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国内新旧文化争论的需要,一批以中国传统文化承担者自居的留美青年学人酝酿创办杂志,形成了《学衡》与“学衡派”的基本力量。他们1922年在南京东南大学创办了《学衡》杂志,打出了文化民族主义的旗帜。中华书局负责《学衡》的出版,在危难的时局中出版了79期,是中国民国出版史的“奇迹”。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下,陕甘宁边区的新闻、文化和理论工作者,曾创办了许多报纸和刊物,摘要介绍如下: 《解放周刊》,是一九三七年春创刊于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报,铅印,周刊。一九四一年《解放日报》出版后,即行停刊。《新中华报》,是一九三九年二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报纸,铅印,三日刊。毛泽东同志曾写了《必须强调团结与进步》的文章,纪念该报创刊一周年。《共产党人》,是一九三九年十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党内刊物,铅印,月刊。毛泽东同志曾为这个刊物写了《发刊词》。《中国文化》,是一九四○年一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在延安创办的理论性刊物,铅印,不定期出版。毛泽东同志的名著《新民主主义论》,最早是作为该刊的发刊词发表的。《中国工人》,一九四○年二月创刊于延安,由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编,铅印,月刊。毛泽东同志为该刊写了《发刊词》。《群众报》,是一九四○年三月由延安大众读物出版社创办的、面向边区工农群众的报纸,铅印,周刊。《大众文艺》,是一九四○年四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创办的文艺月刊,铅印;主要刊载著名作家和边区文艺工作者的作品,为边区文化协会的机关刊物。《连队生活》,一九四○年八月由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政治部创办于延安。是面向部队的刊物,铅印,旬刊。《大众习作》,一九四○年十月由边区文化协会延安分会创办,铅印,不定期出版。主要  相似文献   

3.
联共(布)中央1938年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讲到《真理报》时说:“它是遵照列宁的指示,由斯大林、奥里明斯基和波利塔也夫发起创办的。”根据1946年俄文版《斯大林全集》翻译的中文版第2卷383页,有一条注释说:“《真理报》是根据列宁的指示和斯大林的倡议创办的。斯大林作为党的中央委员领导拟定《真理报》编辑方针的工作。”1947年《斯大林传略》出版,其中说:“《真理报》是‘根据斯大林的倡议’出版的,他‘为报纸规定了方  相似文献   

4.
两点小补正     
一、关于基希基希(过去鲁迅译为吉须)究竟是哪国的报告文学家,我们长久以来没有弄清楚。1936年周立波翻译他的《秘密的中国》时说:“基希是著名的德国报告文学者。”195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在《三月的租界》一文的注释中说:“吉须,德国报告文学家。”1976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三月的租界》时的注释中说:“吉须,通译基希,德国报告文学家。”我当时曾写信给人民日报编辑部,指出注释中的小误,  相似文献   

5.
《新闻知识》第三期《论党报进行道德评价的特征》一文中,提到“我们党从创办第一张党报——《热血日报》以来,……”《热血日报》是不是我党创办的第一张党报这一史实,值得商榷。据《新闻学简明词典》记载:《热血日报》是我党出版的第一个日报。但党的第一个日报≠第一张党报。《新闻学简明词典》提供的资料表明:“《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周刊”《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第四章第一节第二目中谈到“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决定出版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向导》是党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两报从创刊时间上,《向导》要早于《热血日报》近三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新闻战线》今年第4期《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现状和发展》一文,提到洪一龙同志介绍的两家早期创办的新闻院、校以后,有“可以说是新中国党的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这一句结论性意见,这是不妥当  相似文献   

7.
采得百花成蜜后,俯仰春秋思起缘2006年,是《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创刊20周年。20年,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回顾过去;20年,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念展望未来。20年来,《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年成史,以史为鉴”(孙家正同志为《年鉴》创办10周年的题词),“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吴冷西同志为《年鉴》创办10周年的  相似文献   

8.
本刊1989年第4期刊登了陈尔泰同志《试论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一文后,同年第6期又刊登了蔡长宁同志的《广播电视“本论”研究浅析——兼与陈尔泰同志商榷》。本期我们再次刊登陈尔泰的《答蔡长宁同志》,同时刊登了雷跃捷同志的《学术争鸣应有科学的态度》一文,对陈尔泰的两篇文章都有所评论。我们认为,陈尔泰、蔡长宁、雷跃捷同志的文章,涉及到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对待学术争鸣的态度等问题,欢迎读者参与讨论。我们的宗旨是:一定要把争鸣引上健康的也就是科学的、民主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我认真读了刊载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第3期上的陈尔泰同志《答蔡长宁同志》一文和雷跃捷同志《学术争鸣应有科学的态度》一文。我赞成雷跃捷同志的观点,并接受他的批评。《学刊》在发表上述两文时加了“编者按”说:“我们认为,陈尔泰、蔡长宁、雷跃捷同志的文章,涉及到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对待学术争鸣的态度等  相似文献   

10.
魄力眼力与远见──谈“20世纪心理学通览”的出版周维强《光明日报》1997年3月1日的“学术新论”专栏发表了申荷永先生的一篇短文《心理学与中国文化》。这篇文章强调了心理学与中国古典文化的内在关联,指出了中国古典文化中所固有的心理学的意义。这个意见是有...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认真制定好“九五”期间国家的出版规划,是今后五年里我国出版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期我们发表了杨牧之同志的《与时代同步认真规划“九五”》一文。作者在文章中就如何制定好“九五”规划,提出了重要的意见。本期“出版论坛”栏目里,我们发表了国家体改委冯...  相似文献   

12.
四陈翰伯同志在抓辞书工作的过程中 ,还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件是1978年春 ,国务院转来邓小平同志的一份批件 ,指示落实《藏汉大辞典》的出版问题 ,同时附来张怡荪老先生一封长信。信中说 ,他早年执教于北京大学 ,后任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20年代末期 ,他看到研究西藏文化的著作多为英国、印度等外国人所著 ,中国人很少研究 ,就立志要编一部《藏汉辞典》,为沟通藏汉文化、研究西藏的学者提供方便。他于1928年在北京开始学习藏文 ,以后到成都创办西陲文化院 ,至1945年编成《藏汉辞典资料本》10册 ;解放…  相似文献   

13.
纪念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建所10周年袁亮编者按:10年前,根据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出版发行研究所”的意见,经李鹏等4位中央领导同志批准同意,建立了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值此10周年纪念之际,我们发表了袁亮同...  相似文献   

14.
一、方汉奇同志在他的《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写道:“《字林西报》停刊于一九五一年,先后出版一百零一年,……是在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一家外文报纸。”这个结论错了。据我所知,1845年在香港创刊的《德臣西报》(China Mail),直到1974年8月18日才停刊,历时一百二十九年。它寿终正寝时名叫《中国邮报》,是1967年才开始改用的。如果说,改了名就不算的话,《德臣西报》这个报名  相似文献   

15.
3月17日,李一氓同志在古籍整理规划会议上印发了一个书面的《关于古籍整理出版的意见》并作了一些补充和说明。《意见》中说,继承和发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即从事中国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是我国精神生产的一件重要工作,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一向十分重视。《意见》说,我国的古典文献数量很大。古人已用“汗牛充  相似文献   

16.
北京图书订货会从1987年创办以来,到现在已办了二十届。订货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年订货量超过二十余亿元,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华文图书市场。在纪念订货会创办二十年时,宋木文同志应《中华读书报》之约,写了一篇文章,说:“图书订货会是中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产物。”“王久安等开创者们以党和政府出版主管部门的政策为依据,经过精心筹划,在1987年5月,首届社科图书交易会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7.
《新湖南》是五四运动后毛泽东主编过的一份革命刊物。关于这份刊物的前身、创刊时间,特别是毛泽东接办的起止期数,长时期以来,在党史研究中、新闻史研究中都众说不一。《党史资料丛刊》1981年第一期上,钟镇藩同志在《毛译东同志创办与主编过的四种报刊》一文中介绍说:“《新湖南》周刊前身是《学习救国报》,从第三期起,毛泽东同志任主编。”《五四运动在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一书中,周世钊先生在《湘江的怒吼》这篇文章内,说《新湖南》创刊于1919年1月15日。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何时知道马克思,建国后经过一些人努力,已将时间推到1899年李提摩太和蔡尔康合作意译颉德《社会进化》一书,以《大同学》名,刊于《万国公报》第121—124册。1987年9月16日陈铨亚在《光明日报·史学》发表《马克思主义何时传入中国》一文,否定1899年说,说首功应归于胡贻谷翻译《泰西民法志》(说是1898年夏出版)。虽然从陈的文章看,其论据是极软弱无力,但周尚文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海人民,1991年)已将之变为肯定的叙述。《中国出版》创刊时开始连载的中国近现代出版大事记,在1991年第6期上说;1898年,“广学会出版英人克卡朴《泰西民法志》,原书名即《社会主义史》。这是在近代中国最早介绍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本书。”依该大事记体例,也是根据这篇文章。三人成虎、曾参杀人,所以值得将其指出。陈的文章说:  相似文献   

19.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出版了一套名为“蓦然回首”的大型系列图书。这套丛书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改革开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其编印质量之低劣、排校失误之繁多,实在令人瞠目。许浩同志和陈安强同志曾专门撰文列举了《墨舞之中见精神》和《禁锢与超越》两书中的失误之处(二文均见《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第4期)。本文仅就《阳刚的隳沉》一书中的谬误略加分析,以做“续貂”。1.丢字漏字。例如:86页“宋鈃、尹文学派”印成了“宋□、尹文学派”;82页“国贼禄蠹”印成了“国贼禄口”;87页“公斡有逸气”印成了“公□有逸气”;130页“一抔之土未干”,印成了“一□之土未干”,“讨武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 ,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历代织绣珍品研究》一书。这本书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黄能馥教授和故宫博物院陈娟娟研究员编著的 ,被列为“九五”国家重点图书。我有幸拜读了黄、陈二位专家的大作 ,参加了该书的出版座谈会 ,听了作者、编辑的介绍和多位专家的发言 ,获得教益的同时 ,心中油然产生了少有的激情。一是自豪的激情———中华民族的文明正式用七千年表述。这几年不时听到过这样的意见 ,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应该向前推 ,但是正式印在书上 ,好像还未见到。十年来 ,我曾参加国家图书奖评奖 ,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