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易》精神是天人合一,这为中国古人营造了一个天地人和谐的精神家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中国人陷入了寻找家园的迷津之中。《周易》的"忧乐圆融"精神给予我们一条出路:一方面始终对家园有忧患,另一方面始终相信人可以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去构建一个新的"精神家园"。以此为契机,我们能去构建当代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铁凝在《永远有多远》中诉诸人物故事展开一种道德的反思,人文精神的追寻。她以"永远有多远"的询问和期待,对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美德在商业大潮冲击下的迷失与残存进行了深入的历史思索,表现了自身的人文理想及道德期盼。铁凝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主体精神,即对女性的生命关爱和深刻的女性忧患意识。《永远有多远》是铁凝这种主体精神的续延,白大省的形象是铁凝对女性自身的弱点的再度思索,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在当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存哲学,换句话说,要追问"我们在哪里?"。这种主体精神的续延,体现了"五四"以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废都》中的庄之蝶,是一个在传统文化、市场经济和政治斗争三种势力围困下突围失败的作家形象;而阎连科《风雅颂》中的杨科,则是一个从京城高校到家乡农村再到诗经古城,不断逃离现实困境,执着追求精神家园而不得的大学教师形象。从庄之蝶到杨科,作者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本,借此可以窥探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小说人物庄之蝶和杨科,不仅仅带有创造他们的作家个人的精神自传的色彩,更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一代知识分子共同命运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小说有着极深刻的思想性。他的小说残酷地鞭打着人们的灵魂,是我们每个国民精神家园中一个个强烈震颤的音符,是一曲曲需要跪着聆听的灵魂音乐。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的主人公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他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的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精神病苦。在《药》里,他给当时乃至现在所有的中国人开了一副医治灵魂的良药: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再做被宰杀的材料和看自己同胞被宰杀而无动于衷的看客;在《故乡》里,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困,而是他的一声"老爷"所显示出来的心灵麻木。鲁迅在《故乡》中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是中国五千年来千千  相似文献   

5.
冯雪梅 《语文知识》2010,(4):102-103
陈若曦的创作具有广阔的政治文化视野。《耿尔在北京》和《远见》是其创作历程中的代表作品,虽然二者在取材和艺术风格上存在诸多不同,但都始终贯穿着知识分子特有的批判和反思精神。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宏大的政治书写是通过极为个人化的日常生活小叙事来实现的,"大和小"、"柔和刚"完美地统一在陈若曦的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6.
废名前期小说中的乡土主人公基本上都具有"知识分子化"的倾向。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废名的小说是针对和自己一样质素的读者——中国知识分子写的;其次与废名文学是"诗人自己表现"的观念有关:最后与他对人物思想精神因素的独特看重深切关联。作为精英文化视阈中的废名,以一种奇特的纯"主体意识"去打量、看待和审视中国乡土社会,在设置人物时从预想中的遥远的角度来勾勒,以美和浪漫的眼光去观照,早已格式化地融合着城市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的人本主义文化观及人的文学观葛红兵赵京华在《寻找精神家园》一书中将周作人与胡适一起列为“温和的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赵京华如是说:他们曾经是五四新文化阵营中激烈反传统的人物,有过激进主义的倾向.但始终坚持唯文化主义的立场;不能认可突变式(暴力革...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贾平凹作为一位密切关注现实的作家,敏锐地感受到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使一部分知识分子陷入了人格危机和价值失落的"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他以《废都》、《白夜》、《土门》等小说书写了一部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鲜活的心态史,对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独守焦虑作出了深刻地剖析,勾画出了知识分子精神逃逸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这样的任务:寻找作者张炜对于启蒙精神的认知道路,将其作品放在他自身灵魂光辉的照耀下,准确分析其作品《柏慧》,把握他在作品中展现的启蒙主体多方面的困境。笔者的答案是:张炜具有“朴素”的写作原则,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与呼吁的诉求渗透在其人格中,从而促使其在((柏慧》中展开知识分子的情感与生活描写,尖锐地提出启蒙主体面临的困境问题。张炜始终坚持着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精神,其独特的人生境界与生活态度促成了其笔下启蒙主体的选择方向与困境。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与话语方式再一次陷入到了"失语"的窘境。中国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理想也在新的时代风气之下萌发出与传统有别的新特质。《山里的花儿》、《沧浪之水》等文本塑造了A君、池大为等知识分子身份与权力相结合的一类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复杂的人格特征与多变的个性,既为人们解读当下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属性与价值选择提供了经典案例,也成了"人文精神"失落的文学言说。  相似文献   

11.
铁凝各个时期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主体精神,即对女性的生命关爱和深刻的女性忧患意识。《永远有多远》是铁凝这种主体精神的续延,白大省的形象是铁凝对女性自身的弱点的再度思索,并提出女性的自尊、自爱、自强,才是女性真正的觉醒,是女性精神家园建设的关键所在。这种主体精神的续延,体现了“五四”以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理想主义是知青一代作家的精神胎记、心理情结,是他们精神体验的源泉,艺术创作的原点。史铁生、梁晓声几乎同时走上文坛,他们都带着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走过文革与新时期,又在90年代以来的时代转型中,坚守理想情怀,走向各自不同的精神家园———神性向度与平民立场。梁晓声、史铁生是知青一代理想主义的双声:一个务实,从形而下层面批判社会的单向;一个务虚,从形而上层面祈盼神性的高标。  相似文献   

13.
许春樵长篇小说《酒楼》的前半部延续了他惯常的道德理想主义叙述,将中心主人公塑造成为一个受难的道德楷模;但是,当他的叙述进入下半部,在情节历史的中段,则一反常态地腰斩了他过去所坚持的道德理想主义,让道德楷模的形象滑向了其反面。许春樵小说对于道德理想主义的折断性叙述,既昭示着作家创作的变化,也可能预示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现实的价值态度和叙述姿态的某种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在二十世纪风云变幻的背景之下,展现了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命轨迹。无数个“陆焉识”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被击倒,但他们始终怀抱着希望有所追求,始终在坚守血液中最后一点傲骨,最终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知识分子的价值与意义,也为自己寻找到了真正的心灵归宿。  相似文献   

15.
赵京华在《寻找精神家园》一书中将周作人与胡适一起列为“温和的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赵京华如是说:他们曾经是五四新文化阵营中激烈反传统的人物,有过激进主义的倾向,但始终坚持唯义化主义的立场;不能认可突变式(暴力革命)的社会改造方式、他们执守五四民主精神,努力于西方文化的输入,对传统文化有所肯定而志在两种文化的重新整合,理智上拥抱西方而在情感上同情以至迷恋于传统.他们不忘现代意识和世界视野,却脱不去传统士大夫的精神气质,热心于中国的社会政治,但因对历史的忧患与现实的失望而往往疏离政治,最后又莫明其妙地卷入复杂的政治旋涡.  相似文献   

16.
《自由中国》杂志在台湾扮演了一个传播民主思想的重要角色,与上世纪20年代的其他政论刊物,在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构成了一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价值谱系,在50年代为台湾社会实现政治转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资源。考察《自由中国》杂志的创刊与台湾当局的历次交锋等著名历史事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台湾的民主政治进程。  相似文献   

17.
田壮壮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猎场扎撤》、《盗马贼》、《德拉姆》三部影片是其以西南边陲为题材而拍摄的重要作品,无论是其80年代还是本世纪初的两次"出离"和"走向",田壮壮的电影始终都以它高度"静默"的语言视角、独特的影像题材,沉静地执着于边缘处。在他镜头下的"民族",我们看到的是欣赏、尊重、包容;在他展现的"宗教"中,我们可以体味到困惑、矛盾,但也可以发现他对信仰的体认——"敬畏、给予和施舍";随着他边缘处执着的行走,我们还看到了平凡而尊严者的静默的"栖居"。总之,田壮壮的电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介于多种文化之间而又静默直观的难得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第一次采用了男性主角的抒写方式,主人公陆焉识一生渴求自由,他用一生努力实现着爱情、婚姻及人生突围,试图逾越"围城"。四次逃亡见证了"围城"与"反围城"的实践与寓言,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亦于此中呈现。  相似文献   

19.
由黄蜀芹执导的电影《人鬼情》被戴锦华誉为中国新时期以来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电影。一出经典的曲目《钟馗嫁妹》贯穿影片始终,也伴随着秋芸的成长过程,镜头的转换让我们在戏曲与现实间不停穿梭的同时也使我们在人与"鬼"之间不停地跳跃。  相似文献   

20.
《迷失》是旅日作家亦夫重要的长篇小说。小说所描写的知识分子既有错位于时代的,又有堕落者和文化侏儒,最重要的是现代知识分子的缺席。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代人离诗意越来越远,沦为无根的漂浮者和失去精神家园的流浪者。作家以悲悯的情怀和浓厚的忧患意识,唱出了一个精神"迷失"时代的挽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