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缠绵千里     
请允许我不公布这位仁兄的高姓大名。他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平时话很少,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调侃他。他总是憨厚地笑一笑。他算是一个技术干部,大家打球的时候看不见他,喝啤酒看世界杯的时候也没有他。总之,大家发泄过剩精力的场合里都没有他。  相似文献   

2.
其实新闻这东西的确非常奇妙,一般人很难发现它的存在.这就意味着新闻记者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必有与众不同之处.换句话说,新闻记者是用特殊思维方法训练出来的人.刚入行时,到处问人家:你们这里有没有新闻?可是大家都回答说没有.什么是新闻呢?新闻就是大家应该知道、或者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事情.当你去问一个没有受过新闻教育或者训练的人"有没有新闻",仔细想想该叫别人怎么回答呢?假如他的确没有注意到周围有什么新的变化,那他必然是回答没有.如果他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出了某项成果,而这时你去问他有没有新闻,他还是会说没有.因为他并不觉得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新闻.他为此研究花了一辈子心血,这件事对他本人来说,的确不构成新闻.  相似文献   

3.
迈克尔.杰克逊走了,他和那些他曾经创下的传奇,终于成为了神话。也许永远没有人能复制。全球的人都在哀悼这个当之无愧同时也备受争议的音乐天才,尽管所寄哀思各有不同。在中国,他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而在美国,他是陪伴成长的“坏小子”,但不论如何,迈克尔·杰克逊都是那个时段不可取代的流行文化标识。  相似文献   

4.
难非难     
正企业的成功,源自企业家的责任,看他是否可以找到比他自己更强大的人为他服务,而不是其它。有些人读万卷书,结果输了。有的人只读懂了《梦非梦》,结果赢了。我们坚信有些难题只有天才才能帮你解决,只有天才才能做出企业品牌和产品永久的结果,其他人不可能!宇宙把创造和创意设计的权力平等交给了我们每一个企业和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珍惜创造品牌这个权力和机会。当你在创造一个伟大的品牌时,你不要被自  相似文献   

5.
读沈从文     
时代所能影响到的,更多的是一群平庸的作家。而一位作家——即使是一位天才的作家——想影响他所置身其中的时代,更是天方夜谭。一位天才的作家总不在当下的时代里。相反对时代有所影响的作家,怡怡是平庸的作家,因为他的平庸正好与时代的平庸合拍。每个时代都是平庸的。如果我们觉得某一个时代才华出众,无非是被我们发现了的几个不平庸的人给我们带来的错觉——我们把几个不平庸的人看成了那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6.
钢琴上了船,出了德国边境,入大洋,经上海,过长江,一路海运回到重庆。从这天起,沈文裕的一切都在往坏里变。 之前,他是神童、天才钢琴家,留学汉诺威,拜师凯沫林,还是英国皇室、巴西贵族的宠儿,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大赛的冠军。2005年回国之后,他在北京大兴区一个3层独栋建筑的地下室里,一个人弹着他价值126万的斯坦威钢琴,没有他想象中的名气,没有听众。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2004,(20):38
"毕加索是西班牙人,我也是;毕加索是天才,我也是;毕加索举世闻名,我也是."--达利 从来没有一位艺术家像毕加索那样对后世造成了普遍的影响.他创作范围、艺术风格超乎寻常的宽广、多变,以至于近百年来西方重要的艺术流派,几乎没有一个不是肇始于他,或被他吸收而善加利用.许多重量级的艺术家,因为他而改变了观察世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难非难     
《声屏世界》2013,(10):150
企业的成功,源自企业家的责任,看他是否可以找到比他自己更强大的人为他服务,而不是其它。有些人读万卷书,结果输了。有的人只读懂了《梦非梦》,结果赢了。我们坚信有些难题只有天才才能帮你解决,只有天才才能做出企业品牌和产品永久的结果,其他人不可能!宇宙把创造和创意设计的权力平等交给了我们每一个企业和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珍惜创造品牌这个权力和机会。当你在创造一个伟大的品牌时,你不要被自己的一大堆成见束缚住自己,这样的话你就放弃了创新和发现。  相似文献   

9.
一种期刊,就像一个人.应有鲜明的个性。否则,难以给人留下印象。期刊最忌平淡。平淡,就是没有特点.就是多余。“没有他,大家也都这么过”,所谓增之不多,去之不少,这样的期刊是可悲的、没出息的。  相似文献   

10.
北宋大家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以一个早熟天才因后天不努力学习培养,最终灵性泯灭的事实,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智慧来自勤奋,一个人天赋再好,仍需勤于学习培养。读6月2日上海《新民晚报》第9版,有一篇题为《请关心“童星”》  相似文献   

11.
文学书简     
二十二……不要迷信天才。写东西前,不必先自问:“我有没有创作的才能?”既然你有相当的生活积累,有驾驭文字的能力,有写作的冲动,那就开笔写吧。佛说:“众生皆有佛性。”我说,每个正常的人脑子里都有文学细胞,只要条件许可,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都可能写出文学作品。文学大师们可能有天才。但他们总不承认。鲁迅就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列·托尔斯泰也说:“天才,就是一分灵感加九分勤奋。”  相似文献   

12.
说起吴锦才,有些熟悉他的人笑着摇头。 因为他有一系列的“不会”:不会游泳,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骑自行车。一套广播体操学了很长时间,也愣是没有学会。 可谈到如何当一名好记者时,大家都说,要做名记者,学学吴锦才。 第一快手 吴锦才在新华社国内部素有“第一快手”之称。 走路快,说话快,读书看报快。连用一个手指头在电脑上  相似文献   

13.
大凡开会,总有人念稿子.当年可不是这样的.不信,你读一读《毛泽东选集》,那里面所收的讲话稿,能让你一下子感受到会场的气氛.这是不用稿子讲话留下的痕迹. 我见过毛泽东演讲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在延安窑洞外面,小凳子上放着茶缸,毛泽东扳着手指头,正在一二三四地侃侃而谈.其实,老一辈革命家讲话都不兴念稿子.就说陈毅元帅吧,那简直是一个天才的演说家.凡是听过他报告的人,对他的渊博的学识、风趣的语言、豪爽的性格,都留有深刻的印象.据说有次他做报告,面前放着一张纸,人们都以为是发言稿,后来发现上面一个字也没有.陈老总的解释是:"我是怕有人说我不认真,才放上一张纸的.我自己说我想说的话,要啥子稿子嘛!"  相似文献   

14.
尼采是一个怪人,一个狂人。狂人的另一面,常常又是天才。说尼采是天才,一点不假,他二十多岁在巴泽尔大学尚未取得学位前,就因对希腊罗马古典和语言学的精深造诣,被学校破格聘为教授。如此年青而且未得学位的人当教授,实在是德国历史上的第一人。由于这样特殊的禀赋,使他傲视群伦,在他眼里的人全是“庸  相似文献   

15.
对于渴望成功的朋友来说.大家都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天才就是努力”这样的劝告.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又有这样的困惑.明明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最后却还是一无所获或收效甚微。这使人不禁怀疑真的只有努力就可以了吗?  相似文献   

16.
乔布斯是个传奇,没人能否认。天才、圣徒、纯粹、狂热、恶魔、傲慢、孤僻,暴躁……最好与最坏的词都可以套用在他身上,并不让人觉得突兀。究竟是什么铸造了乔布斯这样一个不明生物?  相似文献   

17.
论百读不厌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讨论会.讨论赵树理先生的《李有才板话》。座中一位青年提出了一件事实:他读了这本书觉得好.可是不想重读一遍。大家费了一些时候讨论这件事实。有人表示意见.说不想重读一遍.未必减少这本书的好,未必减少它的价值。但是时间匆促.大家没有达到明确的结论。一方面似乎大家也都没有重读过这本书.并且似乎从没有想到重读它。然而问题不但关于这一本书.而是关于一切文艺作品.为什么一些作品有人“百读不厌”.另一些却有人不想读第二遍呢?是作品的不同吗?是读的人不同吗?如果是作品不同.“百读不厌”是不是作品评价的一个标准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索一番.  相似文献   

18.
彭元华被人称作天才,这称谓不仅仅源自他13岁就跨入大学的光环。先后领军西门子和MTS(默洛尼)中国信息化,彭元华用自己的经历演绎了一个天才CIO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9.
网络视频是大家都喜欢的东西,对于网迷来说,都会有从网上下载网络视频的经历,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尴尬经历:用了N天才下载完成的网络视频,并不像影片介绍的那样清晰、好看;或者影片已经下载了99%了,却突然不能下载了,结果几天的努力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的博弈理论描绘了一个非合作的纳什均衡:买卖双方都讲信用,大家利益均沾,但没有暴利;买卖双方一个讲信用,另一个不讲,结果不讲信用的人得了暴利,讲信用的吃了亏,于是双方开始互不信任,都不再讲信用,结果大家都没有利.市场交易因此萎缩,博弈陷入了所谓的"囚徒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