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消除由于时相差异造成遥感影像获取地表温度值的不可比性;用2km格网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面积比例表征土地利用格局,以中国哈尔滨市为例,研究城市热场分布的空间格局、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建成区存在显著的热岛效应并呈增强态势、市区总体地表温度升高。各用地类型随面积比例的升高平均地表温度相互间差异变小,建设用地对热岛效应的作用增强,水体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减弱,热环境的空间差异性变得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基于V-I-AP模型的兰州市不透水面与植被盖度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V-I-AP模型,以兰州市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亚像元分解,以获取不透水面比例及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植被覆盖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分异进行测度,为利用中等分辨率遥感数据定量评价河谷型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更精确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景观分类相比,基于亚像元分解的不透水表面与植被覆盖提取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并可以表征地表覆盖的生物物理组分构成特点;1999年—2006年,兰州市中心城区不透水面盖度和面积增加明显,而植被盖度则急剧降低,植被破碎程度减缓,植被分布聚集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城市不透水面是城市环境研究中的一项主要指标,准确地监测不透水面及其变化对城市水文循环、城市气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规划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利用2001-2011年期间多时相Landsat TM数据,通过生物物理组成指数(BCI)提取长三角地区2001-2011年不透水面信息,并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不透水面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利用BCI指数较好地提取出了长三角地区的不透水面,总体精度均在81%以上。(2)长三角地区城市不透水面呈现以南京、上海、杭州为顶点的三角形分布,上海具有最高的不透水面分布,江苏省不透水面覆盖区域的密度和规模均大于浙江省。(3)不透水面呈由中心向四周逐年扩展趋势,平均增长速度为498 km~2·a~(-1)。同时,研究发现不透水面的扩展变化与地区生产总值及市区人口总数有较高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OLI影像的环渤海湾不透水面提取及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珂  吴晓青  秦元伟  于璐  杜培培 《资源科学》2015,37(10):1920-1928
不透水面的分布规模、空间格局和变化是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Landsat 8卫星的成功发射使得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的陆地生态环境监测及其科学研究得以延续。本研究以该卫星搭载的陆地成像仪(OLI)影像为遥感数据源,基于植被-不透水面-土壤(V-I-S)模型,采用最小噪声分离法(MNF)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地表信息遥感影像分类,并提取高反照和低反照覆盖初步提取不透水面,利用遥感指数去除水体、阴影等干扰物后,得到研究区不透水面的分布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相较于TM影像,OLI影像辐射分辨率提高为16bit,其波段范围普遍变窄,影像经大气校正后色彩丰富度提高,其不透水面提取精度较高;2013年,环渤海湾海岸带不透水面比例达到16.74%,其空间分布集中于城市中心城区和临港产业区;岸线向陆10km的海岸带区域和岸线外围填海区的不透水面面积达到1 794.30km2;与历史时期TM遥感影像提取结果相比,环渤海湾不透水面分布的趋海化现象明显,不透水面斑块聚集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赵严 《大众科技》2014,(11):60-63
土地覆盖是影响地表温度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覆盖与温度变化之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多时段的遥感数据,研究了长沙市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情况,并结合LANDSAT5的热红外波段反演了地表温度,通过遥感与GIS技术结合,分析1996-2009年长沙地区土地覆盖变化及地表温度响应,结果表明:1996-2009年间长沙市城市建设用地增幅为54.47%,耕地数量较1996年减少了16.83%。伴随着土地覆盖的剧烈变化,各用地类型的地表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城市、建设用地、林地、水田、旱地、未利用的地表覆盖温度分别增加了1.16、1.33、1.22、2.73、0.01摄氏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OLI/TIRS数据的沈阳市不透水面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透水面是评价城市发展及生态的关键指标,而不透水面提取的方法以四端元模型为主,存在无法有效区分裸土和高反照度的问题。本文以东北老工业代表性城市——沈阳市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8多光谱波段(OLI)和热红外波段(TIRS),利用五端元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方法对传统的四端元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方法进行优化,提取不透水面并对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在四端元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方法获取研究区高、低反照度分量基础上,反演地表温度,通过五端元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方法获取裸土盖度,利用地表温度和裸土盖度阈值对高、低反照度分量进行优化,得到沈阳市不透水面盖度空间分布。经过精度检验,提取的不透水面均方根误差RMSE=13.14%,相关系数R=0.91,表明本文所用方法可有效提取不透水面。不透水面空间总体分析表明,沈阳市非建设区比例为79.04%,中心老城区高密度区占比较高,城市新扩张区域还未形成合理布局。局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东西向发展不对称,南北向的生态环境优于东西向。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城市不透水面提取提供借鉴,为城市规划和发展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日益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基于陆地卫星Landsat系列的影像,利用其热红外波段进行反演城市地表温度,得到更加准确的温度数据。以咸宁市中心城区为例,分析热环境的主控因子,从斑块面积、周长、形状指数以及植被覆盖度与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规律,为今后减缓城市热岛效应进行城区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改造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翟俊  肖桐  杨旻  孙晨曦 《资源科学》2016,38(5):814-824
海岸带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由于其便利的交通环境使得人类对该区域的利用程度逐渐增强。同时海岸带地区也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是生态系统的交错区和过渡带,长期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势必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以遥感获取的区域不透水地表分布数据为基础,对研究区内不透水地表面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分析海岸带10km缓冲区内不透水地表扩展与生态用地之间的占补关系发现:①2000-2008年,中国海岸带不透水地表面积持续增加,与经济和人口要素呈正相关关系。总体来看,相比人口密度,沿海各县GDP密度与区域地表不透水率具有更好的相关性。9年间,沿海地区GDP密度明显提升,沿海各县平均增加了2986.8万元/km2。人口密度平均增加了181人/km2;②从2000-2008年,中国海岸带不透水地表的扩展包括新增不透水地表和不透水率增加。新增不透水地表主要以占用耕地和生态用地为主。不透水地表的扩展受到当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制约,例如地形、海拔、坡度等因素;③本研究选取的七个典型区海岸带不透水地表扩展均以占用耕地为主,但在不同缓冲区范围内,不透水地表占用耕地和生态用地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点。南部的三个典型区(北部湾、海峡西岸、珠三角)海岸带不透水地表的扩展占用生态用地强度高于北部三个典型区(京津唐、辽东湾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这主要由于这些区域生态用地面积比例较高而引起。在未来的海岸带保护与开发规划中,应综合考虑生态本底的区域差异,进而寻求更合理的生态用地、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广西首府南宁市为研究区,选择2015年4月Landsat8 OLI/TIRS多光谱和热红外影像为数据源,图像经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等预处理后采用辐射传导方程法反演地表温度,紧接着利用监督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分析南宁市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等相关规律。结果表明:南宁市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覆盖有显著关系,地表平均温度表现为裸地建设用地草地耕地林地水体,在城市建成区适当增加绿化和水体而积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气候变暖与我国加快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成为了影响城市气候与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遥感地表信息可以通过遥感数据反演获取,这为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以长春为例,基于Landsat7 ETM+影像数据,处理得出地表亮度温度图像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图像,通过分析亮度温度与植被指数关系,研究城市热岛效应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辐射传导方程的三峡库区腹地地表温度的遥感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andsat-5 TM影像,采用辐射传导方程对三峡库区腹地的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在辐射传导方程中,对于地表比辐射率的估算,考虑到库区腹地复杂的地形和地表覆被类型的多样性,采用结合地形、水、建筑和自然表面等因素作用的经验公式进行。结果表明:①地表温度随海拔的升高呈降低趋势,其空间展布与山脉走向一致;②不同的地表覆被格局下,近地面水热交换差异较大,地表温度作为其中重要的参数也展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呈现建筑>自然表面>水体的基本格局。在相同海拔高度下,地表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地表覆被的类型及其转换;③同一覆被类型间在不同海拔下的地表温度间的变化幅度因覆被类型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但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具有显著的垂直变化规律;④验证点反演出的地表温度均是介于最低与最高气温之间的,与植被覆盖度较高区域的地表温度和气温间的关系非常接近。奉节和万县的地表温度反演值均显著高于相应站点同日平均气温,尤其是万县站高出值达7.46 ℃,主要源于站点位于城区内部,地表覆被中建筑所占比重较大,使得反演值明显高于日平均气温。地表温度的遥感反演值符合地表水热关系和垂直温度梯度规律。  相似文献   

12.
分别选择NDVI和光谱混合分析植被组分(VF)作为城市植被覆盖度指示因子,研究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LST)的相关关系.选择了一定数量的样本点,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研究了NDVI及VF与LST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VF与LST之间的相关性比NDVI与LST之间相关性更好.研究表明,在城市LST研究中VF可以作为表征植被性质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植被指数与杭州市热岛效应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热岛效应一直备受城市规划者关注,植被对城市热岛的影响是绿地规划的基本依据。本文利用杭州市1994年和2004年两个时相的TM影像,生成热岛分布图、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图。同时利用GIS的变化分析,直观地显示了十年来杭州市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绿地的分布变化。研究表明,城市热岛的范围随城市扩张而增大,2004年高温区、较高温区的面积比1994年分别增加了29.6%和31.3%。1994年杭州市热岛集中在城中心,到了2004年,热岛范围已由城中心向杭州市西北部、北部和东部扩张;发现NDVI变化与热岛分布变化有很大的关联,并且NDVI值与热岛效应(亮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对城市绿地规划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遥感的渭河关中地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占车生  乔晨  徐宗学  尹剑 《资源科学》2011,33(12):2349-2355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1978年-2007年的Landsat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渭河流域关中地区1978年-2007年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各景观类型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消长变化,耕地斑块面积减少,但分离度和破碎度增加;草地和林地斑决面积增加,破碎度和分离度减小;居民工矿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未利用土地斑块面积有所减少。从景观格局变化来看,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景观斑块分布趋于破碎化,破碎度指数ZA0.9127下降为0.8755;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指数均在20世纪90年代有所增加,分别增长了2.72%和2.71%,之后锐减,2000年达到最低后逐渐有所回升;景观优势度也在20世纪90年代有所增加,后逐渐减小。说明近期研究区生态景观的异质性有所改进,生态景观格局处于快速调整并趋于稳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大都市功能区块视角下的热岛影响因素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蓉蓉  谢苗苗  刘琦  李汉廷  郭强  李新宇 《资源科学》2020,42(12):2463-2474
针对以往热岛影响因素研究中缺乏因子综合作用及作用程度空间异质性分析的现状,本文以大都市北京为研究区,利用兴趣点(POI)数据划分承载不同人类活动的用地功能区块,结合地理探测器探究在市域整体及不同用地功能区块中植被、水体、不透水面及社会经济要素等多维因素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单因子作用与因子交互作用)。结果表明:①各单因子、因子交互作用对于地表温度的影响程度在北京市14类用地功能区块中存在空间分异。单因子探测表明整体上植被对温度的影响力高达72.3%,其作用程度与社会经济因素作用程度的差距在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块显著缩小;②因子交互作用探测显示两因子交互作用对温度的影响远大于单因子作用效果,整体水平上植被与人口交互作用是控制温度分异的主导因子,解释力达到78.9%,而在包含商业服务或公共管理服务的区块植被与人口交互作用均为影响温度分异的主导因素,包含工业的区块则为不透水与经济水平、植被交互作用为主导,且50 %区块内因子交互作用存在非线性增强现象。③根据风险探测识别出不同功能区块高温风险区特征,商业服务区块、公共管理与商业服务混合(公-商)区块为城市高温风险较高的区域。基于用地功能区块的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地表温度空间分异的解释优于市域水平的全局模型,可以较好地量化各因素在不同空间位置上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为制定分区域有针对性的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吴溪  郭斌  陈忠升  史文娇 《资源科学》2018,40(11):2260-2269
不透水面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关键因子,及时、精确地掌握不透水面的动态变化对城市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环胶州湾为例,基于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1年Landsat TM影像和2016年Landsat OLI影像,采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和决策树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环胶州湾不透水面格局演变过程。结果表明:①本文提取的1990—2016年环胶州湾不透水面丰度与验证数据的决定系数R2均在0.70以上,均方根误差RMSE均在16.70%以下。②环胶州湾不透水面面积由1990年的105.17km2增长到2016年的620.02km2,总的扩展方向为由南向北、向东和向西移动。③1990年城阳区成为辅助市区发展的重心,现由城阳区逐渐向黄岛区、崂山区、即墨区和胶州市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空间扩展对区域洪涝孕灾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伟忠  杨桂山  陈爽 《资源科学》2012,34(5):933-939
城市空间增长直接改变地表不透水面、河流景观等洪涝孕灾环境,引起产汇流过程紊乱和涝灾发生。采用多源数据及GIS、实地勘测等多分析手段,基于洪涝孕灾环境特征变化视角,分析当前江宁开发区城市空间快速增长与涝灾频发的影响关系:开发区成立至今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了10.34倍,水面率下降近50%;目前全区不透水率48.12%,主要建设用地平均不透水率超过70%;研究区城市空间增长直接驱动下用地不透水率及格局、径流路径与江水区分布以及河流景观特征及行洪能力显著改变,最后分析提出产水量大、汇流集中且河流排洪差的主要洪涝孕灾环境敏感区,为用地布局的水文安全及洪涝预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