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巧用课文,读写结合,培养兴趣。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中高年级的每一篇教材都有读写重点,在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突出这些重点,做到读写结合。如第七册第五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表述的,并把从课文中学到的抓特点写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作文实践。如学习了《鲸》《雪猴》,就让学生练写《淘气的小猫》《可爱的小狗》……为作文打好基础。 …  相似文献   

2.
一、训练要求及难点分析 本单元作文训练内容是: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做法,观察叙写一种植物。其要求是①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②抓住特点,把主要部分写具体。这次作文的难点是抓住植物特点写具体。 二、突破难点的方法 (一)巧用范文,揭示规律 在出示作文题目,明确这次作文的具体要求后,立即引导学生分析范文《爬山虎的脚》,完成如下填空题,以揭示规律,学习抓住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5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学习课文1~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 ,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二)教学要求1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2 读懂课文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有关爬山虎的特点写清楚的。3 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4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三)教学重点1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2 …  相似文献   

4.
教学要求:1.通过理解课文的词句,了解爬山虎的叶和脚的特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舒服”“均匀”造句。4朗读课文。背诵第3~5自然段。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体会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具准备:投影片、挂图、录像带。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介绍植物的课文——《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一看课题,有的同学就要问了:人有脚,爬山虎是一种植物,它怎么会有脚…  相似文献   

5.
吕春菊 《河北教育》2000,(10):24-25
一、阅读教学与作文相结合   如小语教材第九册中的“火烧云”一文,作者抓住日落时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火烧云。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事物和通过留心周围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并让他们明白事物各有特点,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都要抓住特点来写,只有这样才能形象逼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了课文,正值国庆前夕,我以“礼花”为题,让学生进行观察,把国庆节燃放焰火的场景写出来。学生们积极性很高,通过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观察,仿写相当成功。   阅读…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进而学会作文时怎样开拓自己的思路是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培养学生作文思路的一些做法。 按作者的思路进行仿写。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时,我抓住其中捕鸟一段与学生分析作者的思路,然后按作者的写法进行仿写,这样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鲁迅先生按捕鸟的J顺序,连用“扫、支、撒、看、拉、罩”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投影手段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爬山虎的脚》教学设想富裕县实验小学李新霞本课教学要求: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能力。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有条理、有重点地进行具体描述的写作方法。3.重点学习爬山虎、...  相似文献   

8.
设计独具匠心教学生动活泼──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6课《爬山虎的脚》教例评析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余耀才【教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2.使学生知道怎样抓住特点,具体详细地描写事物。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9.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应注重仿写颍上县新庙职高黄家兴在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中我觉得指导学生仿写,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怎样指导学生仿写呢?回答是仿写必须从实际出发。有不少学生,如让他们从周围常见的事物中选一种来写,但他们往往会觉得无从写起。甚至,会抓耳挠腮,...  相似文献   

10.
从课文中挖掘学生作文的因素,符合“读为基础,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原则。既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学生手头的教材,又能借助学习课文的余兴,唤起作文欲望,让学生愉快作文。利用课文中的作文因素进行习作训练具有德育功能、智力功能和读写功能。一、借鉴性作文因素课文都是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很强的范文,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借鉴的主要方式是仿写。仿写是作文的“阶梯”,它包括仿结构、仿写法、仿体裁、仿中心和仿语言等内容。学了《落花生》,便可仿其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写《向日葵》、《松树》等;学习《黄河象》一文通过栎树,鸵鸟、羚羊等事物间接描写闷热天气的手法,便可让学生仿写一个反映“冬天寒冷”  相似文献   

11.
徐德梅 《山东教育》2005,(28):25-25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并不是具体写爬山虎的特点,而是着重叙事,只是在第二件事中几次写到爬山虎,并且语句含义深刻,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语句揣摩其含义,从而体会到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相似文献   

12.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石家庄市桥西区教研室金玫琳,刘文贞教学要求: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2.抓住重点段落,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3.学习作者细致、全面的观察品质,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抓特点写好片段。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  相似文献   

13.
《爬山虎的脚》教案○王铧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生长特点及其变化,把意思写清楚的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习背诵方法,背诵课文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5.学习“读、画、思、议”的读书方...  相似文献   

14.
一、摹仿作文,激发兴趣摹仿作文,即摹仿课文的结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进行写作。如,教了《高大的皂荚树》、《鸟的天堂》后,老师可让学生抓住课文“动静结合”的特点仿写校园的塔松、自家周围的树木、果林;在教完《燕子》、《可爱的草塘》、《第一场雪》等课文后让学生应用排比、比喻、联想等方法仿写某个季节,学生们都仿写得十分漂亮。二、广闻博记,积累素材新改编教材中的作文训练,有灵活自由的命题要求、新颖多样的作文形式。这不但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除了开辟新的作文训练形式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生活外,…  相似文献   

15.
第七册第二单元教材编排顺序为讲读课文《海底世界》、《观潮》,阅读课文兼习作例文《爬山虎的脚》.独立阅读课文《一颗苹果树的来历》和《基础训练2》.本单元以观察能力的培养为训练重点,要注意把训练重点落实到具体教学中《海底世界》一文训练学生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观潮》一课的训练重点是教给学生对动态事物要按其本身发展变化的顺序来观察,《爬山虎的脚》和《一棵苹果树的来历》则强调重复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基础训练2》第六题是检查学生观察事物能力的作文训练.一、教材简析讲读课文《海底世界》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为孩子们描绘了美丽神奇的海底世界.揭示了海底之谜,是一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典型教材.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如何培养观察能力──《爬山虎的脚》教学谈呼和浩特市新桥小学王春丽《爬山虎的脚》是一篇习作例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这篇文章写了一种叫爬山虎的植物,重点写爬山虎的脚。文章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围绕爬山虎的脚,先写生长地方,再讲叶子的特点,最后突出脚...  相似文献   

17.
朱方萍 《现代语文》2007,(4):111-111
一、学习观察方法,训练“抓住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学习、借鉴。如教学六年制七册《基础训练4》作文题“写一种植物”。习作前,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荚树》,学习作者的两点观察方法:1.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的方法。2.学习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后,因势利导,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观察一种你喜爱的花,观察后写下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红玫瑰:墨绿色的茎上长满了小刺,  相似文献   

18.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以范文引路,实行读写结合,指导从仿写起步学习作文,无疑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那怎样进行仿写,怎样才使仿写真正发挥功效?笔者就结合在日常教学中的经验谈几点。一、学会模仿初学作文者,仿写在于入门,在于悟道,这种仿写是必要的。而向谁模仿?朱熹曾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源自教材,源于阅读。教材中的文章各有特色,学生每学过好的句子、段落或篇章,就要及时运用,加以模仿,借以表达自己熟知的人、事物、景物或阐述自己的观点、感受。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从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这件事中受到启发,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培养一丝不苟、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2从本文中初步学习一些修改作文的方法。3.学习本课的生率新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练习用“受益非浅”、“身临其境”造句。田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联系旧知,解题导人:回顾《爬山虎的脚》一课写的什么事?作者是谁?你知道叶爷爷写的是哪儿的爬山虎吗?(就是叶爷爷自家院墙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引出课题并板书)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80):43-45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直踏遍九曲回旋路,众里寻他千百度,寻找作文教学的生命的原点在何方?蓦然回首,小学作文教学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理性回归到真实的写作,真情地抒发。怎样提高高年级学生真话实写、真情流露的作文水平?教师引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确实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善于观察生活,学会观察要做到处处留心、抓住特点和变换视角;巧用随文练笔,可以仿顺序,仿方法,仿结构,仿修辞;阅读积累,转化成文;笔耕不辍,钟情练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