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漫画与幽默     
禁止游冰在法庭上,法官问被告:“当原告下河游泳的时候,你为什么趁机偷走了他的衣服?“”要知道,那个地方是禁止游泳的,法官先生。”律师的自由“你是骗人的!”辩护律师向对方律师大喊。“你是说谎的!”对方律师指责说。法官用小木槌猛敲一下,凛然道:“现在表明了双方律师的身份,继续审案吧。”刀子法官问嫌疑犯:“你见过这把刀子吗?”“当然!”“这么说你认得这把刀子?”“一连三个星期了,您每天都把它拿给我看,我怎么会不认得它呢?”改行法官:“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我不想再在这里见到你了。”小偷“:怎么,先生,你要改行吗?”恶棍是谁乔治…  相似文献   

2.
不管你的生活态度多积极,你仍然需要处理好那些消极思想,我有两个办法去应付它们。一个技巧是:当意识到脑海中闪过一个消极念头时,我就对自己说“啊,这个想法从发里来的?我可不想纠缠于这种思想,我还是想些别的东西,别的更为积极的东西吧。”  相似文献   

3.
赵贵急急走了进来,禀报:“老爷,我们已将你死的消息传遍了太原城。”张百万一听,大喜,连声叫好:“好!好好好!”管家试探着问道:“老爷,难道你真要装死?”张百万说:“事到如今,我不装死能行吗?那狗官借和尚被杀之机,想吞下我的半个家业!昨个他给我定了5大罪状,想洗清哪一条也得一万两银子!这个狗官,每遇到案件都是故意延缓案情,拖着不办,而是吃了原告吃被告,想点儿生法儿捞银子。不过也好,我今年已六十五岁,人间的事看遍了,阴间的事儿一点儿也不知道。现在那狗官向我狮子大张  相似文献   

4.
难在何处     
美国有个名叫琼斯的新闻记者,极为羞怯怕生,有一天他的上司叫他去访问大法官布兰代斯,琼斯大吃一惊:“我怎能要求单独访问他?布兰代斯不认识我,他怎么肯接见我?” 在场的一个记者立刻拿起电话打到布兰代斯的办公室,和大法官讲话:“我是明星报的琼斯,我奉命访问法官,今天能否接见我几分钟?”很快,他放下电话,对琼斯说:“你的约会安排好了。”  相似文献   

5.
秦友苏 《传媒》2001,(7):50-51
这家杂志社的朋友对我说“你就再写一篇吧!”随后赠送一些令人感动的鼓励的话语,使我这个提起笔来就不知怎么写的人也就咬住了牙:“写吧!”本来,用文字倾吐一下我与新闻界朋友们的友情,也是我的一个常有的念头。 前几个月里,就有记者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管”他们了,并直言道:“人家说是你自己不  相似文献   

6.
提问的技巧     
现在有的年轻的记者(通讯员)在采访中提问时,象警察查户口,或象法官审理案件,你问一句我答一句。例如当采访得金牌的运动员时,总是千篇一律地问道:“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答曰:“我什么也没想。”当采访合已救人的对象时,又总是问:“你当时想到了什么?”答道:“没想什么”。显然这样的提问,是很难收到预期的访问效果的。对此,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烟瘾很大的教徒问牧师:“祈祷时能抽烟吗?”牧师答道:“不能。”这位教徒不死  相似文献   

7.
陈明远说,有一次他问郭老(郭沫若):“您写诗向报刊投稿以后,编辑部改不改?提不提意见?退不退稿子?”这个十足孩子气的问题把他逗乐了。他笑着反问我:“假如你来当编辑,我的诗稿落到了你的手里,你怎么处理呢?”我认真  相似文献   

8.
英国一个法庭上,一位中年妇女正与丈夫闹离婚,理由是她丈夫有了外遇。法官问道:“尤斯太太,你能不能告诉法庭,与你丈夫私通的‘第三者’是谁吗?”尤斯太太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她就是臭名远扬、家喻户晓的足球。”法官听后哭笑不得,只得劝道:“足球非人,你只能控告足球生产  相似文献   

9.
父:小明,你的作文怎么得了个“○”分? 子:老师说我写的尽是假话。父:谁教你那样写? 子:爸爸,就是你呀! 父:胡说! 子:你忘啦,上个月你在报上发表的马书记退礼品不就是假的吗? 父:哎呀,你,你,你这孩子……! “白字佬”训娃父:宝宝,用“贪梦”这个词造个句听听。子:爸爸,不是“贪梦”,是“贪婪”。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04,(1):42-42
星期天下午,新任部长正和当地的法官谈话。部长问:“你觉得我的首次讲话怎么样?”法官说:“您只有三件事做得不对。首先,您是读的稿子;其次,您没有认真读;再次,它根本就不值一读。”  相似文献   

11.
看到这个题目的读者都很惊奇:你不是在以前的文章里,曾经强调:“酒香也怕巷子深”吗?你不是提倡“好书更要营销”吗?没错.我确实一直这样认为.但是,最近遇到了两件事情,让我有了更深层、更全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这条线是我跑的,怎么发了他的稿件?”作为报纸的编辑,我常常“聆听”这样的责问。在报社食堂的餐桌上,同人们也可以耳闻这样的争论——一个说:“这个行业历来是我联系的,你怎么跑去采访了?”另一个则“针锋相对”:“你包打‘天下,’包得了吗?”责问是否有理,争论有没有必要,谁来主持公道?对于这一切,长期以来,在我们新闻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3.
高峰  了了 《出版参考》2007,(1):14-14
有一次。我请朋友吃饭,席间揶揄几位做法官的朋友:“都说你们是‘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真羡慕你们的口福啊!”没想到他们几个却一脸无奈。倒出了一肚子苦水:“你以为我们愿意这样啊。现在吃饭都成了苦差事,不去都不行。”这让我很诧异。不过回过味来想想也有道理.天天吃喝。换谁都会烦。  相似文献   

14.
“为了帮助你成为中国首富,我还得教你一招。”诸葛亮沉思了好久,抬头对刘备说,“有了目标,有了战略构想,你还需要懂得怎样去实现这个战略。” 刘备心想,幸亏我没有付费,否则这后半截就出不来了。于是,他问:“怎样去实现这个战略构想呢?” 诸葛亮说:“实现这个战略构想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你需要处理大量的事务,所以你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时间管理技巧。”  相似文献   

15.
幽默短篇     
《大观周刊》2006,(40):F0003-F0003
最后一顿饭“在把你送上电椅之前,你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吗?”法官问一个死刑犯。 “是的,法官阁下,我想让我的妻子再给我做最后一顿饭。吃了它我一定会更加愿意去死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慎重地审理受到各界关注的“新闻官司”,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新闻纠纷审判合议庭。这个合议庭是怎样开展工作的?法官们是怎样办案的?《发生在新闻官司背后的故事》一文将告诉你个中详情。  相似文献   

17.
农业部部长助理左叶同志对新闻记者吼了一声“你重要还是我重要?滾出去!”“你重要还是我重要?”新闻記者应当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世界》2007,(6):24-24
“亲爱的,你要做爸爸了,孩子的预产期可能是你的生日,你幸福吗?”我幸福吗?亲爱的,我为了这个小子已经等了30年了,你  相似文献   

19.
“真有你的,山杉!”1988年初春,在中国美术馆三楼展厅,“白山杉南极考察纪行摄影展”上,我们又见面了。见了面,我就想捶她一拳。又一想,都不小了,干嘛呀!于是学会了收敛。两三年,我们没见面了。这次我才发现,南极一趟,山杉依然是山杉:没有流曳的风韵,没有拂人的妩媚。有的,只是她之为她的独特的蕴藉:平实、纯朴,永远地给你一种年轻的动感,永远地让你觉得,她,是“春天里的一把火”。我完全可以正儿巴经地问她:“去南极的念头因何缘起的?”是不是活腻味了,也想来点儿探险?”可我什么都没问她。我和她,一问一答显得多余。我甚至觉得:什么都不说,才是我们俩在一起的最佳意境。该说的,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全说尽了。  相似文献   

20.
精神契约     
正有这样一个故事,1935年的冬天,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一段日子。这天,在纽约市一个穷人居住区内的法庭上,正在开庭审理着一个案子。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她衣衫破旧,满面愁容。愁苦中更多的是羞愧的神情。她因偷盗面包房里的面包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了法庭。法官审问道:"被告,你确实偷了面包房的面包吗?"老太太低着头,喂懦地回答:"是的,法官大人,我确实偷了。"法官又问:"你偷面包的动机是什么,是因为饥饿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