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落实外文局2002年工作要点中关于“建立对优秀外宣作品和先进外宣工作者的奖励制度”的部署,进一步突出对外宣传在外文局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加强宣传业务骨干队伍建设,推出精品力作,在不断提高外文局书、刊、网对外宣传水平的同时,营造学习、钻研宣传业务的浓厚氛围。根据《中国外文局优秀外宣作品评选办法》的规定,经过外文局评委会专家严肃、认真、公正的评审,最终有24件作品榜上有名,评选结果在外文局  相似文献   

2.
4月25日至29日,中国外文局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对外书刊宣传联络员会议。来自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外宣办、总政联络部、全国海员工会的联络员或外宣干部,外文局所属9个出版发行单位和4个国内图书发行机构的  相似文献   

3.
(二)在“出去”上想办法,加强外宣针对性。对外宣传最大的特点就在一个“外”字,它的对象是外国、外国人。因此,只有走出去,送出去,打出去,才能使宣传更直接,更有效。一要疏通渠道走出去。首先,对出国人员要强调对外宣传的任务,使出国的同志都成为外宣队伍中的一员;其次,外宣要同对外文化交流紧密结合,把对外宣传寓于文化交流之中;第三,要开展广泛的外联工作,要以“文”会友,以“情”结友,以“物”(外宣品)联友,以“诚”固友,这样就会海内存知己,朋友遍天下,渠道自然会多起来。走出去宣传,效果明显不一样。1994年,湖北省组织一个文化代表团赴美,举办中国三峡书画摄影展。参观展览的美国观  相似文献   

4.
4月18日上午,4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外宣干部到中国外文局听讲座,由黄友义副局长主讲《对外宣传品的翻译问题》。这批干部是由中央外宣办与北京大学国政系联合举办的“第六期地方外宣干部培训班”的学员。这期培训班从4月2日-5月31日。学员们在两个月的培训中,除课堂上学习外宣理论、政治时事、英语等课程外,还将有组织地到有关外宣单位如中国外文局、国际广播电台参观、听讲座。下午,学员们参观了外文局的地球村书店和外文印刷厂。外文印刷厂是国家印刷行业的骨干企业,承担着外文局各种书刊外宣品的印刷任务。副厂长郭家麟陪同学员们参观了照排、制版、彩印等车间。许多学员反映此行增加了对外文局的了解。很有收获。  相似文献   

5.
我们中国对外出版集团北美考察团一行8人,本着“了解当前北美书刊业出版发行情况,改进外文局书刊对外宣传工作”的精神,于1994年7月14日至8月1日,访问了美国和加拿大。在19天的时间里,我们走访了美国最大出版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指出,“对外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外宣工作大有作为”。近年来,句容市外宣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把句容建成台商投资密集区”的目标,坚持“服务经济、促进开放、提升形象”的指导思想,抢抓机遇,拓宽渠道,加大力度,全方位加强对外经济宣传,为让世界了解句容,树立句容改革开放新形象,促进句容扩大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1993年8月外文局于承德市召开联络员会议以来,我们认真做好外文局系统对外媒体记者专家采访的接待、对外书刊的推广陈列和“看中国”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文局实施的期刊本土化 战略,可以说是几代“老外宣”人的 梦想。随着《今日中国》杂志的阿文 版和西文版于2004年相继落户埃及 和墨西哥,中国外宣期刊迈出了走向 世界的步伐,开始融入到期刊全球化 的浪潮。 实施期刊本土化战略,是中国外 文局根据中央领导作出的“书刊外宣 工作要借鉴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成功经 验”的指示,应时顺变,大胆探索,开 辟新时期外宣期刊新出路的一项战略 举措。这项工作从启动以来,就引起 了全局上下的关注。期刊本土化,就 是将杂志的编辑策划和印刷发行前移 到对象国,后方根据外宣“三贴近”的 要求,负责采编制作出读者喜欢的作 品。外文局领导形象地概括为:世界 语言,中国表达。 2005年9月,为深入推进期刊 本土化战略的实施,我陪同中国外 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等人到墨西 哥进行业务考察和访问。在几天的 行程中,感触着中墨两国文明的对 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主席在今年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令人振奋,催人奋发。我们学习“讲话”思工作,越学越思越感到对外宣传工作责任重大,越学越思越感到要围绕开放抓外宣,抓好外宣促开放,开创外宣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4月2日,中国外文局召开了如何做好编印发工作讨论会。局属各单位从事采访、编辑、翻译、设计、出版、印刷、发行等工作的专业人员70余人与会。这次讨论会也是今年外文局以书刊宣传为中心的业务大讨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讨论会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与会者紧紧围绕“以对外宣传为中心,从我做起”这一主题,结合各自岗位上的工作实际,畅谈对书刊外宣的认识和体会,为推动外宣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不少同志事先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准备。黄友义副局长评价与会者的发言“让人听了很振奋,令人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天水市遵循“让世界了解天水,让天水走向世界”的外宣宗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以弘扬伏羲文化为主,坚持以名城效应为主,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的战略总体发展目标,走“以经济宣传为中心,以新闻宣传为主导、以节会宣传为契机,以文化旅游为桥梁”的对外宣传路子,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内外并举的形式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对外宣传进入西方主流社会,近年来浙江省确定了请进来、走出去,组织开展高层次、周期性、有影响的重大外宣活动,以大活动促进大外宣的工作思路。为了对外全面展示浙江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2000年我们组织了“聚焦中国浙江——杭州之约”中外记者采访活动,25个国家和地区的63家媒体和国内60多家新闻单位的300多名中外记者应邀参加活动。其中,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场直播了浙江省省长的演讲;澳大利亚电视台制作的专题节目通过英国BBC广播电视网播出。  相似文献   

13.
2019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致贺信,充分彰显了习总书记对外宣事业的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和亲切关怀,既是对外文局人的鼓舞和鞭策,也为外文局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外文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以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局外宣工作”。作为中国国际传播事业国家队和对外出版发行事业主力军,宣介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外文局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光荣责任,也是外文局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庆祝中国外文局对外宣传书刊出版发行事业创建50周年,6月22日上午,国际新闻局老兵座谈会在外文局会友礼堂举行,在国际新闻局工作过的130位老领导和老同志们出席了座谈会。一大早,局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恭候在大门口、大厅旁,热情接待外宣战线老前辈们的到来。8点半左右,老兵们陆续地来了。他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文局邀请各地外宣办的同志一起来研究和探讨网络与书刊的对外宣传协作问题,这对外宣工作全局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外文局是我们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对外宣传机构,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对外宣传工作干部,有长期的对外宣传工作经验,在外宣战线有良好的信誉。充分发挥中国外文局在对外宣传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是国际社会和国际舆论普遍关注的大事,也是外文局对外宣传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历时一年的报道中,外文局根据中央统一部署,遵循外宣“三贴近”原则,发挥多语种、多媒体优势.突出“外”字特色.书、刊、网、研深入策划,精准定位.准确、及时、全面地进行党的十八大对外报道。  相似文献   

17.
壮族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壮族的民俗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广西壮族民俗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是在我国“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对树立积极正面的中国多民族国家形象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仍存在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传播的效果,也不利于广西故事“走出去”。鉴于此,该文以广西壮族为例,分析壮族民俗文化外宣文本的特征,并以目的论为指导,以传递信息、促进对外交流为最终目的,采用适合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进行外宣翻译,为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文本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01,(4):30-31
搞好对外经济宣传工作,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是时代赋予地方外宣工作的中心任务。2000年以来,南阳市外宣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服务经济、促进开放、树立形象”的指导思想,抢抓机遇,拓宽渠道,加大力度,全方位加强对外经济宣传,为让世界了解南阳,树立南阳改革开放新形象,促进南阳扩大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我们的基本做法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主席在今年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令人振奋,催人奋发。我们学习“讲话”思工作,越学越思越感到对外宣传工作责任重大,越学越思越感到要围绕开放抓外宣,抓好外宣促开放,开创外宣工作新局面。围绕开放抓外宣,抓好外宣促开放是高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文局为了实现外宣工作“三贴近”的目标,率先提出并实施期刊本土化战略性创举。今年10月,今日中国杂志社中东和拉美分社在开罗和墨西哥城成立,其阿拉伯文版和西班牙文版同时在当地出版发行,成为我国首家在海外用当地文字出版发行期刊的新闻机构。作为我国外宣工作的一项新举措,在中东和拉美两个地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读者的广泛欢迎,在当地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