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大环境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报纸如何尽可能办得活些?我认为办法之一,是把指导当前工作的新闻版与副刊版适当区别对待。新闻版应当求稳求深;而文艺、理论、社会生活、国际副刊等版面可以适当放开些,办得更活些。一、对副刊的领导要不同于对新闻报道的领导方式党报的副刊,当然与一般文艺刊物、学术刊物有所不同,它对社会的影响比较  相似文献   

2.
企业报副刊在读者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1990年3月份安钢报搞了一次民意测验,从中发现,读者看报的顺序一般是先一版后四版或者先四版后一版(一版是要闻版四版是副刊)。由此可见,企业报副刊的传播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办副刊的编辑、记者们,应该把副刊版面内容办得更接近现实,贴近生活,适应读者。不能说副刊追求趣味性、可读性、知识性不好,也不能认为副刊求博、求奇、求杂欠妥;而应当让所致力的这一切,首先建立在思想性之上。安钢报的副刊主要有文艺版,文化生活版,科普天地版,双文明好人好事版,广采博闻版;有时  相似文献   

3.
文艺副刊,是一张报纸不可或缺的内容。有人说,一张报纸能否抓住读者,就看它的副刊办得活不活、好看不好看。这话不尽全对,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却反映了报纸副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下部队期间曾翻看过一些基层官兵的报纸剪贴本,发现文艺副刊的稿件在官兵剪贴本上所占的比例相当大,有的甚至全部是文艺副刊的散文、杂文和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4.
当前,人们对报纸文艺副刊的社会功能,认识不太一致。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文艺副刊有以下几种功能.一、宣传功能有人把报纸的文艺副刊等同于一般文艺刊物,强调它的文艺性,排斥它的新闻性,从而否定它的宣传功能,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报纸的文艺副刊,从它70多年前在北京《晨报》等报纸上诞生时开始,它一直都是报纸的一部分,它和新闻版面一起构成报纸的整体。“文艺副刊与新闻版的服务对象及其作用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一个是软的,一个是硬的;一个是迂回的,一个是直接的,最后是殊途同  相似文献   

5.
副刊初探     
大凡报纸、杂志大都办有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每周一个版面,《求是》杂志的“绿野”副刊,每期12个版面。副刊文艺属性强,文字活泼,有“文”、“杂”、“短”、“活”的特色。由此,有人把副刊称之为“文艺副刊”,把主持副刊工作的部门,称之曰“文艺部”,或曰“副刊部”。虽称谓殊然,但副刊的概念应当是:报纸杂志上登载除新闻体裁外的其他体裁短小精悍的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固定版面。但是,辞书上对副刊的概念解释有失偏颇,例如,《辞海》:“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报纸的副刊一般要求与新闻、评论起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党报新闻版是官场里的正职,副刊版只不过是副职,副职只为正职“配像”而已,并无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不然,把一个副刊版办好了,办活了,不仅可以增加信息量,扩大读者群,同时还对提升党报品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办好、办活?笔者以为,关键是要端正办刊意识,姓“副”而不“糊”,把副刊“正”着办。  相似文献   

7.
新闻文学,确实存在于新闻领域——当有了发布新闻的报纸以及多品种报道体裁的出现,当有了报纸的文艺副刊以及多品种文学作品的出现,便有了新闻文学。新闻文学是新闻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其范畴包括报告文学、特写、散文、诗歌、杂谈、随笔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只要是具有新闻属性或新闻功能,都可以称之为新闻文学。在一定意义上,新闻文学是报纸副刊文学作品的总名称。如果追朔新闻文学的由来和历史,早在十九世纪末期我国最早的报纸还没有开设副刊版面的时候,那些与新闻报道混同发表的带有真实性、现实性的文学作品,算是最早的新闻文学了。到了二十世纪初,我国许多报纸在开设了副刊版之后,出现  相似文献   

8.
杨磊 《新闻实践》2004,(11):61-62
六、副刊中的隽永栏目能使副刊久存人们记忆。 报纸副刊版与报纸新闻版有一个明显不同,新闻版主要依靠新闻作品支撑,副刊版需要依靠特色栏目支撑。集中力量办好若干特色栏目,是办出好副刊的行之有效的捷径。著名的副刊,必  相似文献   

9.
如何办好新闻媒体,历来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是办得更活泼些,一是办得更规范些。活泼,就是要在办台办报的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地开拓创新,讲究新闻报道的艺术性,实现宣传效果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规范,就是要坚持新闻媒体的党性原则,把好新闻舆论的导向关和报道的尺度,做到  相似文献   

10.
马涛 《新闻窗》2005,(5):61-61
一张报纸是否办得丰富多彩,吸引读者,从某种意义上取决于这张报纸副刊版与新闻版的协调统一,取决于报纸副刊版的内容是否丰富多彩,是否深入浅出地给予读者传递美的信息,使读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真正达到“新闻引客,副刊留客”的效果。那么,在报纸副刊实际的编辑工作中,作为教育报的副刊怎样在体现党性原则及教育方针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它特殊的版面优势,从而达到“留客”的目的呢?笔者认为,这首先要明确它的版面功能和解决好副刊版面内容的选位。  相似文献   

11.
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将报纸的副刊办得更活更好,将精美的精神食粮提供给读者,使读者能在茶余饭后得到一种审美的愉快,是对副刊编辑工作的巨大挑战。报纸要办好、办活、办出特色、要吸引更大范围的读者,副刊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2.
以传播信息、繁荣经济为宗旨的信息专业报要不要办文艺副刊,如何办好文艺副刊?这是提高信息专业报质量的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文艺副刊是我国报纸的特色和传统之一,它“起于清末,最初称副张,或附张”,多刊登不属于新闻报道和政论范围而带有消闲性质的文艺作品,历来是深受读者所欢迎的。我国的综合性报纸长期以来也都很重视副刊的作用。然而,文艺副刊在我国的信息专业报上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多种形式,从新闻版到专副刊生动活泼地宣传精神文明,这是报纸的一项主要任务。然而,如果报社只停留在用版面来完成报纸担负的宣传群众、组织群众、鼓舞群众、指导群众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不够全面的。报社也要为精神文明建设办实事。这就是说,要利用报纸的优势,并且与新闻报道联系起来,为读者办些精神文明方面的实事。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一张报纸能否抓住读者,就看它的副刊办得活不活、好看不好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报纸副刊的地位和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来编辑报纸副刊的感受,认为办好企业副刊要突出四个体现,即紧密把握实际,充分体现贴近性;安上“新闻眼”,充分体现时效性;精制标题,充分体现冲击力;精炼文字,充分体现作品文采。  相似文献   

15.
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社大幅调整机构,海内外72个记者站将改为分社。另外,从7月起《人民日报》每天增加四版,从16版增加到20版,并将主要加强要闻、国际新闻、社会建设新闻和理论、文艺评论、文艺副刊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如果把地方晚报比作一桌富有营养的精神大餐,那么,新闻评论版就应该是这桌大餐中一道最具风味的特色菜。与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更具有可读性、互动性,它是晚报的一大阅读亮点,是吸引读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地市级晚报,《江海晚报》多年前就设有新闻评论版面,2010年年初改扩版后,在副刊版开设了“夜话”栏目,作为新闻评论专...  相似文献   

17.
李灿 《新闻知识》2001,(4):33-34
(一)仿如一夜之间,传统副刊的周围已衍生出一簇簇陌生的副刊种类来,呈现出摇曳多姿、生机勃发的态势。仔细阅读最近的一些报纸,便会发现有的报纸不仅新闻版办得十分出色,而且,副刊园地也万木峥嵘,蓬蓬勃勃。另有一些报纸则明显弱化了多少还有些掣肘的新闻版面的改革,而用尽全力于副刊上,针对这种做法笔者虽不敢苟同,但他们把副刊办得温温馨馨、多姿多彩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新闻版是“记者在说什么”的话,那么,副刊更多关注的是“读者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想说什么”。因此,作为对变革时期读者需求的一种迎合或关怀,报纸…  相似文献   

18.
从广义上说,新闻采访是一项调查研究性质的活动,从狭义上讲,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搜集素材而进行的带有特殊性质的调查研究活动。报纸副刊新闻与正版新闻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别,目前,报纸副刊新闻的采访活动正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克服“社会刻板印象”,把副刊新闻做“活” 副刊是党报适应形势要求,顺应受者呼声和面向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与正版有机的统一,是正版的必要补充和自然延伸。随着副刊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受众对副刊新闻报道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期望值越来越高。我们所说的副刊新闻与历史上的副  相似文献   

19.
副刊是我国报纸的传统特色,它使报纸不再是简单意义的新闻纸,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多样的形式,强化了报纸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近年来,有的副刊仿效文学杂志,办成了纯文艺的版面,使文艺副刊游离于其它各版之外,与“新闻纸”的性质和服务功能格格不入。有些副刊登载的作品既不是新闻,又不像文艺作品,大大降低了文艺的美学价值和作用。还有的忽视了文艺副刊在“新闻纸”上的地位和作用,干脆不办文艺副刊,刊登一些凶杀、艳情方  相似文献   

20.
副刊,按照传统的定义,是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等的专页或专栏。副刊几乎与现代报纸同步发展,人们常将副刊与新闻、评论、广告称作报纸的四大组成部分。纯文艺副刊或纯学术副刊曾经占有报纸不小的版面,尤其是纯文艺副刊,高峰时几乎每天一个版。然而,曾几何时,这类纯文艺副刊受到新闻版面的挤压,逐渐萎缩,各类都市报以及党报对纯文艺副刊已不再强求,有的还在坚持,有的早已砍掉。如《城市商报》,虽然每周出两期《春来茶馆》专版,但编辑方针明确是现代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杂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