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些日子,我校备课组内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几位老师分别执教《女娲造人》,意在探讨与交流。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大家的教学设计可谓巧妙灵活,异彩纷呈,都能紧扣神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想象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文本,分析女娲的形象特点。或比较阅读,或联系拓展,或体验想象,让学生充分体会神话作品非凡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讲起希腊神话人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系统性,几乎所有的希腊神话都和宙斯有关,并形成一个以宙斯为中心的神话系统。“神国”中秩序井然,分工各异。中国上古神话虽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等片断独立的神话,却理不出一个神的网络。神们自有所主,各行其事,显得散慢、零乱。当然,流传至今的我国少数民族神话却另具一格,各民族的神话体系相当完整。  相似文献   

3.
生命,宇宙间最神秘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阅历的增多,有时我们会问:生命是怎么产生的?当我们期待着解决这个问题时,却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亚当、夏娃等神话传说遭到了质疑,神话是神话,没有科学依据是站不住脚的。那么生命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4.
【开栏语】 让我们把深情的目光投向远古,去探寻人 类发展的轨迹,在众多的研究与推测中,去了 解我们人类的起源。在人类进化的进程中,去 感知生命力量的顽强,改造自然的伟力,以此 阅尽岁月的沧海桑田…… 【神话传说】 1.女娲造人的神话 女娲觉得太寂寞了,便用泥捏出许多像自 己一样的人;有鼻子、眼睛、嘴巴、耳朵,还有四 肢和手脚。她捏了许多,到最后实在累极了,便  相似文献   

5.
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都是典型的想象作文。如今,古人想象中的航天飞机、潜艇早已问世,这里当然少不了想象的一份功劳。那么我们怎样展开想象,发挥创造力,让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种种可能,提前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呢?一、要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是进行想象活动的直接动力。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用火热的心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用好奇心去探究事物的根源,去挖掘事物的广阔前景。比如看到教室里飞扬的粉笔灰,就会想发明新型的黑板擦。二、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这是写好这次作文的基础。想象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至少目前不存在的事物…  相似文献   

6.
余科峰 《小学生》2010,(1):32-34
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流传了几千年,反映了先民们对宇宙之初最本真的追问和最纯朴而大胆的幻想。笔者认在教学神话时,谈故事和情节,更论语言文字的透析;谈人物的塑造,论人文情感的陶冶;谈多元的理解,论民族精神的舍取。让学生在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中,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7.
《小火炬》2013,(10):32-33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则神话传说:上古时代,神女女娲娘娘用泥土和水制成有黏性的陶土,照着自己的样子捏制了许多小人来陪伴自己,这就是女娲造人的传说,也是陶土最早的起源。说明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就了解怎样用水和泥制造出自己需要的陶器。  相似文献   

8.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产生了太多神话与传奇。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悠悠华夏文明,除了厚重的历史,也包括瑰丽的神话传说。在专门为中国人打造的经典3D玄幻网络游戏《仙侠世界》里,玩家将身处宏大的中国神话背景,经历从混沌  相似文献   

9.
竹山这块土地和人民与女娲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对女娲的感情也是非常独特的。在这里,女娲神话及女娲文化完全被日常化、生活化、世俗化、地域化和节令化了。其融合普及的深度和广度,就是女娲神话和女娲文化在这里延续、普及的深度和广度。综合各种根据,我们似乎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向世人宣布:竹山是最有可能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竹山应该成为女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古代奥运会的起源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古希腊奥运会是何时和如何产生的,已不可考,但是从希腊这个神话王国流传下来的一些传说中,依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关于奥运会的起源主要有三个神话传说。第一个传说,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神话与许多民族的神话一样,以想象丰富著称于世。普罗米修斯造人、盗天火、被宙斯锁在高加索山上的故事,我们中国人也很熟悉。在读这些故事时,人们往往被其中奇幻的情节所吸引,纵横驰骋的想象所左右,似乎神话是纯想象的产物。然而,当我们透过神奇的表层迷雾,洞见庐山真面目时,便不难发现:神思飞腾的古希腊神话和许多文学作品一样,以现实为基础,为现实所制约,并且反映现实。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相关课文:《盘古开关地》、《女娲补天》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神话传说,低年级的小朋友也一定从父母和动画片那儿知道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吧。神话是古代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象,不仅中国,其他国家也有很多动人的传说,比如希腊人民对星星、太阳、河流等自然现象展开的想象,就与中国的神话有许多不同,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日子,备课组内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几位教师共同执教<女娲造人>,教学设计可谓巧妙灵活.异彩纷呈.几位教师均能紧扣神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想象,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文本,分析女娲的形象特点.或比较阅读,或联系拓展,或体验想象,让学生充分体会神话作品非凡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4.
神话反映了原始人的社会意识形态及他们的世界观、方法论。说到神话就势必要提到传奇古籍《山海经》,全书涉及古代地理、植物、神话、古史等方面的内容,是我国神话传说的源头。自然界与社会上出现的吉凶征兆现象都是怪异,山岳神话更是其中最为特别的。汉画像石中的图像可以让我们更加生动地"想象"过去,增强了对文本的感性认识。汉画像石以其特有的形式表达了汉代人的审美观念,更以其丰富的象征形式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精神核心,展现了永恒的生命力量。神话学上,昆仑无论是规模还是特质都属于所谓"宇宙山"或"世界大山",自古以来都是神、人共同追求的理想乐土。当文本与图像碰撞,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古老神话中"昆仑"仙境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具有人与自然、社会矛盾斗争的突出特点,彰显了自然界的强大和恐怖,以及先人的苦难生活和悲剧命运,借此昭示先祖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具有悲剧意识。晋城古代神话传说众多,具有英雄特质的女娲神话、神农传说,以及具有地域特点的有凤来栖、桑林祷雨等,无不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6.
女娲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少数几个以女性为主的神话之一。女娲神话涉及古代人民对人类起源的追问、对婚姻对权力的追求等内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女娲神话与西方同类神话相比,可以发现二者神话内容的差异,这折射出不同的地理特征与民族心理差异。特别是通过比较女娲神话与西方同类型神话中的女性角色,发现中西方女性在其古代社会的地位并不相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能够为当今时代女性的社会发展提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一女娲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作品。最早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了女娲的是屈原的《楚辞·天问》,即“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一句。女娲的功勋的记载初见于《淮南子·览冥篇》,说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至于女娲及其神话的其它记载则多见于《山海经》、《太平御览》、《独异志》等书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女娲神话在先秦属于南系的神话,所以在早期的北方典籍如《诗经》《尚书》等书中,均难找到它的踪迹,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原始女娲神话产生在南方,恰恰相反,我认为原始女娲神话产生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的中原一带。  相似文献   

18.
女娲神话传布各地。在许多地方有关于女娲纪念的文化遗存。探寻女娲神话发生的最初起源,显然是必要的。据《华阳国志》和《水经注》的相关内容,并参考其他文化信息,可以推知女娲神话源生于西北山区。  相似文献   

19.
传统研究多将女娲神话纳入历史框架来梳理其发展与演变,或由此窥探各时期社会状况和民间信仰,或探求女娲神话对中华民族信仰所产生的影响,并不能系统有效地解释看似杂乱无章的女娲神话,甚至会令研究者陷入资料收集和主观臆测的窘境。而实际上,河东地区流传的女娲抟土造人、补天、置神媒制笙簧等神话是其创世神形象在不同地域、不同故事情节下的各种演绎,基本脱胎于源远流长的河东文明。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为这种女娲历史文化价值的考察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先民通过女娲神话,将自身起源一元或二元的问题与自然秩序可改变或不可改变联系起来,集中体现了"土地崇拜"的远古神话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生态学是20世纪西方兴起的一股学术思潮,它把外部环境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纳入到学术研究的范围,以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和人类文明的重新思考引起世人的广泛注意。东方文化系统中的某些观念与其不谋而合,甚至在远古神话传说当中也有这种思想的萌芽。本文尝试从生态学的角度重新挖掘女娲神话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