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彝族文化中有大量的数学元素,将这些元素应用于数学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彝族的建筑、服饰、习俗等为教学情景,将彝族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使彝族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均得到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少数民族大学生低学业成就、科研院所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有效性不足等等问题是当前教育教学、科研面临的难题,亦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以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为例,通过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的迫切性与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彝族历史悠久,建筑文化丰富,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吸纳和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空间的一整套独特的建筑观念,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彝族民居是彝族文化中重要的物质文化符号,沉淀着彝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彝族精神与物质文化的统一载体。从彝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传统建筑类型、观念以及建筑的传承方向等方面对无量山乡彝族民居的建筑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藏和徽州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发掘馆藏资源和徽州文化资源,突出徽州特色和馆藏文物特点;对我国其他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现状分析,以徽州三雕、徽州建筑等为切入点,进行元素提炼,将提炼的元素转化为设计符号,最后将设计符号与家具设计相结合,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创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红河地方民族文化的视角出发,以云南红河彝族和个旧锡文化的关系研究为切入点,探讨了历史上锡文化在建筑门饰、铸造钱币和青铜器、近现代工业中的各种功用,红河彝族在土地资源、物资供应、劳动力、生态环境等方面对锡文化的贡献,提出了对锡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彝族民居文化丰富多彩,他们在与自然的同化顺应过程中,形成了适合自己生存空间的一整套独特的建筑观念系统、建筑形制和建筑技艺,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彝族民居是彝族文化中重要的物质文化符号,沉淀着彝族的精神文化内涵,是彝族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统一载体。  相似文献   

7.
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内容。相对于其他资源形式,文化资源有着自己的独特性。而文化资本这个最早来源于社会学中的概念,在这里必须要获得自己在经济学中的新的规定性。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文化资源实现产品化、文化产品消费商品化和文化商品经营资本化。  相似文献   

8.
威宁县彝族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威宁县在开发彝族文化资源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绩,并将彝族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开发的过程中,目光主要集中在板底一线,其他地方的彝族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关注.今后的开发应作全局性、全域性的通盘考虑,将全县所有地方的彝族文化纳入开发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云南彝族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多彩而独特的彝族婚俗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较大。随着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彝族婚俗文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资本化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云南彝族婚俗文化的特点及其旅游文化价值、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云南彝族婚俗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对策,促进彝族婚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毕摩文化与彝族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原始宗教即毕摩教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以祖先崇拜为核心,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为一体的传统信仰,属于本土民族信仰的宗教。毕摩教对彝族人民的生活、风俗礼仪、精神气质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结构,被称之为“毕摩文化”。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有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1.
贵州水西彝族财产习惯法是水西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调整水西彝族财产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贵州水西彝族财产习惯法的内容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虽然在内容和适用上存在一些不足,但仍存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土著部落不断与南下的古羌人以及周边其他部落和外来人群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以笃慕及其后裔为首的部落联盟与六祖分支、部落林立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各部落不断竞相吞并建立诸多地方政权、建立相对统一的南诏国、各部落臣属大理国、各地实行土司制、改土归流和土流并行、国民党及地方军阀和土司残余势力与革命斗争、民族平等与人民当家作主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并经历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主义等重大社会变迁.彝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为学术提供了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研究客体和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建筑活动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直接反映,能代表其历史进程、时代沿变、文化积淀等要素。城市建筑活动的建筑形制是公共文化建筑。历史文化是建筑的源,而地域文化建筑是带有该地区典型文化特征的建筑。地域文化建筑又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因此只有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折射城市文明的经典建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巴蜀摩崖石刻建筑的实地调研、历史文献资料分析,指出巴蜀摩崖石刻建筑的场地设计技术、窟龛雕凿技术、摩崖建筑营造技术等基本特征,探讨了巴蜀摩崖石刻建筑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建筑文化内涵厦其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斌  单明 《辽宁高职学报》2006,8(2):156-157
校园建筑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校园建筑也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建筑文化具有陶冶、教化、激励等功能,对学生的情操有陶冶作用,标志性建筑具有激励作用,历史建筑更为学校带来声誉,并以其浓厚的历史感为学校营造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在全媒体时代保护和开发红河彝族文化,要利用先进、便捷的新媒体传播手段,以优秀的彝族传统文化为保护和开发对象,以文化遗产名录为重点传承和保护项目,打造红河彝族文化品牌,实现以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历年来有关闽越国(公元前202 年至公元前110 年) 的考古工作发现了该时期丰富的建筑遗存,不仅出土了大量的瓦当、铺地砖等建筑材料,而且还发现了王城、要塞、宫殿、官署等建筑遗址。 闽越国时期建筑是吸收中原汉文化,并与本地土著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 其中的若干因素,诸如杆栏式建筑、木骨泥墙、河卵石铺砌地面等不但未因闽越国灭亡而消失,而且流传至今,成为福建乡土建筑区域文化特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建筑学的专业教育应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特征和需求。而建筑院校应将专业教育根植于当地传统地域文化中。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例,阐述建筑院校专业教育与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对建筑学专业教育课程的改革,探讨建筑院校及传统建筑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苏州历代"香山匠人"的制作、建造、设计等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形成了苏州传统的营造法式,值得继承与推广。但苏州传统营造法式在当代的发展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需努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