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亦平 《武当》2009,(7):44-44
有关张三丰其人其事,在史料中有不同的记载与说法,颇多传奇色彩,但他的句字是与明代武当山道教的兴盛联系在一起的。相传,张三丰在武当山修道多年,开创了内丹之新理路,对推动道教思想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清代李西月编《张三丰先生全集》为例,来展示张三丰内丹道之特点。  相似文献   

2.
陈禾塬 《武当》2006,(7):43-45
我曾经到过武当山不同的宫观请教道士们的内丹修炼方法,均答之曰“丹道”。因此,为了区别于道家普遍的、不同门派的内丹修炼方式,我们将武当山的内丹修炼名之曰“武当丹道修炼”。武当丹道修炼,虽然也包含了“内丹”与“外丹”两方面的修炼,但与道家历史上的内丹和外丹修炼已有  相似文献   

3.
杨立志 《武当》2004,(9):60-62
武当山古建筑群是著名的道教文化结合的典范,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敖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古代的建筑师在设计武当山景观时,主要是基于道教“太和”的观念。明成祖大修武当山宫观时曾下圣旨说:‘武当山,古名太和山,又名大岳。今名为大岳太和山。  相似文献   

4.
《武当》2010,(7)
武当山道教学院是由湖北省道教协会主办的,由武当山道教协会承办的一所三年制道教大专学校。武当山道教学院由湖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主管,十堰市、丹江口市民族宗教局协助管理。武当山道教学院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静乐宫旁,经武当山道教协会从2004年春开始筹办建设,历经4年努力,于2008年9月第一期工程基本竣工。  相似文献   

5.
《武当》2010,(7):F0002-F0002
武当山道教学院是由湖北省道教协会主办的,由武当山道教协会承办的一所三年制道教大专学校。武当山道教学院由湖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主管,十堰市、丹江口市民族宗教局协助管理。  相似文献   

6.
《武当》2011,(9):2
7月2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在丹江口市委书记郭新明等有关领导陪同下,视察了武当山道教学院。视察过程中,张怀西一行查看了教学设施及净乐宫,认真听取了武当山道教协会、武当山道教学院关于学院建设及开办情况的汇报张怀西希望武当山道教学院要把培养爱国爱教、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道教人才  相似文献   

7.
赵德贵 《武当》2009,(9):45-47
吕洞宾(755-?),生于唐末,中年于长安道中遇钟离权,受钟离权“点化”,得授内丹秘诀,终成一代宗师。 吕洞宾的内丹理法,独成体系,其精微透彻之处,达到了无上的境界,从而为宋元时期内丹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道教的发展,内丹学说后分为南宗北派。南宗张紫阳,北派邱长春,都得到了吕洞宾的亲传,皆崇奉吕祖为祖师。  相似文献   

8.
李志斌  张涛 《武当》2008,(7):46-48
内丹修炼是道教中后期修道方法的主流,它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技术程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丹学体系:这个体系也是当今气功学最霞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又是武术内功学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在历史上,武术对道家众多的流派及学说都有不同程度的采纳或融合,但与武术关联最密切的就数“伍柳”这一派。  相似文献   

9.
张华鹏 《武当》2004,(4):59-59
作为道教圣地、内家功夫发源地的武当山,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人们很难想象,地处丹江口市的武当山区还是“陶均”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10,(11):F0002-F0002
2009年10月14日上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应武当山道教协会和武当山道教学院之邀,给武当山道教学院学员和武当山道众作“《道德经》与和谐社会”课题演讲,任法融会长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循序渐进地论证了《道德经》思想对于构建人类和谐社会的意义,并强调其与道教的密切关系,倡导坚持爱国爱教,竭力为推进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刘伟 《武当》2012,(10):3
三元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道场,上个世纪60年代,因丹江大坝蓄水而淹没。为了更好地弘扬武当道教文化,打造武当山水一体的优势资源,武当道协拟重建三元宫。9月14日下午,武当山道教协会在武当山道教学院内举办了恢复三元宫等古建筑宫观论证会。由丹江口市民族宗教局牵头,丹江口市部分道教文化学者,以及相关历史、建筑、民俗文化等方面专家参加了座谈。专家们齐聚一  相似文献   

12.
徐丹生  张耀行 《武当》2006,(6):49-50
中国传统医学与道教间,两者存在着历史的、紧密的、广泛的联系,道教的理论基础——黄老思想,渗透到了中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各个方面。武当山作为中国最大的道场,历来把通晓医术、救治百姓,当作道人们重要的修道行善行为之一。由于宗教和地域等方面的影响,使武当道教医药在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上具有自己的特色。武当道教医药在讲究辨证思维的同时,更加注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重视对人的心理调节;用药来源具有鲜明的武当山地域特点。这些特色对研究武当道教医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谭大江 《武当》2008,(2):55-56
记得那是2000年春夏之际,德国波恩的何静文女士(这是她的中文名字,她的德国译音名字叫嫡芝娜)第一次到丹江口市来拜访我,她是为了解武当道教乃至中国道教,了解中国道家文化来的。自那以后,她每年总会领着德国的参访团来武当山一二次,同时也会请我到武当山为德国朋友们介绍武当道教,介绍武当文化,介绍中国传统的道家养生文化。八年来,我们建立了很诚挚亲密的友谊。  相似文献   

14.
《绿野仙踪》是清中叶一部以神仙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曾被人们视为“奇书”。此书以主人公冷于冰访仙求道终于修炼成仙的故事为主线,较广阔地描绘了清中叶的社会生活,民俗时尚,全书充满神秘怪诞的情节与色采。值得注意的是此书在叙述冷于冰访道求仙的过程中,对道教“内丹”的理论与方法有较详细的叙述。将这些论述与道教内丹的主要著作如后  相似文献   

15.
武术内家拳与道教同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家拳拳理的核心思想即道教的"道"的核心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习练或研究内家拳,最重要的目的是修身养性,领悟经典传承。道教内丹之学,源远流长,其养生观是一个注重有机整体的体系,是科学的养生观;内家拳的拳理体现出许多道教内丹养生思想的生命观和修持观,其精髓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武当山武术活动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认为:武当山先民为武术的产生储备了先决条件;原始战争是武当山武术产生的动因,“干戚舞”是武当山武术诞生的标志;巴人“巴渝舞”是武当山武术活动的一大亮点;楚人“武当”,促使了武当山武术技击体系初步形成;从武术活动的群体、功能上来看,武当山武术活动主要有:军事武术、民间武术和道教武术等活动。  相似文献   

17.
陈禾塬 《武当》2005,(2):64-64
大量史籍证明,陈抟隐居武当山九室岩,内丹修练二十余年,著有《九室指玄篇》、《入室还丹诗》等内丹名著,后又隐居华山少室山,并仙逝于此。然而,九室岩究竟在何处?至今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8.
《武当》2000,(12):66-66
武当山是中外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是“玄天真武上帝”修仙得道之处。  相似文献   

19.
《武当》2006,(9):I0003-I0003
7月25日,原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庄炎林在北京中南海会见武当山特区管委会主任李发平。李发平介绍了武当山的发展状况,并就武当山风景区招商引资等工作进行座谈。庄炎林指出,道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武当山作为道教名山,在东南亚有重要的影响,要把发扬光大民族之根道教  相似文献   

20.
静乐宫     
《武当》2011,(5):2
武当山道教学院第二届大专班开学典礼2011年3月8日上午9时许,武当山道教学院第二届暨今春2011届大专班新生入学开学典礼上,道教学员们身着整齐的道装举行了庄严的"我们爱祖国"升国旗仪式。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湖北省民宗委、湖北省道教协会、十堰市政协、郧阳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