓作为君权文化符号自然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统治和政治关系及其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称谓所承栽的文化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流文化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渗透了中国人的政治、道德、行为、教育理念以及思想方式,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发展伴随着古代中国文明的崛起、兴旺和衰落。对于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体育、游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数学的社会文化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世致用”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实用主义基调。由于这种实用主义过于狭隘,致使中国古代数学呈现出逻辑性差、理论结构松散等弱点。由于未与古代科技建立良好的匹配和互动关系,中国古代数学丧失了一个强大的动力源。受中国古代静态农业文明和封建社会文化思想的制约,中国古代数学一直在常量数学的范畴内徘徊。中国古代数学语言始终囿于汉语体系,对数学的形式化十分不利。一种文化只有是开放的和兼收并蓄的,才会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本文期望从社会文化视角给出“李约瑟难题”的一个解答  相似文献   

8.
基于茅山风景区2007—2014年深度观光旅游、餐饮与养生休闲、中医药健康旅游、道教艺术生产与文化旅游、道教工艺品制作等产业的旅游经济收入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对茅山道教文化旅游产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茅山道教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关联度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特色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以道文化体验为核心推动道教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道教、旅游、文化相互之间的联动。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中国三大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极,道教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道教文化依然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挖掘和弘扬道教文化中诸如"无为而无不为"、"见素抱朴"、"上善若水"、"无量度人"、"性命双修"、"道法自然"等思想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文字作为古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具有相当复杂的历史过程。古代文字是人类祖先智慧的结晶。本文从古代文字产生的历史考证、古代文字产生的途径、古代文字产生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简单梳理,试图追溯久远的中国古代文字产生时期面临的相关问题,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同时也希望能对丰富古代文字的相应研究提出可供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筑文化是多元文化的体现,深受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凝聚着儒家、佛教、道教等文化内涵。本文从道教教义哲理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关系,研究其文化内涵,对科学规划城乡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教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道教文化中的"乐生、重生";"我命在我、不在于天";"神形兼修"等思想浸润着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从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中国传统体育,为多视角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风俗文化论》评介王楠陕西师范大学辞书编纂研究所由已故陕西师范大学辞书编纂研究所所长刘学林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马重奇副教授共同撰著的《中国古代风俗文化论》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计25万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社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审视中国武术文化的根源及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武术文化形成的深远影响,试述古代阴阳学说、五行学说、道家学说、儒家学说、中医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武术文化的密切关系,论证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武术之魂。  相似文献   

15.
“三变”说是中国诗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古人思维方式有密切关系。它比较准确地描述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般规律,对诗歌的发展规律的描述提供一种比较准确的理论模式;同时它也带有机械论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有着丰富的道教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道教名山宫观众多,道教文化艺术体系完整,具有开发道教专项旅游的条件和基础。本文中对河南省道教文化旅游的主题形象定位为"中原仙山,老子故里",为河南省道教文化旅游策划了六个核心旅游产品和两类线路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体育的文化基础“巫术通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一种必须绝对明确自我存在和力量的文化,是一种实现了“人的觉醒”之后才能出现的文化活动,而中国古代发达的“巫风文化”及其影响都是与之相悖的,也是与希腊体育文化基础不同之处,成为直接制约中国体育发展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体育地名不仅是地域方位的符号,更是传统体育文化的折射和活化石。探寻中国古代体育地名的文化渊源,挖掘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并由此分析它的现代价值,对传承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及推进现代体育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古代体育地名渊源于武举体育活动、渔猎活动、军队体育活动、民间娱乐竞技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器械、武士名称、王宫贵族观赏与竞技体育等七个方面,具有延续性、多样性、地域性等文化特征,发挥着历史记忆、文化传播、文化联想等文化功能。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好宝贵的古代体育地名文化,使之发扬光大并赋予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气功的流派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功是几千年来在复杂的中国历史文化环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而形成了各种纷纭的流派与类别。本文在参考大量气功史料基础上,将古代气功从动作、姿势、功能、功法机制、文化形态等各个方面进行分类阐述,力图从各个角度和层次反映中国古代气功文化的恢宏面貌和基本情况。文中引用了不少较为难见的气功史料,可供当今气功爱好者参考;同时,通过对历史上儒、道、释等文化集团对气功的不同态度和行为的探讨,指出:在历史上对气功发展贡献最大的首推道家和道教,其次是医家。佛教中主要是密宗对气功有所贡献,而儒家在这方面的贡献和影响都很微弱,这种现象是发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20.
刘幸  王夏凯 《职大学报》2013,(4):44-47,68
青岛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古时有人称崂山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因此崂山的道教文化也一直影响着附近居民民风民俗的方方面面。崂山脚下的一个普通渔村———雕龙嘴村的丧葬礼仪风俗充分展现了崂山地区民俗中的道教文化因素,客观反映了道教思想文化的生死观是如何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