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乐记》、《乐论》是中国传统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礼乐教化”的认识上,这两本书无疑具有经典意义的。儒家音乐美学由孔子发端。他极为重视音乐的人文精神和政治伦理功能,提出了“事君”、“事父”和“尽善尽美”的音乐美学思想。孔子奠定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后经公孙尼(公元前五世纪)作《乐记》、荀子作《乐论》而形成极完整成熟的儒家音乐思想体系。儒家的音乐美学基  相似文献   

2.
荀子作《乐论》,集中阐述了儒家的音乐理论,然而音乐在儒家的思想中并不具有独立的地位与价值,音乐是附属在儒家伦理学之中的。荀子赋予音乐以深刻的伦理价值,重视音乐在道德建设过程中的特殊功用,并将伦理作为音乐评判的根本标准。荀子音乐思想的伦理学维度既使得传统儒家极其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但又忽视了音乐自身的审美价值,阻碍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动荡,各大学派的思想家纷纷从各自所代表的的阶级利益出发,提出不同的政治观点,学术理论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音乐作为政治文化艺术形态的一部分,也成为了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简单辩证地介绍了先秦时期孔子的音乐思想以及《乐记》和荀子《乐论》中的音乐思想,使我们对先秦儒家音乐思想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乐记》、《乐论》是中国传统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礼乐教化”的认识上,这两本书无疑是具有经典意义的。儒家音乐美学由孔子发端,他极为重视音乐的人文精神和政治伦理功能,提出了“事君”“事父”和“尽善尽美”的音乐美学思想。孔子奠定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后经公孙尼(公元前五世纪)作《乐记》,荀子作《乐论》而形成极完整成熟的儒家音乐思想体系。儒家的音乐美学基本立足于统治者的立场,总体上由两条互补的基线构成,一是由孔子的音乐“事君”思想被提高和普遍化为“乐与政通”的政治型音乐美学形式模式;二是“事父…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第一篇音乐美学专著《乐记》是在荀子《乐论》的影响下产生的,它从"情感与艺术"的关系、"礼乐关系"及"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三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荀子《乐论》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荀子是我国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乐论》是一部阐述其音乐思想的重要理论著作。在这部著作中,荀子从"性恶论"出发,礼乐并重,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音乐思想,主张以音乐来陶冶人的情感,使人成为高尚的人,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荀子的音乐思想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滁州学院学报》2016,(4):88-90
荀子的音乐哲学观是在继承先秦音乐思想、孔子音乐思想、道家音乐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并发展的,其音乐哲学观具有十分完整、严密的体系。荀子在他的《乐论》中详细论述了音乐哲学观多方面内容,在《乐论》中他道出了前任所没有道出的音乐哲学思想及音乐美学特征。《乐论》在整个古代音乐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音乐思想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也直接影响音乐的发展。以往我们对其音乐思想研究欠深入,评价也失之偏颇。故有必要对其重新评价。一、董仲舒音乐美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自先秦始,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各家学派在思想领域展开激烈的论战,同时在音乐思想上也各持己见。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只有儒、道两家。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从《国语》《左传》等史料看来,在西周、春秋时期就趋于成形,至春秋孔子时,已粗具规模,荀子的《乐论》又加以补充,至西汉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基本成熟、定型。这一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最主要的代表有:以《乐记》为  相似文献   

9.
阮籍乐论并不是儒家乐论的简单重复,它在魏晋音乐理论发展史上是具有中介地位的.虽然它也十分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但另一方面又认为最好的音乐乃是平和的音乐,音乐应以欢乐为美而不应以悲哀为美.很明显,它已对儒家乐论作了玄学化的改造.阮籍乐论代表着魏晋时期儒家乐论向玄学乐论的转关,对嵇康乐论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目前学术界对阮籍乐论的创新成就普遍估计过低,这是很不公允的.  相似文献   

10.
董仲舒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也直接影响音乐的发展。以往我们对其音乐思想研究欠深入,评价也失之偏颇。故有必要对其重新评价。一、董仲舒音乐美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自先秦始,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各家学派在思想领域展开激烈的论战,同时在音乐思想上也各持己见。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只有儒、道两家。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从《国语》《左传》等史料看来,在西周、春秋时期就趋于成形,至春秋孔子时,已粗具规模,荀子的《乐论》又加以补充,至  相似文献   

11.
荀子和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乐论》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都提到了音乐教育能陶冶人的性情,能导引志向,提倡音乐的中和之美。荀子音乐教育偏重音乐的政治教化功能,亚氏则提倡音乐是供理智闲暇时的一种享受。对青年进行音乐教育应有选择、要适度。他们音乐教育主张中的异同,对现今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荀子在文艺方面对先秦诸子的文艺观进行了批判的吸收,成为当时文艺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乐论》、《礼论》、《天论》、《劝学》等著作中对文艺的作用、特点以及批评标准等问题都作了深刻的论述,其思想的深刻和见解的独到远远超过他的所有前辈。“教娱统一”的文艺观谈到文艺的社会功能时,有的论著认为,荀子强调音乐文艺的教育性而否定音乐文艺的娱乐性。这是一种误解。荀子认为音乐文艺有其教育功能,也有其娱乐功能,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从音乐的起源来说,荀子认为它一开始就和娱乐性结下了不解之缘。音乐文艺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总是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服务于人的社会生活的。从人的社会生活角度看,人们为了调节身心、活跃情绪、丰富生活,从而创作了种种乐曲。对于这个  相似文献   

13.
《荀子·乐论》中曾说:"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就是说音乐对人的教化是迅速而深刻的,它是靠对人的陶冶而不是靠外在的规范和限制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和欣赏是音乐学  相似文献   

14.
三、荀子的《劝学》荀子(公元前286—238)名况,又被称为荀卿、孙卿,战国时赵(今山西安泽县)人,是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著有《荀子》一书。荀子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学派(主要是儒、法两家)的观点,综合研究,建立了一套以儒家学说为体,  相似文献   

15.
荀子《乐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研究者对《荀子.乐论》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荀子与墨子对待“乐”的态度,以及荀子《乐论》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作用。虽然荀子并没有直接论述文学的作用,但是他论乐的方式和思路都启发并影响了汉代学者们的思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左氏春秋》在三方面启发荀子(《乐论》)。首先,音乐贵平和。《左传》叙述以和为名的良医类比音乐与医药,晏婴主张主张调和五声令人心平德和;泠州鸠提出“和声”入耳藏心,反对乐音过度强弱。荀子亦重和亲、和敬、和顺。其次,音乐产生伦理政治效益。晋侯为言音乐稳定德性,士Wei强调“乐和”则可用。荀子洞察音乐中平可使人民谐协。第三,音乐披露国家境况,如吴国公子季札从《郑风》侧重男女琐事而正确预测郑国将亡。荀子主张“和乐而不流”,以“流”形容郑国音乐式的淫荡。  相似文献   

17.
诸祖耿先生说:“故曰”一语,不能认为就是注家的话,有时候是作者的自语。如《乐记》这篇东西,出自荀子的《乐论》,小戴礼《乐记篇》是对荀子乐论的发展,但原话有许多未动。后来司马迁作《史记》,有《乐书》一篇,不过是《乐记》的传承,从其中的语词便可看出“故曰”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8.
荀子在文艺方面对先秦诸子的文艺观进行了批判的吸收,成为当时文艺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乐论》、《礼论》、《天论》、《劝学》等著作中对文艺的作用、特点以及批评标准等问题都作了深刻的论述,其思想的深刻和见解的独到远远超过他的所有前辈。谈到文艺的社会功能时,有的论著认为,荀子强调音乐文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经孔子到荀子不断地得到深化与丰富,最后总结在《乐记》这本音乐美学里程碑式的著作里。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与衍革,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依然渗透到今天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的创作和审美中。作为现代人,我们不能固守传统,只有取传统之精华而去其糟粕,随时代的变革发展,我们才能刀:拓出新的美学思路,建立中国新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乐论》荀子篇名。战国荀况为驳墨瞿《非乐》而作。认为音乐是人情之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他强调音乐的作用“可以善民心”,“移风俗”,使“行列得正”、“进退得齐”。认为中平、肃庄的音乐能导致“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